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銘不緊不慢的望向聲源處,和三個青年打了個照面。
這三人風格迥異,最顯眼的便是方才喊袁銘的人。他是其中年紀最小的,個子也是最矮的,長着一張娃娃臉,此時正對着袁銘揮動手臂。
走在中間的是個大高個,表情有些憨,身材極為結實強壯,和袁銘對視的時候十分爽朗的笑了笑。
而最後一個則有些冷淡,身上的長衫幹淨而整齊,彷佛沒有一絲褶皺。
他們三個加上袁銘,是坐在一排的同桌,平時有什麼小組作業也都在結對,縱使多年未見,看到他們的這一刻,幾人的名字驟然出現在袁銘的腦中。
鎮上大地主劉懷仁的小兒子劉紹軒,十方鎮小河村農家子李靖以及衙門幕友趙瓒之子趙玉成。
同他們簡單打過招呼之後,袁銘便站在了大門口,等他們都簽好名領了通行證,四人結伴進去。
從學堂大門到他們上課的青苗教室,大約有半刻鐘的路程,期間隻有劉紹軒喋喋不休說個不停,從家人朋友說到假期作業,一句接一句根本停不下來,李靖則是他最好的捧哏,事事都有回應。
突然,一直沉默不言的趙玉成道:“聽說袁兄成婚了。”
他說的是肯定句,袁銘對此并不奇怪。按照本朝律法,成親需到官府登記蓋印才算數,而趙玉成的父親正好負責相關事務。
袁銘還沒說話,劉紹勳怪叫一聲,嗖一下來到袁銘身邊,抓住他的袖口:“真的假的?袁兄成親了?是妻子還是夫郎?什麼時候辦的婚禮,為何不通知我一聲,我也好去吃酒祝賀。”
袁銘:“……”
他突然說這一長串,屬實是讓袁銘不知如何作答。
好在趙玉成及時解救了他,輕聲道:“成親是大喜事,在這裡祝賀袁兄,望袁兄和嫂子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聞言,劉紹軒也李靖也跟着道了喜。
袁銘一一謝過,又跟他們道了歉。告罪說籌備的匆忙,婚禮賓客事宜都是家中親戚敲定的,他一直疏忽了,随後約好改日到家中一聚。
說完這些,他們到了教室,大部分人都已經來了。
剛坐下,夫子便拿着試題和戒尺走進了教室,開學考試很快開始。
大家都知道,秋季開學考試的成績關乎到學院公薦參加科舉的名額,又都是成績最好的青苗班的學子,一個個低着頭寫着卷子無比認真,偌大的教室裡隻剩下紙筆摩擦的聲音。
一個時辰後,考試結束。
袁銘收拾好書箱,走了沒幾步,趙玉成追了上來。
“袁兄,今年的科舉,你想參加嗎?”
袁銘沒有隐瞞的必要,點頭道:“參加,趙兄呢?”
趙玉成點了點頭,将手裡的一本書遞了過來:“這是曆年鄉試的真題,我爹費了點功夫得來的,我多了一本,袁兄要考的話,就送給你吧。”
袁銘看着那本書,沒動。
趙玉成特意把它拿在手裡,就是笃定袁銘要考,而且早就給他準備好了。
他們幾個雖然是同桌,但交情并不深,除了劉紹軒對誰都一副哥倆好的樣子,其他人隻能算是普通的同窗。
趙玉成要參加科舉,那他們就是對手,哪個對手會這麼好心?
趙玉成笑了笑:“袁兄莫不是以為我有什麼陰謀?”
袁銘也笑了,徑直将書接了過來:“當然不是,趙兄行得正坐的直,乃是君子,我要是有那般想法,豈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趙玉成愣了愣,顯然沒想到袁銘會這麼說。
片刻後,他的神情恢複正常,但是細看的話就會發現裡頭藏着些許羞赧:“我确實有私心,但我保證,絕對不會做損人利己的事,這本書裡的内容絕對沒有半句摻假,袁兄盡管放心。”
袁銘沒再追問,謝了趙玉成的好意,便拿着書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