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哈哈哈哈哈哈,當你們把耶羅波恩的長子亞比雅的死怪罪于我父親身上,并且讓我不得不成為奴仆隐藏身世的時候,你們怎麼不對着自己說說良心!?”
巴沙舉起了手中的武器。
拿答大驚。
“你的父親……你是先知亞希雅的兒子!!不對,你不該是以薩迦人嘛?!你是利未人!”
“是什麼人重要嗎?你隻要記住是我殺了你就好了!”
“該死的,巴沙,給我冷靜下來。”用盡全力抵擋住巴沙的攻擊,拿答說道,“如果你真的是利未人亞希雅的兒子就該明白神不可能讓你們利未人成為王,你這般行動隻會讓你自取滅亡。”
“神想滅亡的是你們!”
沒有聽從拿答的勸告,巴沙已經紅了眼睛。
當那刀光擊中拿答的頭顱之時,拿答突然間想到了許多。
他想到了那個在他小時候曾經安慰過他,但是現在卻已經遺忘了他的瘦弱侍女。
然後又想到了亞比雅大哥還活着,他們一家一起在家裡準備慶典的時候。
最後則是,當亞比雅死去不久,他父親看着他背對着手說「假如我的亞比雅還在就好了」的畫面。
失去了亞比雅大哥的父親像是老了十歲,經常去觸碰亞比雅的遺物來緩解心中的苦悶。
而他為了讓父親高興,便主動去學習了很多他不感興趣的東西。
那時他的父親把手放在了他的頭上,露出了亞比雅大哥死去的第一個微笑。
「假如我的亞比雅還在就好了。」
「一直想讓你成為先知(注:學者)的他看你這麼努力,一定也會感到十分欣慰吧。」
臨死之前,拿答的眼角流下了眼淚。
因為他直到現在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但現在,已經晚了。
‘假如……假如能再見到父王,見到亞比雅……我一定……’
手中的長矛落下,拿答的頭顱掉到地上,紅色的血沾染了許多塵埃。
拿答三年,以色列王被巴沙所殺害。
待亞比雅得知拿答死去,巴沙成為以色列王的時候,夏天就要結束了。
“各位怎麼看?”
亞比雅似乎是想要詢問大臣們的意見。
但明白他心思的臣子們卻知道王的眼中隻有那利未人祭司亞比書。
所以他們沒有出聲。
“巴沙不放過耶羅波恩家的一口人。他遲早會受到神的懲罰,也不過是時間的早晚問題罷了。”
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政治洗禮,亞比書的臉上再沒有了最初的溫和與莽撞。
他過去那溫和的模樣似乎隻在亞比雅的身上才殘留了一點。
因為亞比雅從很久以前開始,便在亞比書的身上學習着一切。
沒有人知道看起來溫和善良的王無法産生人類本該擁有的大部分情感,隻能模拟正常人所擁有的人格反應。
也少有人知道王打一開始與亞比書接觸隻是為了把同齡的亞比書作為最合适的觀察對象。
所以盡管他都要死了,他也不知道該做出什麼情感反應才算正常。
害怕、恐懼、内疚、後悔……
這些感情他通通都無法産生。
而當初他的父親羅波恩死亡的時候,他也是連一點悲傷的感覺都沒有。
他知道他的父親愛他。
可他卻無法愛他的父親。
因為他不論再怎麼觀察,都不知道該如何去模拟‘愛’這種情感。
它太複雜了。
所以他隻能用其它的方式來回報這沉甸甸的父愛。
别的不說,單純是父對子的責任,以及子對父的責任,亞比雅還是懂的。
因此他就算再怎麼想休息,再怎麼不想當王,他都無法做到把一切都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