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隊伍
冬至決定将這個天坑占為己有。
火山灰是很肥沃的土地,據說意大利維蘇威火山附近就盛産葡萄,也許這裡也是一個盛産葡萄的好地方。看那郁郁蔥蔥的藤蔓,冬至開始想象秋天的豐收了。
冬至決定要把這裡好好規劃利用起來,至于這裡會不會突然變得危險,現在這個世界,其實就是個危險的世界,不差這一點危險。
更重要的是,看這個葡萄茂盛的樣子,至少之前一段不短的時間内,這裡已經是安全的了。
冬至割了一把艾草、紫蘇,還挖了幾棵洋姜。洋姜和紫蘇都是生長很快的食物,冬至計劃每次拔一小把,給這裡的植物間一下苗。
然後用野草鋪底,挖了一個簍子底的土回去了。冬至計劃再去換個竹筐,然後把這個灰土當貓砂用,以後晚上就不用出門解決三急了,還能給天坑植物施肥。
冬至拿着這些收獲,滿意的回到了大廳山洞。
然後收拾一下,背着竹簍、竹筒、柴刀、工兵鏟,往十五棟山洞去跟大魚他們彙合。
到了山洞,大魚、劉盤都準備的差不多了。另外還有一男一女也跟在他們身邊,男士是湯景峰,女士是昨天買野豬的那家人。
劉盤把冬至拉到一邊,跟冬至介紹情況:“湯景峰是審計師,原來住在2502,現在住十五棟大山洞,夫妻帶着兩小孩,他老婆在家帶小孩,他想跟我們組隊。
另外一位叫周铮铮,原來住102室,她本人雖然是培訓老師,但是畢業于體育大學。她老公是藥企研究員,家有兩個小孩,她父母跟着他們一起住,幫她帶小孩,小崽剛一歲。
目前住在十五棟大山洞右邊的一個單獨的小山洞裡。那個山洞實際上是個大山坳,不是很避風,但是平台大,目前隻有他們一家住,他們準備圍起來養豬。現在她父母和老公在家帶小孩和養豬,她跟我們去采集。兩家人我都認識,還算比較靠譜的人家。你覺得怎麼樣?”
“可以呀。兩家人我也認識。湯審計師原來租了車位給我,人還比較大氣,我們租賃雙方處的挺好,周姐家開了家快遞驿站,我去她家拿過快遞,挺好相處的人家。我們可以先搭檔試試。”
“那就好,大魚也覺得可以,我們全票通過,那就一起去采集,要是合作愉快,也許可以組成固定的小隊。”
“嗯。”
這一天采集依舊挺順利的,大魚有規劃、武力值也蠻高,然後周铮铮也很能幹,湯景峰雖然是白領,畢竟是壯年男士,大家态度又都很好,于是半下午的時間,大家就滿載而歸了。
今天獵到了一隻鹿、五隻兔子、三隻雞、五隻野鴨,掏到十幾個野鴨蛋,另外就是采到荠菜、婆婆丁、荇菜等等野菜,還有一些野果子。
回家之後先賣活物,雞被周铮铮買走了,野鴨被住在谷底的人家買去了。
冬至現在知道她家下方那個山洞住了十六棟的人,本來山東叫什麼名字忘了,現在大家就叫他們十六棟。住在山谷的也是十六棟的人偏多,偶爾也有十五棟的人。主要是老家是湖區、江邊的喜歡住谷底,同樣的,住得高的多半是老家是山區的人。住在半山腰的就是各種人都有。
野鹿本來就受傷了,大魚直接殺了鹿,現場用糧食、被褥、武器換鹿肉。
冬至這次也沒要鹿肉,換取了一張鐵弩、一個不鏽鋼煮鍋、一個塑料水缸、一個鐵桶、一包鐵釘、一捆纖維、一個錘子、一麻袋鹽。
又繼續換了兩床棉被、兩套軍大衣、軍靴、雨衣雨靴。
還有衛生巾和衛生紙。
換完這些,肉食就換完了。這還是鹿肉比較值錢的情況下。
然後再用野鴨蛋換了一點生姜、豬油。
又跟大魚佘了幾個竹筐。
冬至至今沒要白米和面粉,不是不想吃,是太窮了。趁着以前囤的身上的小肉肉還在,先過一過緊日子。
把東西搬回家後,時間還挺早的。于是冬至繼續去砍竹子,周邊的竹子越來越少,不趁現在去砍一些回來,下次就要去遠處砍了。
等到大廳山洞中堆了一大堆竹子後,坡上炊煙袅袅,不少人家開始做飯了。
冬至接着就去挑黃泥,準備在門口山洞邊上搭建一個石頭竈,用來燒火照明取暖。然後在大廳建一個大一點的土竈,用來放鍋煮食物。
石頭竈好處理,幾個石塊就建好了。這個石頭竈更類似于火塘。
然後冬至用了一些竹葉、野草根跟黃泥混合,在大廳搭建了一個土竈。土竈位置在大廳裡,與通往天坑的洞口(冬至命名為二洞)垂直,進柴口朝内,排煙口對着二洞洞口。
土竈建好後,等着泥幹就可以使用了。
接着冬至繼續使用大廳中央原本的石頭竈台,煮了一些野菜吃了。
然後帶着刀、鏟去天坑收拾那裡的地,以及挖泥土回來。
這次冬至帶着食品檢測儀一起去的,先把有毒的野菜拔掉,然後無毒的野草先試了一下味道,太難吃的也拔掉,就剩下荠菜、荇菜、馬齒覓等野菜,以及洋姜、艾草和紫蘇。
冬至覺得紫蘇不能當菜吃,于是拔掉了很多,就留下一個角落的紫蘇,艾草也隻留下最茂盛的一大片,洋姜全部收掉,又拿小塊洋姜仔種了一個角落。
然後把紫蘇和洋姜都平鋪在山洞口,準備陰幹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