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嗚嗚宿主對不起,讓你被皇帝質問了。幸好宿主您機智,千萬不要告訴景安王我的存在啊啊啊!”
謝清槐有點無語,我是什麼很笨的人嗎,要把這麼離譜的事告訴一個古代人。
“劇情呢?原書劇情。”謝清槐問道。
“稍等宿主,剛才被打斷了,現在正在發送。”
頓時,謝清槐感到有一本全身泛着金光的書出現在他的腦海中。
上面寫了四個大字:天命我奪。
以及一行基本看不見的小字:第八十章到第九十六章。
如果謝清槐沒有記錯的話,這本書應該是有兩百多章的。
前九十多章他看過,講述了謝瀾小時候有多麼不幸,以及長大後來到京城,殺了謝清槐的過程。
以及最後幾章北王謀反,謝瀾上位的大結局。
十六章十六章的給,大概還需要十多次任務,他才能完整閱讀全書的内容。
“宿主,請您仔細閱讀這十二章呢,等您閱讀完畢後,就可以知道下一次任務呢,解鎖之後的章節。”
謝清槐擡步,走回了自己的營帳。
這些營帳中,最豪華的,除了皇帝的之外,便是景安王和淮西王的。
景安王不用說了,軍功顯赫,祖輩是開國功臣,武力值全文top。
淮西王則是先皇貴妃之子,平時欺男霸女,極盡窮奢,來了京城也不改自己往日的作風。
而謝瀾作為北地而來,住的則隻比普通大臣好些。
想來北地偏遠,而北王也不受重視,便也不給謝瀾好面子。
而他謝清槐住的,也算不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八成是太後的意思。
謝清槐躺在床上,喊子墨泡了壺茶,便開始在腦海中仔細閱讀這本《天命我奪》。
謝瀾派人殺了謝清槐後,衆人都以為是之前殺江南王的那批人,畢竟江南王橫死,江南王世子也橫死,一看就是很有關聯的兩件事。
而殺害江南王的兇手不知道是誰,但是殺死謝清槐的,就是北王世子,原書主角,謝瀾。
回京述職早已結束,謝瀾早在謝清槐死之前便離開了京城,沒人去查北地,于是謝清槐的死也不了了之。
畢竟隻是一個炮灰,原文沒有詳細描寫之後發生了什麼。
而謝瀾回到北地後,開始想方設法進一步獲取北王的信任。
如果說沈珩舟是皇帝的一把利劍,那麼謝瀾就是北王的一把利劍。
謝瀾此事以及取得不少北地大臣的信任和歸順,但大多數都是寒門士子或是無實權的大臣。
他的下一步目标是北地的軍權,那些背着皇帝收攬的軍馬兵器。
他打算先從小将開始,在一步步說服大将,或是直接殺了,取而代之。
這十六章大概就是說了謝瀾回去如何拿取軍權,并且順帶提了一嘴,有多地爆發水患流民,而此時北王又趁機作亂。
這些北地的事如何如何,謝清槐怕是管不到,而且對于謝瀾來說并無危險。
而這個水患流民,怕是有事要發生。
他是江南王世子,是封地王之子,江南如果有水患,他是勢必要回江南一趟的。
這個時候,又能再探江南王的死因。
隻不過謝瀾那邊,怕是也要問起,若是他支持北王的做法,令他不要作為,那怕是很難辦。
但是謝清槐覺得謝瀾不會這樣,他不喜北王。
謝清槐想了一會兒,坐起身來,聽到外面的婢女小聲交談的聲音。
“北王世子真是英俊潇灑,風流倜傥,他獵到的東西可是不少呢。”
“什麼眼力見,你去看景安王獵的,今年魁首啊,估計又是景安王呢。”
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原書中魁首是謝瀾,所以原主專門去冷嘲熱諷了一番,才被謝瀾派人刺殺的。
謝瀾怎麼說的來着?
“沾沾自喜,天資極低,殺了也無妨。”于是他的手下就順手把謝清槐殺了。
那等到明天狩獵結束,就可以看見謝瀾奪得魁首。
謝清槐走了出去,叫人牽了一匹馬過來,便又走進了密林之中。
他這次就是逛逛,手臂肩膀還是很痛,射不了箭,就看能不能撿到些别人不要的獵物,給江南充充面子。
到時候結算的時候沒那麼難看。
他随意騎着馬溜達,路上遇見不少武将,他都一一拜過。
快到密林深處了,他忽然看見了一個身影一閃而過。
應該是頭猛獸,謝清槐決定離開,不趟這趟渾水。
謝清槐調轉馬頭,好巧不巧,又遇見熟人了。
“江南王世子,好雅興。”
是景安王沈珩舟。
這個好雅興應該是說他騎着個馬不打獵随意溜達的行徑。
謝清槐不太像寒暄,于是說道:
“前面有大東西,王爺不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