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早又到了史家莊,老遠裡一看牲口的毛色,鄭仁就知道多大的歲數了,隻見他點了一下頭,說:“我估計,有可能虎牙都出來了?什麼你的四個牙!說個扁牙,還差不多!”史理不信。鄭仁問他“踢不踢人”?說:“乖得很,不踢人!”聽了過去,把驢的頭抓住了,嘴扳開,眼睛斜上一瞅,手都顧不上丢就笑下了,“你不說是四個牙嗎?怎麼又是六個牙!”史理不服氣,說:“誰知道呀,還是那個老漢說下的,我又啥也不懂!”轉過又問老姐夫:你怎麼看出來的?說:“不是說誰能,我也是聽下的口号:七青、八白、九斑點,狗蠅子上了十三年。要想知道準确的歲數,除了從牲口的牙、尾巴、毛色等處着手,還得懂牲口的特征。看毛色的話,七歲、八歲,整個就青也青,花也花,着實好看得很;假如身上白過來,最起碼到九歲了;有了蒼蠅一般的黑點點,那就叫狗蠅子上了十三年,又變成麻驢了,說明已經十歲過掉了。”史理聽了,哈哈一笑,“再的人不懂,就說是個青驢,像我這種人是兩眼摸黑,一問三個不知道。”鄭仁說:“我不會挖牌,牛和喜兒分不開,總之是心擱不到上頭。販了兩年牲口,我又沒有學過,但是好的就是這個調調子,自要人說下的,我看下的,當時就記到心裡了,對那個東西就記心悟到的。你比如:四年一對牙,五年四個牙,六年的扁牙,七年出虎牙,還有虎七虎八的說法。隻要你記住,到了下一個,自然也就使用上了!”這下史理信服了,說:“我懷疑的不是這個,是剛才你牙也沒有看,怎麼就知道了?”說:“不看就知道,是根據牲口的外形特征分析出來的。好比說齊齊拴下三個騾子,即便它的尾巴不甩,我就能說上中間的是骒騾子,兩邊裡是兒騾子,因為骒騾子的屁股是圓的,兒騾子吃的再胖,屁股也是尖戳戳的,所以說不入啥門,你就不知道啥情況。”史理聽了又問:所有的牲口都一樣嗎?說:正常黑的、灰的,看不出來!就聽史理長歎了一口氣:“照你這麼一說,這個老驢把我哄下了,牲口的歲數,根本就不止四個牙!”鄭仁聽了哈哈一笑,“其實也不妨礙,沒有啥原因,四歲也罷,六歲也對,都是口輕驢,你無非就養上一二年,就又把它賣給人了,誰又不養一輩子。關鍵是這個牲口的底細,就現在我都有懷疑,我的意思,你最好是把它挖清楚。”史理一聽,當時又掏出來了一張紙,說:“這是寫下的收據,指頭印上面也有,你看他能飛掉嗎?”說話間,進了屋了,一看屋裡沒人,鄭仁随意問了一句:“人都走了哪裡了?”說:“這兩個都不聽我的話,為了一點子地方,隔三間五殺天仗,早上起來一陣陣,老媽跑上喊來了,十有九跟上斷案去了,娃們也跟上玩去了,我還以為早也擋開來了?誰知到現在還不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