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初雪
說完冬至的經曆,開始由驚蟄給冬至說自己的近況。
驚蟄一家是跟何家族人住在一起。
驚蟄和妻子何英是相親認識的。何英家是本地拆遷戶,何父早年是水電工,後來本地拆遷,何父開始接一下裝修工程做。
後來家裡拆遷,不僅安置了幾套房子,何父又拿拆遷款買了市區的兩套房子,加上本來住的市中心大房子,何英家條件很不錯。
英子本人二本畢業,通過家裡關系在政府找了一份臨時工的工作,而驚蟄是農村出生,985高校畢業,後來在互聯網公司上班,收入比較可觀。人長得高大,樣貌偏上。
說實在的,驚蟄是有點高攀英子的,不過英子喜歡,加上驚蟄本人和兩個姐姐都是高學曆,兩個姐姐也承諾會一起給父母養老,何家父母大概是希望以後外孫外孫女也跟姑姑一樣當個學霸,所以沒有使勁反對。兩人成婚後過的挺好的,前年剛生了一對雙胞胎,大兒子叫林豐安、小女兒叫何靜姝。
何父要出去幹工程,驚蟄、何英都要上班,何母一個人帶不住兩個小孩。
于是林父林母就進城再去給帶小孩。為了英子上班方便、喂孩子方便,于是一家人現在是搬去了安置房居住。跟何家族人住在一個小區。
這次突變時,驚蟄身邊人是何家叔伯兄弟,政府工作人員還是何英熟悉的人,加上他們小區又好運的落在山間盆地上。簡直是好運BUFF疊滿了。
冬至瞅着驚蟄,抓起他的手搓了搓:“小子,你這運氣不錯呀,讓姐姐蹭一下。”
“還好還好。”驚蟄高興的笑了笑。
更好的是,周邊還長了不少劍麻、亞麻之類的,于是工作人員、族老就開始組織大家織布。
“我們村的人都是住在盆地四周的坡上的山洞裡。”因為拆遷前是同族同村的,他們那邊習慣說村,驚蟄也習慣這麼說,“嶽父嶽母想跟兄弟抱團,所以我們是跟英子的叔伯姑姑們一起住的,大家在一起雖然偶有摩擦,總體還算很和諧的。大家挺照顧我們的。嶽父嶽母怕爸媽不自在,也挺照顧爸媽的。心在爸媽在家帶小孩,我和嶽父跟大家一起采麻,摘野菜、捕魚,嶽母和英子在家織布。
我們周圍是小山坡,食物沒有這麼豐富,但是很安全,還挺好的。二姐,不如跟我一起生活吧?還能互相照應。”
冬至一臉牙疼的樣子:“你過得好就行。我就不去了。你們那複雜關系,我可處理不來,去了之後,英子的奶奶嬸子姑姑嫂子是不是還要給我做介紹呀?我在這種陌生人組成的城市生活挺好的。
你看我這物資就知道我生活挺好。大家都過的好就行,不用非要挨在一起,遠香近臭,離得近了說不定就有矛盾了,比如說不定我就跟爸媽吵起來了。
正好你來了,回去再帶一些物資回去。”
“不用了,家裡夠吃的。而且你給的夠多了。”
“你跟二姐客氣什麼?二姐有才給你,沒有,你想要都不會給你。我給你就不要客氣了。再說了,你養着爸媽,你還是帶食物回去吧。嗯,你嶽父嶽母可以給家裡幫忙采集織布,爸媽就看着兩個小孩?現在這種情況,兩個兩歲的小孩需要兩個人看嗎?那裡都是英子的爺爺奶奶叔伯嬸子,哥哥姐姐,大概有老人家幫忙集體看小孩吧。
英子父母和英子不說,是看你面子,你帶點物資回去,我們林家人自己養得起自己。懶得話,自己嫌棄就行,别讓别人嫌棄,也别讓你難做。”
“嗯,二姐,你就是嘴巴厲害。實際上也怕爸媽受委屈,嘴上嫌棄,該給的一點也沒少給。你寄過去的東西,已經讓爸媽有點嚣張了。”驚蟄說起來也有點牙疼,“爸媽最近說話的聲音都大了,你再給物資,我怕爸媽要反過來念叨英子,你還是自己留着吧。”
“那你不會縱着爸媽這樣吧?之前我沒寄東西的時候,聽你說,英子和他爸媽對爸媽可不差。”
“說了爸爸兩句,嗆嗆了幾句,還是英子來滅火的,說别吵,别讓周圍人看笑話。”
“你小子運氣真的挺好,妻賢一半福,好好珍惜。”冬至拍拍驚蟄的肩膀。
晚上驚蟄堅持在大廳打地鋪,“你那安全屋也太窄了,我腳都伸不直。我就在這裡打地鋪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冬至就開始收拾東西。
“你人都來了,我給你帶點好東西回去。”冬至邊說邊挑東西出來,“蜂蜜、靈芝、牛肉幹、葡萄幹、果脯、蘑菇幹都給你帶一些回去。還有這奶酪塊,我昨晚偷偷去換的,我把铮铮姐家的存貨都換了。還有這牛皮,我想直接給你皮靴,但是皮靴不好打包,英子村裡應該有人會做鞋子,不會再說。這些都帶回去。”
尤其當冬至得知,驚蟄是跟何英的幾個親戚一起來的。何英的一位堂兄在十五棟大山洞有親戚、一位表嫂在十六棟有親戚,鼠蟻有兩位堂兄是待會兒跟冬至一起走的,一路上還會彙合其他的親屬,冬至覺得這麼方便,多帶一點。
“姐,真的不用。你一個人多存點物資。我們可以互相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