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屋子的熱鬧中,宋懷言在洗手間洗了手和臉,又進他們家卧室裡重新換了幹淨的衣服和鞋子。然後她就對端着飯碗的李曉玫催促道:“小小,趕快吃吧,等吃完我教你用照相機。”
“嗯!”
已經好久沒有被這麼吵過了,在努力調節适應了一下後,随即李曉玫就跟宋懷言一起吃起他們真正的晚飯。
今天人多,李曉玫的媽媽和奶奶,明顯是去外面專門壓了面條。
吃着跟中午幾乎一樣的面條,看着面前盆裡的豬肉炒豆角和涼拌小黃瓜,李曉玫和宋懷言立馬迅速的吃了起來。
周圍小孩子雖然吵,但看電視的看電視,吃瓜子的吃瓜子,玩遊戲的玩遊戲,意外的并不胡鬧和亂跑。
在這樣氛圍下,他們吃完晚飯,把碗筷拿到隔壁後。随即就去宋家的主卧研究他們早就說好照相機了。
宋家的主卧,等進去後,其實也做了隔斷。
隻不過李曉玫和她哥哥的房間,是豎着用一塊闆子把一個小房間一分為二的。
但宋家這邊,是在大卧室的中間橫着隔斷了一下,中間做了一個小窗戶,也在邊上做了一個小門。
這樣這個長條形二十平大房間,就變成了裡面十來平連同陽台贈送的幾平米,全部成為了宋爺爺的單獨屋子。
後面的這個連接外面和裡面,光線稍微暗一點的房間,就成為宋懷言的房間了。
宋懷言跟他爺爺的房間,就是隔着那個開了窗戶的闆子。晚上睡覺的時候,宋懷言把他這邊窗簾一拉,就跟他爺爺徹底的隔開了。白天一醒來,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可能就是趕快把屋子的窗簾打開,然後趕快把外面光線放進來的。
這樣的屋子,也是李曉玫當時不願意再往宋家跑的關鍵。
但她哪裡知道,就這樣看着憋屈又小面積的四十平房子,也是宋懷言的爺爺靠着下跪和威脅,自己生生從廠子搶過來的。如果當時沒有宋爺爺的那一跪,可能到現在宋家還住在幾公裡外石頭村的磚瓦房子裡。
現在這樣,她可能感覺憋屈。但對從老房子搬出來的宋家來說,這樣有電,有自來水,有燃氣的小樓房,就已經是他們能争取的最好住房了。住在這裡對他們來說,已經比住在鄉下老房子強上十幾倍了。
“這個是快門,想拍照按這個就可以了。這個是删除,感覺照的不好不滿意了,可以按這個删除。還有這個按鍵是放大,這樣一直按圖片就能放大。”
也許在整個工人村,宋家的情況确實不太好了。
但在外面那些沒有工作,完全是農民的家裡,他們條件其實是特别好的。
宋懷言的爺爺,年輕時就跟李爺爺一樣早早就進廠子了。
那個時候,廠子流行老人退休了,就把自家的孩子招進來,讓他們頂替自己的工作崗位。
也有工廠招工時,優先從廠子老員工家招,先把廠子員工的家屬和孩子安排好工作了,之後再招收外面的情況。
還有一種是廠子招收員工時,優先從自己廠子辦的學校裡招人的情況。
廠子辦的學校,一方面在正常教孩子讀書學習,但相比外面的學校,他們其實也會多教一點廠子的工作技能。
至少李曉玫的母親在廠子讀書時,他們學校是教技術多一點點,感覺有一點點在讀工人技校的意思。
所以李曉玫的母親跟宋懷言的父親,當時就是因為天時地利,一從廠子念完初中,就直接順利進廠的。
後來因為身體的原因,李曉玫的媽媽把自己工作讓給了她的丈夫。
而宋懷言的父親,則是靠着關系和知道廠子什麼時候招工,順利把自己老婆也帶到廠子裡。
那個時候,盡管宋懷言的父母在廠子裡幹的也是一線的工作。
但在外面,他們家也是難得的三職工家庭。
工廠工資雖然不算多,但對外面的人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
更何況,那個時候的廠子是管着他們孩子讀書的,他們的醫療是可以完全報銷的,他們的廠子還發各種外面買不到的各種補助和勞保。等他們幹的久了,廠子也是免費分房子的。
所以在外人眼裡,宋家那個時候的情況,其實是比李曉玫家還好的。
至少那個時候,就算他們還住在條件并不好的沈陽郊區農村。
但宋家那個時候已經有電視機和收音機了,宋懷言的父母那個時候就舍的給宋懷言買一百多的照相機了。而這個當時要120塊的照相機,當時可是宋懷言爸媽兩個合起來一個月的工資。
是的,這個她哥哥嘴裡,宋懷言爸爸的照相機。其實是宋懷言父母給宋懷言買的生日禮物,隻是那個時候他爸媽怕他會拿着照相機玩物喪志。所以說了相機他們先保管着,等宋懷言在長大了一點點,他們再給他的話。
這些事情,從知道父母要給他買個相機起,當時還上初中的宋懷言就激動的跟李曉玫說過。
而李曉玫這邊,其實一直都記得他說過的每一句話,從來都沒有忘記過。
至于别人的誤會,他們好像都沒有在意過,根本就沒有專門解釋過。
“曉曉,你用照相機想幹嘛啊?是想去附近玩嗎?”
在教完李曉玫後,宋懷言想了又想,最後還是開口問了起來。
李曉玫猶豫了一下,想到宋懷言嘴巴特别嚴,幾乎從來都不嚼舌根,其實對她好到極點的事實,她就下意識的招了招手。
等剛才匆匆洗了臉,也順勢洗了頭的宋懷言順勢湊過來後。李曉玫就遮住嘴巴說了,她聽說她爸爸貌似出軌了,她想用相機多拍幾張相片,将來以防萬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