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的跟團營業之外,許鳴鶴倒沒有特别地去鑽營團外的行程,因為網速的發展,2015年直播這個東西開始廣泛鋪開,上公共台的放送節目這個事便不像之前那樣有性價比。對經紀公司的資金和人脈來說是如此,對藝人的時間和精力來說也是如此。
反正這回沒有創作上的限制,整點和音樂相關的東西不好嗎。
演音樂劇也不錯,許鳴鶴活得雖久,但音樂劇這個東西太耗費時間,許鳴鶴能用來鑽研的時候也不多。就是有個問題,音樂劇對提高認知度的作用幾乎沒有,再怎麼說無限的生命和不斷地循環任務消耗生活的熱情,許鳴鶴還是想任務成功多賺積分,進而支撐自己繼續活下去的。
如何在任務和生活質量間平衡呢?
許鳴鶴一邊想,一邊搜索着關于自己作品的評論。
許鳴鶴寫的歌是會重複發行的,雖然是同樣的歌曲,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身份演繹,最後會得到不同的評價,這種一緻性與差異的結合讓許鳴鶴感到很有趣。在歌曲的評論區裡,也會有不少聽衆寫下自己的感受,閱讀這些同樣是許鳴鶴的樂趣所在。
物質就那樣了,大富大貴不至于,差也不可能差到哪裡,滿足精神需求更方便一些。
在這個過程中,許鳴鶴看到了一篇粉絲寫的小作文。
洋洋灑灑上百字,内容大概可概括為:
偶然聽到這首歌覺得很棒,沒想到居然是idol的作品,補了《蒙面歌王》以後徹底入坑。許鳴鶴啊你那個組合的畫風和音樂都不适合你,你在當idol的時候也不要放棄繼續做音樂啊,你會成為很棒的ballad歌手的balabala……
“發現了一個在傷感情歌方面獨有天賦的寶藏歌手可他偏偏是個主打清新的偶像男團的成員怎麼辦”的痛心和關切溢于言表。
是清新活潑的男idol,也是慣唱憂郁情歌的創作才子,這種設定聽起來挺有趣的,也不至于讓粉絲有背叛感。不過許鳴鶴優先要考慮的還是任務的事。
他端詳着車銀優的臉:
“成為astro搜索量最高的成員”約等于“赢過車銀優”,而車銀優的人氣之所以高,除了fantagio在營銷“統一飯圈審美”“四代第一神顔”,演戲也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車銀優的認知度實現飛升,不再是營銷通告堆砌的空中樓閣,就是從《我的ID是江南美人》這部熱度不錯,角色與他極其适配,對演技的需要也不那麼高的電視劇開始的。
也可以說,一旦車銀優演了這部劇,他完成任務的難度就直線上升了。
所以……要不要搶過來?
車銀優:“你怎麼了?”
“在想‘人怎麼能長成這個樣子’。”許鳴鶴随口扯了個理由,也不管車銀優信不信——愛信不信,反正他什麼都沒做。
用陰謀詭計攪黃這件事許鳴鶴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不想做,如果生命隻有一次,為了利益放低道德底線的概率還高些,現在他動不動就換号,暫時又沒有生存壓力,想變壞非常容易,想堕落也非常容易,可是沒有那個必要。
又不是和無良高層鬥争,何必呢?
可是車銀優演了那部劇之後的熱度……
要不公平競争吧。
我去演音樂劇,展示演技,後面和車銀優一起去試鏡,最後愛選誰選誰。
現在這個設定去演音樂劇也不算出格。
幾經思考與糾結,許鳴鶴下了去演音樂劇的決心。
然後他就去試鏡音樂劇了。
然後許鳴鶴試鏡《瑪塔·哈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