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現在慶幸,這個山洞通道整體有十幾米深,大家嵌房子應該也嵌不進去這麼深,不會發現安全屋後面的山洞。
當然别人要是發現了山洞,那就一起使用咯,畢竟确實不是自己挖的山洞。
還好,現在離冬至最近的是頭頂西邊斜上方一百多米處的山洞,然後就是東邊200多米處的王佳佳夫妻,左下500多米處也有一個大山洞住了不少人。
然後就是繼續往下和往上有人住了,還有更多的人居住在河谷,畢竟取水方便,植物較少,更安全一些。
倒是冬至山洞上方除了那個十五棟鄰居聚集的大山洞外,上方還有一個更大的大山洞也住了不少人,再往上就沒有人去居住了。
雖然沙城春是個人還比較多的小區,但是把這麼些人散落在兩個大山裡,還是顯得人煙稀疏。
冬至有點餓了,已經聞到别人家裡食物的香味了,可惜囊中羞澀,冬至也計劃去山洞找點食物來吃了。
這個時候,聽到上方山洞有人在叫:“去采集野菜、果實,有沒有人一起去呀?要去的一刻鐘内在我們山洞門口集合呀。大家一起去呀。”
冬至認出來了,這是15棟的群主劉盤,立馬接口:“我報名。馬上過來。”
除了冬至,還有其他人也在接話。
冬至爬到上面的山洞,發現山洞石壁上刻畫了名字:“十五棟。”
看到冬至看名字,旁邊的人解釋:“我們這個山洞主要住了原來十五棟的鄰居,大家一緻決定就叫15棟。鄰居,你也是15棟的吧?”
冬至一看,哦,是租車位給冬至的鄰居,打過招呼後,對方也就是湯景峰解釋:“我現在和我老婆、兩個小孩一起住在山洞裡。真是幸運,這個周末我正好回家了,要不然留下我老婆帶着兩小孩怎麼辦呀。”
“湯哥确實幸運呀。我當時在象山爬山,看到天幕後,趕回家來的。”
兩人沒聊幾句,劉盤就來組織大家一起去采集,要求大家一定聽指揮,不要亂跑,現在不知道山裡有什麼,大家聚在一起才安全。
另外有幾位野外經驗豐富,會給大家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他們分得的食物要多兩成。
接着是分組,老帶新,老人家教大家哪些是可以采集的,年輕人精力充沛一些,為了互補,得到的食物,組内要均分。
有人有意見退出了,願意跟着一起去的,都是基本沒意見的,然後組織了三十多個人一起進山了。
算一算,參加這次采集的人算是比較多的了。
15棟有28層,112戶,加上租戶,入住率大概70%,所以本來居住在此的就隻有200人左右,加上沒能及時回家的,這次一起掉落的鄰居本來就隻有150人左右,目前有100多人住在這個山洞。
說起來,大家還是更願意報團取暖。
大家在突變前都聚在15棟的樓下,基本上最後大家都散落在這一塊了。
知道15棟聚集在這一塊,其他棟的鄰居也自發的抱團聚在另外一塊了。
出去老人小孩看家的人,能夠有三十多人一起進山,算是比較團結了。
幸運的是,雖然原始再來,也隻是野生動植物變得更多,并沒有說動植物完全返祖,現在是春天,野菜很多。
老一輩還是勉強能認出一些婆婆丁、車前草、芋頭之類的食物,但是看着又不太像。
最終決定先采集回去,再用動物試毒。
冬至一直跟着大隊在采集,采集的食物不少,但是沒敢直接吃山裡的食物。
還好的就是現在大家營養充足,不會說少吃一頓就怎麼樣。
一下午的時間,收獲頗豐。
在劉盤的帶領下,大家都很謹慎,就在植被比較稀的地方活動,一起出發雖然有人摔倒了,或者碰到不該碰的植物,身上長紅點點,嚴重的安全事故還好沒有發生。
等氣溫開始下降的時候,劉盤召集大家下山。
采集隊高高興興回到部落,嗯,大家自發形成的稱呼,就叫沙城春部落。
好像這樣叫比較有感覺。大家現在好像是興緻勃勃去遊春的人。
這是一個現代與原始、文明與野蠻混雜的稱呼,也代表了混雜的生活狀态。
但是部落裡情緒不太對。
很快大家知道了,下午有小孩被蛇咬了,雖然發現的及時,馬上在商城兌換了藥品保住了小命,但是這個事給大家敲響了警鐘,大家的心情都蒙上上了一層陰霾:“大家已經離開和平安定的生活了。”
包括冬至在内的采集隊成員慶幸,還好劉盤安排穩妥,還專門安排了人做安保,進山也不激進,大家才穩穩當當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