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野記事 > 第54章 做瓦

第54章 做瓦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兩日,董承志父子幾人也沒閑着,一邊在忙着曬茅草,一邊琢磨制作瓦片的法子。

岑嫣見他們都在聊做瓦片的事情,也跟着在旁邊聽。

“光是這做瓦片的瓦窯就要找合适的地方挖,哪怕找到了地方,咱們也要挖好幾日,這可行嗎?主要是咱們現在時間根本來不及,還是先拿茅草來做屋頂吧。這燒瓦窯的事情等咱們有空閑了再做?”

原先董承志還覺得燒瓦或許也使得,隻是如今到了要具體實施時,這難題就接踵而來。

“爹,咱們如今還不算空閑嗎?若要爹覺得空閑,咱們恐怕永遠都沒有空閑,這事還是得嘗試的。”

其實這寨中的樓房的屋頂,他覺得都不結實,做瓦片的事情還是得繼續下去。

“爹,夫君,要不然咱們先自己弄一個小一點的窯燒着試試,就仿照着咱們爐竈那麼大的窯弄一個?”這事是她深思熟慮許久的。

自她看到書上的燒窯方法開始,她就開始琢磨制作瓦窯的事情,燒一爐瓦片的耗資巨大。

哪怕是從前,人們都是跟專門制作瓦片的作坊買瓦片。

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光是柴禾的損耗都要許多,若是弄成一個小的窯洞,這事情就變得簡單許多。

“嫣娘說的不錯,我也正有此意。”董伯年自信從容,他覺得自己絕對能做成這件事。

夫妻兩人想到了一處,兩人似有默契一般,對視一眼之後相視一笑。

董承志見兒子胸有成竹,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接下來的時間,董家人又多了一項任務,收集黃泥巴回家。

每日清晨,岑嫣婆媳幾人先去采野菜抓蚱蜢,董家父子幾人去山上砍柴回家,下午便一起去挖黃泥運送回家,有了牲口的幫忙,他們行事也方便許多。

到了下午又抽出時間收拾家附近的荒地,将石頭給清理出來。

從前岑嫣就聽說過石頭是制造石灰的原材料,她并不能保證這件事的真假,又去翻書查看。

哪知那本書上對石的記載也隻是寥寥數筆,隻說制造瓦片的時候加入石灰分會使瓦片變得更加堅固,并沒有具體的制作方法。

她将此事琢磨過後又同董伯年說,董伯年就是讀書人,他也看過許多雜書,我依稀記得某些書上似乎說過這事兒,隻是不知真假罷了。

如今被妻子這般提醒,他也跟着起了些心思,若是自家真的能夠制作出石灰,以後許多地方都可用上。

例如石灰能夠加入磚瓦之中,或是農用都可。

在翻地之時,若是加上一些石灰,許多蟲卵都能被殺滅,也省去許多功夫。

兩人商量了一番,決定等到燒瓦片時,順手丢些石頭進去嘗試。

反正荒地上每日都能清理出許多石頭,他們正愁沒地方放石頭呢。

不過七八日的時間,一家人就将柴禾與黃泥收集了一大堆,柴禾碼放得整整齊齊的,泥巴則堆放在家附近成了一個小泥山。

見東西都準備的差不多了,衆人開始了制作瓦片的事情。

經過一家人的商量,現在旁邊的荒地上挖一個大坑,在大坑之上用黃泥糊成一個瓦窯。

有了思路,衆人幹活也有了方向。

男人們負責制作瓦窯的事情,女人們則負責更精細的活計——将細碎的泥篩選出來。

為了讓最後篩出來的泥巴更精細,早兩日就已經把部分泥巴放在石闆上曬過,并且敲得更碎。

如今将那些碎泥巴放到水桶和盆裡反複揉撚,将某些結成小塊的泥團揉散,使泥巴充分融入水中,最後變成泥水。

将得到的泥水,放在紗布上反複過濾出混雜在泥土中的草木碎石等雜質過濾出來。

挂着過濾的紗布是一個小型的架子挂着的,許慧反複在上面揉挫。

她邊揉邊道:“做這東西就跟咱們做豆腐似的,所以有些麻煩卻也算得上是簡單。”

起初還以為做瓦片還要特别的工匠技術,如今一看,倒也還好。

岑嫣用竹勺舀着泥水倒在紗布上,她笑眯眯的:“可不就跟咱們做吃食一般?聽說做出來的這種泥就叫陶泥,咱們若是拿來做個罐子或者鍋碗瓢盆都是使得的。”

“若是真的能夠用來做鍋碗瓢盆,咱們就多做些碗碟吧,家裡都沒多少碗可用。”

董繁枝想起前些日子請客上門吃飯,自家還需要跟客人家借碗來使,這确實有些丢人。

若是村裡辦大席需要借碗筷,還好說些,可他們這隻請了幾戶人家上門就如此,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枝娘,等咱們把瓦片的事情給了了,就用陶泥來多做些。不過,咱們現在也可用一點陶泥來嘗試一番,若是真能做出碗來,咱們這煩心事便可少一條。”

現在主要就是拿這些泥巴來做瓦片嘗試,既然舍得用柴禾燒十多日,那就多做些瓦片來嘗試,若真的能夠成功,做出來的這些瓦片就可直接用上了。

三人忙忙碌碌地笑,聊着如何做陶碗,如何做一個杯子。

待到天邊爬上些許绯色的雲霞,紗布上的滴落的黃色泥水已經很少了,木桶和木盆内的泥漿十分渾濁,水滴滴落到水面上,泛起一陣陣的漣漪。

旁邊的風吹過,隻吹得那些矮小的野草不斷的搖曳生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