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映雪便安排下人将她準備好的謝禮送至景陽侯府。
景陽侯夫人滿心疑惑,問道:“這謝禮是?”
永安侯府的随從神色恭謹,垂首回道:“貴府公子前日于鬧市之中,毅然出手相助,為我府三姑娘拉住了發狂的馬車,使三姑娘得以免受驚吓。小的奉府中主子之命,特送來謝禮,以表我府感激之情。”
侯夫人聞言,這才恍然大悟,忙讓丫鬟取來豐厚賞賜,賞給永安侯府的随從。
待随從離去。侯夫人暗自思量,那絹花定是永安侯府三姑娘的了,心中暗喜。她雖不在乎未來兒媳的家世,但能錦上添花自然是更好。隻是可惜以前與永安侯府并無往來,也不知那三姑娘容貌如何,性子怎樣,有何喜好,恨不得立刻就在府裡舉辦一場宴會,邀請那三姑娘來府上玩耍。
轉而問起身邊的丫鬟:“世子可在府中?”
丫鬟搖頭:“世子去了淩雲書院,尚未回府。”
侯夫人隻好作罷,命人将謝禮送去臨風軒。
蘇璟皓不知給映雪買何禮物,便給了映雪一百兩銀票,讓映雪去文瀾閣自行挑選。
在榮晖堂請過安後,映雪向老夫人提及,要去文瀾閣買頭飾,蘇秀蓉想到那匹雲錦,表示要陪映雪一同前往,屆時映雪若有挑中的首飾,正好可以買來送她。
蘇沁雪和蘇映蓉也叫嚷着要一起去:“祖母,我們許久未曾逛過文瀾閣了,都不曉得這京都如今流行的頭飾是何模樣!”當然,這話說得誇張,府裡一年四季置辦的衣裳、首飾,哪個不是依照京都流行的款式所制。
老夫人心軟,聽着孫女們撒嬌,哪能不應允,便命秦嬷嬷又取了兩百兩銀票出來,交到蘇秀蓉手中。
府裡備好兩輛馬車,映雪和蘇秀蓉坐前一輛,蘇沁雪與蘇映蓉坐後一輛。
幾人到了慶雲街便下了馬車,一路閑逛着。
逛至“鐘書閣”,裡面傳來一陣喧鬧。
聽旁邊人講,是李祭酒家的姑娘正在與人對弈,未遇敵手。
蘇沁雪聽了,嗤之以鼻,對映雪幾人說道:“我們也去瞧瞧她是否真如此厲害。”
蘇沁雪雖年紀不大,但在京都也有些才名,這李祭酒家的姑娘才名恰在她之上,所以兩人有些不對付,在宴會上碰見,也會相互嗆上幾句。
映雪對此毫無興趣,剛要拒絕,就被蘇映蓉挽着胳膊帶進了鐘書閣。
鐘書閣乃是京都最大的字畫鋪子。
兩層樓,第一層售賣的是筆墨紙硯、棋盤等,第二層賣的是字畫、書籍等。
剛踏入屋内,就見前方圍着一群人,中間正有兩位姑娘在對弈。對面那位姑娘身着一身金絲海棠花湖藍綢襖,着鵝黃百褶裙,十三四歲的模樣,鵝蛋臉,杏眼,膚色白皙,正是李祭酒家的嫡女,李素心。
李素心擡眼便瞧見蘇沁雪。
便譏諷道:“喲,原來是永安侯府的小才女。”
蘇沁雪亦回諷道:“我好心關懷你,免得你一會兒輸棋要哭着跑回府。”
李素心嘴角上揚:“那你可要失望了,還是說你想與我比試一番。”接着又道:“可别了,我怕你輸得太難看,毀了你才女的名聲。”
蘇沁雪氣得滿臉通紅:“誰怕了,比就比。”
蘇映蓉趕忙拉住蘇沁雪,勸道:“我們侯府向來低調,何必在意争搶這種風頭。”她是怕蘇沁雪在外輸了名聲,回府後大夫人會重罰她。
李素心聽聞,笑出了聲:“這是不敢比試了,拿侯府行事作風作遮掩,早說嘛,我又豈會強逼于你。”
本來蘇沁雪有些打退堂鼓,這會兒卻也顧不得許多了。
一下就坐到了李素心的對面,原來那位姑娘早在她們争執時便讓出了位置。
李素心掃了一圈映雪等人,張狂地說道:“我不介意一對四,你們可以一起上。”她要讓衆人知曉,永安侯府的姑娘全是草包。
蘇秀蓉笑道:“李姑娘還是與四妹妹對弈吧。”
映雪頗為無語,蘇沁雪怎就這般經不住他人激将。
永安侯府姑娘與李祭酒家姑娘的比試,動靜頗大,不少人都圍過來瞧熱鬧。
半柱香的工夫,比試結束,蘇沁雪臉色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