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行,好象不存在一樣。”
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不禁讓她有些愕然。
望着眼前這張滿是天真,又還帶着稚氣的面孔,她假裝有些生氣地問:
“喂,你。。。怎麼就不存在了?”
“我覺得世上有我沒我都一樣。”
“!!!”
趙小美不覺瞪圓了眼睛,what?!連這大點的孩子都能思考這麼沉重的問題了?
“楚小蕊,你怎麼能這麼想呢?老師現在不正在和你說話麼,而且你還能聽到,就說明你存在,你既然存在,怎麼能沒有了呢?”
她聽了之後,忽閃着那雙大眼看着她,然後是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又說:“可我什麼都不行啊?”
趙小美不由暗歎了口氣,看來這孩子因為數學不好,在課堂上被老師打擊的喪失了自信心了。
“楚小蕊,老師上學那會兒數學也很差的,可能還不如你呢。”
為了鼓舞學生,她隻能自黑揭自己的老底了。
“真的呀?”楚小蕊像換了個人,立馬來了精神,原來她崇拜的趙老師同她一樣,數學也不好。
“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其實你并不是一無是處嘛,譬如你歌唱的就很好,也有舞蹈的天分,英語朗讀口齒清楚。”
于是她便鼓勵她在語文和英語朗讀上多下功夫,楚小蕊滿臉興奮的直點頭,當下也真聽進去了。
後來,在全校英語朗讀比賽上,作為這次比賽發起人的趙小美,挑選她來作為自己的主持搭檔,師生在台上配合的非常好,大賽舉辦的很成功,她本人還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
自此,楚小蕊的自信心一下上來了,除了英語,其它功課成績也有了很大的起色。學校搞文藝活動彙演都少不了她,整個人變得開朗活撥起來。
在趙小美眼中,關注并培養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長是極其重要的,這要求家長與教師們需傾注更多的關注與心血。
她深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内心潛藏着待發掘的寶藏,有的孩子或許在藝術的天空下能自由翺翔,有的則可能在科學的海洋中暢遊無阻。
因此,成人世界的責任,不僅僅限于傳授知識,更在于細心觀察,耐心引導,幫助孩子們探索自我,激發潛能,讓他們的天性與興趣得到恰當的滋養和發展。
這樣,孩子們在成長的路上,不僅能更加自信地邁步向前,還能在自己熱愛和擅長的領域中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如今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天下父母哪個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惜一切代價的想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最優秀的人才。
有不少的家庭不惜重金,将子女送入知名中學、重點高中,或是聘請私人教師,甚至選擇學費昂貴的私立學校,更有甚者,盡管經濟負擔沉重,也要想方設法送孩子遠赴海外留學。
在這一過程中,父母根本就沒有充分考慮到自家孩子的個人興趣與能力,他們的孩子是否真的适合這些精心鋪設的道路。
“我一點不想去那所學校,可爸媽非要給我轉。”
“爸媽,為什麼你們非要送我出國讀書呢?”
“别再給我請家教了,學校的功課還一大堆呢。”
大部分家長忽略了與孩子的溝通,更别說去了解他們對自己未來的看法和期望了。
單方面的決定,雖然飽含了父母對子女成才的美好願望,但重要的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讓教育投資既符合家庭的實際情況,又能激發和适應孩子的個性及潛力,讓他們成長的過程,成為一段雙方都認同和支持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