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清穿之四福晉隻想種田 > 第9章 盤算

第9章 盤算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話說太子帶着四阿哥出門,先去了霧隐山腳下的圍場,打了一些山雞野兔。這才由四阿哥領路穿過熟悉的小樹林,七拐八拐走了一刻鐘,終于在半山腰看見了隐在山坳裡的小田莊。

“遠倒是不遠,就是難找。”太子以為很近,沒想到拐了這許多彎,拐得頭暈腦脹。

四阿哥記性好,去過的地方不會忘。他示意人去敲門,門很快開了,先露出一張驚疑不定的婦人臉,而後婦人被擠開,那個叫巧兒的小丫鬟迎了出來。

太子和四阿哥趕到霧隐山的時候,已經派人知會過了,他們先去狩獵,之後到小院吃飯。

“印公子請進!”巧兒看了一眼印公子身後的陌生少年,見兩人都是圍場侍衛的打扮,“這位是?”

太子含笑回答:“這是我四弟。”

态度比在毓慶宮不知好了多少,連聲音都變得輕快起來。

四阿哥看了小丫鬟一眼,回頭示意随從将獵物一并拿進小院。

先到圍場打獵,再到小院吃飯,是太子的主意。他不信那麼個嬌嬌弱弱的小姑娘會做菜,更不信自己能咽下農家的粗茶淡飯。

所以在圍場他放過了鹿和獐子等大型獵物,專門獵了山雞野兔,想着若是小院裡的飯菜沒法下口,烤點野味果腹也行。

與太子相比,在口腹之欲這塊,四阿哥倒是無所謂。

他從小養在承乾宮,養母茹素,他也跟着茹素。

毫不誇張地說,四歲之前,除了宮宴,沒吃過一口肉。

後來佟佳皇後薨逝,皇上想把他送回永和宮,跟着親額娘住一陣子,緩解心情。

誰知德妃婉拒了,理由是永和宮養着十三和十四兩個小的,實在沒地方給他住。

永和宮不算小,且隻住了德妃一個主位娘娘,十四跟着德妃住主殿,十三住西偏殿,東偏殿還空着。

之後他被安排去了阿哥所居住。

都說内務府最會看人下菜碟,住進阿哥所才知道,那裡的拜高踩低半點不比内務府差。

養母病逝,生母不願養他,既非嫡又非長,住在阿哥所的待遇可想而知。

直到後來得太子照拂,他的日子才算好過一些。

沒肉吃,他可以,粗茶淡飯,也可以。

田莊小院裡的飯菜再難吃,至少是熱乎的,總不會比阿哥所裡的冷飯更難吃吧。

山貨拿進來,馮巧兒接過轉手給了常媽媽,隻拿眼睛盯着太子。

太子恍然,好脾氣地一拍腦門:“出來太急,忘了帶!”

眼瞧着馮巧兒的肩膀耷拉下去,四阿哥輕笑,招呼長命把點心拿過來。

他以為太子的點心是帶給那個小姑娘的,沒想到隻是買路錢。

太子幽幽看了四阿哥一眼:“你怎麼知道?”

四阿哥心中一緊,面上含笑:“上次送她們回來的時候看見了。今日過來,沒見二哥帶,我就自作主張拿了一點。”

想起上回的事,太子這才收回目光,看着馮巧兒抱着點心包歡天喜地,跟着她往裡走。

“請我吃飯的人呢?”太子進院之後問。

馮巧兒笑嘻嘻回答:“在割青菜,姑娘說現摘現吃才新鮮。”

盯着對面兩臉震驚,馮巧兒仿佛看見了上個月她和她娘臉上震驚的表情。

沒錯,姑娘,她未來的嫂子,在正月寒天,用淘米水種出了綠葉菜。

油綠油綠兩大筐。

馮巧兒滿意地欣賞完兩人的震驚臉,興沖沖帶着他們走進竈屋,迫不及待從木盆上拎起一隻柳條筐展示。

隻見柳條筐裡全是綠油油的葉菜,筐下則是白花花的根須,沒有土,而是滴答滴答滴着水。

太子伸手摸了一下,菜葉新鮮得很,這時節在宮裡都未必吃得到如此新鮮的綠葉菜。

現摘現吃,有點意思。

擡眸對上小姑娘漂亮的杏仁眼,太子勾起唇角:“你這手藝跟誰學的?”

從前感覺傻乎乎,話都說不整齊,現在居然學會種菜了。

還是在冬天種菜。

也算絕活。

這話若是單獨問姜舒月,确實很難回答。

從前腦子被撞傻的姑娘,忽然在某一天清醒過來,無師自通地學會了無土栽培。

騙鬼呢。

可問話現場不止有姜舒月,還有邏輯強大的馮巧兒,見姜舒月沒接話,她嘴快道:“我們先福晉有個帶湯池的陪嫁莊子,聽我娘說先福晉在湯池邊上泡發過豆芽。我們姑娘是先福晉的女兒,泡發一點綠葉菜,還用跟别人學嗎?”

姜舒月:泡發綠葉菜,牛啊,我的巧兒。

太子吃過豆芽,卻并不知道豆芽是怎麼來的。既然是家學淵源,也就沒什麼好問的了。

問多了,倒像是要偷學人家祖傳的手藝。

種菜這一塊剛好是四阿哥的知識盲區,見太子沒問,他也把好奇心給壓了下去。

為了請客,姜舒月讓常媽媽從莊頭家買了現磨的豆腐、小白菜幹和蘑菇幹。

與常媽媽不一樣,左婆子是個很會過日子的女人。做豆腐是她娘家祖傳的手藝,在缺糧的饑荒年,吃豆子也能充饑。别家做豆飯,隻圖填飽肚子,左婆子卻憑借做豆腐的手藝,讓全家都吃得美滋滋。

除了豆腐,她還會做各種臘肉幹、熏魚幹以及蔬菜幹、蘑菇幹,努力讓全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得飽吃得好。

在原主零碎的記憶中,每到飯點,馮巧兒都會跑到左莊頭家門口迎風聞味。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