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憶修改于 2.28
少女時期的小美是個極具想象力的小人兒,就像某部小說中描述的那樣,是個“身在地球上,心在月亮上的人”,常常沉醉在文字構築的世界裡”。
那時候,由于資源有限,她對文學書籍有着近乎貪婪的渴望,一旦從同學們那裡借得一本好書,便會如饑似渴地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每當母親叫她做這做那時,還在看書的她總會表現出不願意被打擾的樣子。即使心裡再不樂意也隻好忍着,放下書本去做事。而心思仍在剛才閱讀的内容裡徘徊,所以做活時總是不夠專心,達不到母親的要求,也因此常常受到母親的責罵。
然而,那段與書為伴、在現實和夢幻之間穿梭的日子,卻在小美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一個大雪天,下午放學回家,小美顧不得暖和一下凍僵的手腳。把書包往熱炕頭上一撂,就開始翻出那本好不容易從同學那裡換來的《簡.愛》。
這回可不是普通的交換,而是用攢了好久的三顆大白兔奶糖才換到的,三天後就得還給人家。
為了抓緊時間,她趴在炕沿邊上,迫不及待地打開書一頁頁翻看了起來。盡管外面雪花飄飄,家裡也不是太暖和,可她心裡很是火熱,全神貫注在故事裡。為了這本厚厚的書,她連最心愛的大白兔奶糖都舍得,所以甭管時間夠不夠,那也得抓緊每分每秒把書看完!
回想借閱那天,捧着手中沉甸甸的大部頭書的她心裡琢磨着能否再多争取些閱讀時間。于是看着翟圓圓,帶着商量的語氣問:
“圓圓,這本書太厚了,能不再多借我兩天啊?”
翟圓圓卻面無表情地回應說:
“這可不行,之前定下的規矩不能破壞。如果你想再多借兩天,就得再給加兩顆糖。”
她的臉上沒有絲毫讓步的迹象,畢竟人在這方面很是講原則,無論對誰都一視同仁。
翟圓圓的父母都是大學裡的高級知識分子,家裡藏書豐富,各類書籍應有盡有。然而這些藏在暗處的書總能被機靈的小女兒找到,并偷偷摸摸地帶出家門,一本本地與同學們交換成零食享用。
但她倒并不貪,無論書籍厚薄,明碼标價,一顆糖換一天閱讀權,遇到稀罕的小玩意兒也可以作為交換物。正因為她講信用,堅持原則,使得同學們都樂意跟她進行這種“以物易物”的交易。
趙小美摸摸自己衣兜裡僅剩下的一包幹鹹菜絲,意識到再怎麼争取也無法打動翟圓圓了。她不願拿出這包鹹菜絲來換取多閱讀一天,要是人家不願意,自己多掉面子。
于是小美決定接受現實——三天就三天吧,即便需要晚上在被窩裡打手電筒熬夜讀,也要在短短的三天内把這本書看完。
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緊迫感,她才會一回到家,連手腳都沒有顧得上暖和一下,翻開厚厚的書如饑似渴的閱讀了起來。為了不留遺憾,小美打算先快速浏覽一遍後再從頭細讀。
正當她沉浸在《簡.愛》的世界中,心随着男主人公羅切斯特那充滿磁性和深情的呼喚而跳動,并想象着簡重返桑費爾德莊園的情景時,突然被母親那高亢且略帶怒氣的呵斥聲喚醒,它就像一把銳利的剪刀,瞬間割破了她的文學夢境。
這時候小美才猛然想到,自己回來後竟然忘記了一項重要的家務——給院裡的雞群喂食添水了。
帶着對書中情節的深深眷戀和不舍,小美不得不讓自己從沉浸的思緒中抽離出來,極不情願地将手中那本厚書合上,心情如與心愛的人暫别般。
帶着萬般無奈,她起身離開溫暖的房間,腳步沉沉地走向門口,去履行母親派給她的活計。
趙小美出了家門,搓了搓尚未來恢複暖意的手,踩着吱呀作響的木梯,一步步攀上了位于小涼房頂部的雞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