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正好是工程最忙的時候,可能走不開。”
“行,那就到時候看情況再定,回去再說吧。”
小美摟着睡着的小暄暄,聽着兩兄弟從過去的回憶聊到現在,又把話題漸漸轉向了家裡和他們各自的工作。中間她也偶爾應和上幾句。
“爹和媽身體都挺好的吧?”
“媽倒還行,去年到現在也沒鬧啥毛病,就是爹,去年底沒主意得了兩回感冒,瘦了不少。”
“兩老人聽說你們大年上要回來,高興的都睡不着覺,年貨早準備上了,小房堆的滿當當的。”
“這又不是過去,現在生活好了,什麼都能買到,有些買現成的就是了,那麼勞累幹嘛?”
“老人能聽你的?不讓他們做還不願意,嫌外面的那些東西不如家裡做的放心,沒辦法啊。”
“佳穎什麼時候回來的?”
“一放假就回來了,幸好有她在家裡幫忙準備,不然爹媽兩個人真不知道會忙成什麼樣。我們搬到市裡後,工作一忙就很少能照顧到兩老了。桃花放了寒假還得看着上學前班的曉曉,每天接送。”
“對了,大海,黎曉的城裡戶口辦得怎麼樣了?”
“快好了,反正他要到九月才上學,不急這一時。暄暄也是今年開始上學吧?”
“嗯,你忘了,他們倆同歲,曉曉隻比暄暄大一個月。對了,君穎家的石頭應該兩歲了吧?”
“剛過完兩歲生日不久。這孩子吃飯總是不太行,大概是小時候他媽給喝牛乳喝太多了。君穎他們倆口郵電局工作也挺忙的,經常外出參加培訓,孩子隻能留給爹媽照顧了。”
“我看,君穎比大哥你還要強,非得讓石頭爸爸跟着一起去呼城進修。”
“他們還年輕,多出去學學也是好事。”
“唉,那也不能不顧家啊。”
小美覺得,他們家老二黎大海不僅比哥哥和妹妹更靠譜,還更會過日子。不用多說,看看他現在的生活就知道了。
大學畢業後,老二靠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建立了自己的事業和小家。先在縣城附近有了住房,然後一步步又在縣城裡買了房,想必新家裝修得很舒服。如今在豐市的工作很穩定,媳婦又在離市區不遠處的學校教書,孩子城市戶口也快辦好了。
在小美看來,一般家裡不是老大更穩重,老二更跳脫嗎?怎麼到了老黎家就反過來了呢?她想,看來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真是各有各的命啊。
“爺爺奶奶好!”
“大姑、二姑好!”
“爹、媽,我們回來了,媽和爹身體都挺好吧?”
“大哥、大嫂,暄暄,你們可算回來了!”
半個多小時後,車子停在了一棟院落的門前。
此刻,天色已經漸漸暗下來,剛走進院子,暄暄的大姑、二姑,還有抱着孩子的姑父和領着孩子的二嬸一下全都從屋裡迎了出來,後面跟着的是神情激動的爺爺奶奶。
“小美、遠山,你們回來了?怎麼這麼晚才到家呢?暄暄,乖孫兒,快讓奶奶好好看看,長高不少,都這會兒了,肯定餓了,歡歡進屋上炕?”
“飯早就做上了,就剩熱菜等你們回來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