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無賴天成 > 第20章 是狼你就練好牙

第20章 是狼你就練好牙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張德旺在管教子女方面自有一套自己獨特的方法,每當孩子之間發生沖突他就告誡孩子:不論在外面還是在家裡,受了委屈也不要回來向我告狀,哭哭啼啼隻會讓我更加地看不起你!哭有什麼用?□□掉到井裡——沒本事喝水,有本事叫喚。哭是最無能的表現,哭什麼哭?乒乓球放雞窩——頂個蛋用!

他的話都是有根據的,那時人們養雞都是散養,小雞喂大到了下蛋的時候,母雞就會找地方下蛋,人們通過長期觀察發現母雞有一個習性:那就是母雞下蛋時喜歡把蛋下到一塊兒,人們為了避免那些母雞漫無目的的四處亂找地方,于是就有人提前在自家的雞窩裡放上一枚雞蛋,借以達到引導的目的。人們把這種情況叫做‘放引蛋’,後來有了乒乓球之後,又有聰明的人直接拿乒乓球代替。由于母雞的辨别力不高,它就會把乒乓球誤以為是别的母雞下的雞蛋,因此就會跟着也在雞窩裡下蛋。你可不要小看引蛋的作用,如果沒有這個引蛋,母雞就不知道會把雞蛋下到哪兒,母雞第一次在哪下蛋很重要,而一旦形成習慣,再要改變可就不那麼容易了。所以說:乒乓球放雞窩——頂個蛋用!

人們都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可是這句話在張德旺面前完全失去了效果。如果自家的孩子敢于在他跟前哭眼抹淚、博取同情,不但目的難以實現,反而會挨上兩個耳光,外加被踹一腳。他的觀點與衆不同,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認為愛哭的孩子都是大人寵溺的結果。作為家長,聽到孩子哭了就去哄勸,其結果無異于飲鸩止渴。即使一時湊效,也會為日後埋下更為嚴重的教育問題。假如說有個孩子由于沒有滿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而哭鬧,這時你去進行哄勸,等于是變相的在鼓勵孩子把哭鬧作為對付大人的武器和手段,從而一旦遇到欲求不滿時就會哭鬧撒潑。于是乎,本來不愛哭的孩子,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也要時不時地哭鬧一番,以達自己的目的。孩子一哭大人就輕易認輸,很快就會形成條件反射。一哭鬧就能得到好處,隻有傻子才不哭。這能怪誰?還不是自找的?

對于孩子們之間動手打架,讓他看見更是沒有好臉色:“你們一個二個都是吃飽了撐得閑着沒事幹是不是?成天跟我鬧事,有本事你們繼續打,打得腦袋掉了我也不管,不過,到了晚上誰也不要吃飯了,免得你們閑得蛋疼整天跟我添堵!”

張德旺一言九鼎、言出必踐,别人家大人說教孩子時,也經常說不讓孩子吃飯怎麼怎麼樣,以此作為對犯錯孩子的懲罰。不過一般都是說說而已,并不會真的不讓吃飯。而張德旺一旦說出這話,那是沒有半點兒緩和的餘地,每次都是絲毫不講情面,晚上做飯的時候,直接連打架雙方的飯食扣除,他這一招十分管用,不但對打架者能起到警戒的作用,而且對于其他孩子也能殺雞儆猴,使之不敢輕起戰烽。因此他們家的孩子在家裡從不吵鬧,即使産生再大的矛盾,也會避免在老爸面前動手,而且很少進行口舌之争,一旦矛盾不可調和,就會出去找一個地方解決。如果和談無望,直接用拳頭說話,實力決定一切,誰的拳頭硬誰就有理。

