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親和哥姐去打茬子這事所以讓趙小美印象深刻,是因為從這件事上,她第一次親身感受并體驗到了他們這樣普通家庭生活的不容易。
那年代居民取暖做飯都得燒煤,用來引火的柴火就成了急需物,常年必備。可哪去找那麼多引火的廢木料,于是舊書舊報紙、用過的廢紙、路邊刮落的樹枝柳條、裝東西的空紙箱,都成了需要要存放的物品。
打茬子是件很苦很累的活,要騎車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打到。
一大早小美父親騎着家裡的二八大杠帶着她二姐在前面帶路,她哥趙錦城騎着母親那輛二手鳳凰輕便帶着她緊随其後一路向西。
趙小美有些興奮,長大後還從沒跑這遠的路,雖然一路上寒風凜冽,她和二姐都穿着半長的棉外套,頭上也都包着毛圍巾,手上戴的棉手套,坐在後座上冷的瑟瑟發抖,但依然情緒高漲。
父親自行車梁上,用繩子綁着鐵鍬麻袋,她哥則斜挎着放幹糧和水的書包。也沒有大姐說的那麼玄乎,路上一個多小時,父親下車後,把兩隻麻袋丢給她和二姐,提着鐵鍬去刨茬子去了,她哥也把身上的書包取下來遞給她們,拿起另一把跟着去幹活了。
“美兒,你在這兒抱着包,我去爸爸那裡幫忙。”
趙小莉把抱在懷裡的書包遞給妹妹,叮囑她好好抱在懷裡,不然包裡水壺裡的水涼的更快。
說完便從地下拿起麻袋往那邊去了。
小美本來還想說自己也要去,但聽了二姐嚴肅的叮咛後,忙緊緊摟緊懷裡的書包,涼水就着冷餅更沒法吃了。
昨天下午,小美就見父親把要帶的幹糧準備好了,那是張比她看的大部頭書還厚的發面大餅,父親烙熟餅後切下一塊,分給家裡每人嘗了一點,然後切成塊放進盆裡用蒸布蓋起來。
小美把分給她的那塊吃進嘴裡,感覺爸爸做的餅好吃極了,裡面卷了油鹽和芝麻,外皮也烤的金黃,一層一層,吃着又軟又香。
“沒有去年那樣做好吃,”大姐見二妹那副沒出息的樣子,一邊嚼着嘴裡的餅,一邊小聲對她說:
“這種餅得趁熱吃,放涼了不如剛出鍋的好吃。”
“那爸爸去年烙的什麼餅?”
趙小美對吃異常感興趣,他們家幾乎沒什麼能吃的好東西,差翠珍和姜永惠他們家老了。
“發面的時候加點白糖,做好後上面撒點芝麻”,做出來比這次的還厚點,冷了也好吃。”
趙小美撇撇嘴,心道:
“不就是翠珍常從家裡拿給她吃的芝麻發面餅麼?她媽隔幾天就烙給女兒吃。”
那餅好吃是好吃,但沒她爸今天做的芝麻油餅好。旁邊趙小靓也很快吃完了餅,眼睛直往放餅地方瞅,趙小美意猶未盡的砸吧着嘴,要是再吃一點就好了,不然明天冷了就不好吃了。
忙完一切的趙佑霆回頭看到兩閨女眼巴巴盯的着面盆,笑着又撩起蒸布拿出一塊分給了倆人。小美掰給大姐一點吃完後,依然有點不滿足,過了一會兒,趁家人不注意,掀開蒸布偷拿了一塊溜出了家門。
外面偷吃完餅,趙小美沒敢着急回家,直到快吃晚飯時才又溜回來。
“瘋跑去哪兒了,不知道回來吃飯?明天你就代你大姐跟着去吧。”
剛進門的趙小美聽了母親的呵斥,心裡卻很是歡喜,終于能跟着父親去打茬子了,下午偷吃餅的事好像沒被發現,她不由放松下來,看來她爸切完餅沒數過啊,這要換作她母親,心中早有數。
看着前面騎着車的高大背影,想到昨天自己偷吃餅沒有被他發現的事,小美不由想,其實父親對她們姐們比她母親好多了,起碼從沒打過,做的飯菜也比她媽做的精緻,母親就會做燴菜。
小美父親幹了一會兒後停下脫去外面的棉大衣丢給二姐披着,趙錦城見了,也很快脫了自己身上的半舊軍綠色棉大衣跑過來給小美披上,轉身繼續跑回奮力挖着茬子,進度都快趕上她爸了。
小美想,哥在鄉下呆了一年,力氣大多了。
帶着棉手套的趙小莉不時兩手舉着剛刨出來一堆一堆的茬子,用力對敲着上面的土疙瘩,然後往麻袋裡裝着。
“二姐,你抱着包,我幹這個吧。”
“不用,你力氣小,幹的慢。”
趙小美隻好繼續抱着書包,無聊的看着三人熱火朝天的幹活。
那天中午大家中途休息吃幹糧時,綠色軍用水壺裡的水還沒涼透,溫開水就着冷餅吃,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