可這年頭工人哪兒那麼好當的?
丁志鋼之前也就受丁念君這個女主光環影響,能量突然大了那麼一下子,給除了丁果之外幾個符合年齡的子女都安排了工作。
三份工作,也就丁念君的還不錯,丁建國和丁建設的工作都不如意,總想給他們換一換或者動一動,但一直沒能如願,還是後來沾了肖紅和潘家的光才有了變動。
家裡多了兩條關系,丁志鋼也沒拉拔還在鄉下的侄子侄女,一直等到丁念君跟潘頂峰開始下海做生意了,才給了原主鄉下二叔家的後輩一個機會,将他們帶了出來。
在這之前,因為付出遲遲沒有得到回報,原主二叔一家也就沒再往城裡寄糧食。
三叔一家不同,他們往這邊寄糧食就隻是為了‘丁果’。
擔心原主這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回來不受待見,寄點糧食過來,希望丁志鋼兩口子對原主好一點。
後來原主下鄉了,三叔一家對丁志鋼這個大哥很是不滿,也沒再往城裡寄過糧。
原主一直跟三叔一家有聯系,這幾年沒斷了書信往來。
三叔家還給原主寄過錢和東西,但原主太傻,也或者說是太想讨好丁志鋼他們,這些錢和東西最後都被她換成糧食寄來豐甯,結果喂出一堆白眼狼。
原主準備回城前,擔心三叔他們再給她往下鄉的地方寫信,在出發的前幾天就拍了電報告知,沒想到回來才兩三天就收到了彙陽的來信。
這時候的郵遞根本沒有這麼快,說明他們收到電報就寫信往豐甯發了。
丁果将信封撕開抽出裡面的信紙展開,頓時被滿紙張形同狗爬的字給震了一下。
好在原主有看信的記憶,認得出這些狗爬字,借着這個記憶,丁果勉強将上面的内容看完了。
執筆的是三叔家的大兒子丁大勇。
丁大勇不光字不好,文筆也不怎麼樣,卻透着一種質樸的可愛。
他信裡每句話開頭寫得最多的幾個就是‘俺娘說’、‘俺娘讓我問你’‘俺娘又說了 ,讓你……’,偶爾出現一個‘俺爹也說’。
應該是三嬸口述,他執筆記錄的。
從頭看到尾,大緻意思就是原主爸媽終于想起來當回父母了,給她辦了回城。
由衷的替她高興。
又問回城後家裡人對她怎麼樣,叮囑她腰杆要挺起來,她可是老丁家的親骨肉,别整的她才像抱養的似的。
也叮囑她學着機靈點兒,千萬别再傻乎乎的付出。
又問她工作有沒有着落,等一切安排好了讓她回信跟家裡說一聲……在末尾還拉拉雜雜說了些村子裡的事,說了今年麥收的收成之類的。
丁果忍不住替原主感到慶幸,在被親爸媽、親兄弟姐妹涼薄對待的時候,還有三叔、三嬸這一家子對原主關愛着。
隻是後來原主嫁給傻子的事讓三叔三嬸知道了,對其恨鐵不成鋼,加上首都離彙陽更遠,慢慢就斷了來往。
原主後來還給三叔家寄過錢,但被三嬸退回去了,她覺得原主太讓他們失望,沒救了!
丁果認同這個說法,可不是沒救了麼,巴巴的奉獻了一生。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丁念君想提拔丁家老家的人時,被三叔三嬸一家陰陽怪氣嘲諷了一頓,說她是賣了老丁家的親骨肉換來的今天的幸福……
丁念君很忌諱這個說法,氣得不輕,就沒拉拔那一家子。
三叔一家也成了書裡不大不小的反派。
在書裡,跟女主作對的基本都不會有好的下場,這一家也不例外。
三叔最後摔斷了腿,三嬸老年後中風了,丁大勇和他兩個弟弟也是一輩子沒什麼大出息,待在楊家窩,面朝黃土背朝天,還被自己的兒子女兒埋怨他們不懂變通,甚至連他們的爺爺奶奶也埋怨上了……
的确,丁大勇兄弟仨跟他二伯家幾個被丁念君惠及的堂兄弟比起來,過的着實很寒酸。
倒是丁果看書時覺得原主三叔一家是書裡難得的正常人,對這一家子很是喜歡。
丁果将信放在旁邊,腦子裡回憶着原主的寫信風格,構思、模仿。
但這風格她肯定要慢慢改過來,包括要從信上展現自己的性格。
慢慢來吧,給他們一個适應過程,免得将來吓到他們。
那麼善良的一家子值得她溫和對待,不能跟對丁家人一樣秋風掃落葉了。
除了風格,還得延續原主的字。
好在原主的字寫的不錯,跟她的字有點接近,憑借着這副身體的肌肉記憶,隻要别寫得太快,問題不大。
丁果從商城裡買了本筆記本,撕了幾頁紙開始慢慢寫信。
原主之前就一直用筆記本上撕下來的紙,先延續這個細節吧。
在信裡,丁果先按之前的風格寫了幾段,慢慢開始義憤填膺地說爸媽讓她回城是為了替丁念君鋪路,讓她嫁給一個傻子。
為了表示自己真的很生氣,還故意寫錯了幾個字以表示她心底的憤怒。
同時,在最後也沒替丁志鋼遮掩,将他頭頂有草原這件事寫在了信上。
寫完信,丁果反複看了幾遍,确定跟原主之前的風格出入不大才放心的折好,等明天去郵局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