他就對孩子們明言:這是一個強者為尊的世界,根本就沒有什麼道理可講,被人欺負了,有本事你就打回去,沒本事你就自認倒黴。誰讓你不夠強大呢?在這個世上,弱肉強食天經地義,根本就不存在誰對誰錯,你不管在哪兒,受了委屈别打算來我這裡告狀,一,我根本沒興趣管你們這些爛事兒,不要說誰對誰錯,所謂:救了青蛙餓死蛇。青蛙有青蛙的道理,蛇有蛇的道理。存在即合理,狼吃羊無可厚非,同理,狼被虎吃也是物競天擇,沒有什麼可說的。二一個,就算是我想管,即便什麼事也不幹,天天陪你們打官司,也還是管不完你們這些雜巴事,所以你們誰也别來煩我,誰來給我添堵,二話不講,先揍一頓再說。你們也不要怪我無情,要想生存,你就必須得強大起來,不要指望别人來幫你,一切都要靠自己。拳頭才是硬道理,太軟弱了你隻有等死。隻有拳頭硬,别人才會跟你講道理,是狼,你就練好牙,是羊,你就練好腿!打的赢你就當老虎,打不赢你就當兔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經過多年的總結張德旺得出一條真理:當你不跟人講理的時候,别人才希望同你一本正經地講道理,當你打算好說好講地解決問題時,事情往往會越發的難以解決。所謂:能戰方能言和。遇事不論對錯,隻要和平的方式不能解決,直接訴諸武力。這一點兒他在管教孩子時深有體會,每當孩子們沖突時,你低聲下氣好言相勸,沒有一次湊效,而當自己變成一個獨斷專行的蠻橫家長時,不但處理孩子們的問題效果奇佳,而且還從另一方面避免了多起打架事件,起到了很大的威懾作用。一巴掌可以解決的問題,你跟他們廢半天話,也不見得評論出孰是孰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好說好講半天也解決不了問題,獨斷專行各打五十大闆,反而能夠很好地處理矛盾。所謂:亂世用重典。雖然說難免會有人受一點委屈,但從另一面來說也可以避免一些争執。因為孩子們清楚:不論自己有理沒理,一旦動手打架,讓老爸看見了一律各打五十大闆,而且還要餓上一頓,所以孩子們盡量不去打架,至少在老爸面前能不動手就不動手。實在氣不過就會相約出去再決勝負。張德旺也懶得去管,即使知道也會裝作不知道,隻要不在自己眼皮底下鬧騰,你們愛怎麼打就怎麼打。看到他們身上帶了傷,從來也不會進行詢問。而與此相對,張妻可就沒有那麼大肚量,每當孩子們發生矛盾,總想第一時間進行調節,然而她越是想要分辨是非,越是撕扯不清,越想插手反而讓事情更加難以解決。

張妻實在管不了時,隻好使出最後一招:“既然你們都不聽我的,一個比一個有理,那我隻有把這件事情告訴你們老爸,讓他來判定你們孰是孰非,也省的你們說我偏向這個,偏向那個。”

張妻一說這話果然是立竿見影,無論交戰雙方打的多麼激烈,都會停下手來,不再争鬥。即便當時心中不憤,事後難免再一次地秋後算賬,但至少表面上看來,打鬥雙方都會暫時停下來,免得被老媽告狀,鬧到最後,搞得大家都沒有飯吃。

打鬥雙方都選擇了忍讓。不忍讓又能怎麼滴?一旦讓父親知道,先不說誰對誰錯,首先兩個人都要被餓上一頓。單是這一條足以使人難以接受,這對于張家的孩子來說,就是一招殺手锏,那種挨餓的滋味,沒有親身經曆是無法想象的。平時本來就吃不飽,如果是再要餓上一頓,無疑于雪上加霜。

老話都說麼,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再說小孩子原本就是長身體的時候,正常吃飯都不到時候就餓得肚子咕咕叫,

何況他們家又經常性地數米而炊呢?因此,他們家無論是大人孩子,一個個全都餓的是瘦骨嶙峋、眼冒綠光。

怪不得張家的孩子吃蘋果不吐核,這個跟家庭環境有關。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