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皇上已下旨,今晨宣京城所有四品以上官員進殿聽宣,此時,文武百官已齊聚殿中。莊嚴的大殿内,氣氛沉寂卻又隐隐透出一觸即發的氣勢,百官神情不同,卻皆屏氣凝神,因為誰都明了——宣戰诏書就會在今日頒布。
待皇上氣宇軒昂走上金殿,滿朝文武立即下跪齊呼萬歲。
聖上讓百官平身後,聲音铿锵有力說道:“衆卿家,朕已決定,讨伐峑戎!”
關太傅旋即上前,恭敬的接過诏書,威嚴的立于群臣前,宣旨之聲如雷霆般震撼。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
自古邊疆穩固,萬民安泰,乃國之大計。我朝自開國以來,與四夷立盟,共享太平之福。
而峑戎一族,背盟棄義,狼子野心,無視天理綱常,數年以來,勾結賊惡,攪亂四方。朝廷本懷仁德之心,然今者,其狂悖更甚,襲我裴橋,殘我百姓,屠戮盟國,血流成河,深觸朕心!天下蒼生,皆有所望,朝廷豈能坐視。
朕特令盧元帥為征讨大元帥,領其麾下少帥盧正嘯統率三軍,征讨賊寇,蕩平南境之禍,捍衛萬民之安。
此戰,非為争地,乃為天下;非為奪利,乃為蒼生!特昭告天下,布告九州,凡天下臣民,共知國恨家仇。
今舉國同心,共伐賊寇,峑戎必滅,天下可安,四海升平,此戰必勝,則萬裡江山,永固太平!
欽此!”
宣召之聲回蕩在整個朝堂,氣吞山河,宣告着這是一場必定會波瀾壯闊的讨伐之戰。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無不振奮,如同被點燃的火焰般,齊呼道:“皇上聖明!”
正嘯身着皇上親賜的少帥官服立在一旁,身姿挺拔目光如電,不論未來的征途充滿多少血淚與荊棘,此乃盧家軍幾輩人之夙願,亦是自己生于世的意義。他自幼便在盧家列祖列宗前立誓,誓要承志于先輩,不再苟遺于後人,平定南境再無戰患,将軍不必死守邊關。
就在這一瞬,她那淩冽而決絕的眼神又出現在他的眼前——此戰必勝。
散朝之後,诏書好似長了翅膀一般,傳遍了整個京城。全城的民衆都為這場即将到來的正義之戰而振奮,信念與榮光彙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街頭巷尾群情激憤又鬥志昂揚,蕩平南境之禍,捍衛萬民之安,實為民心所向。
正嘯出宮門後,正欲往兵部去商議戰事安排,便見關太傅早已立于宮門前,目光溫和如常,似是專門在等他。正嘯微微一頓,和若辰二人立刻上前恭敬地行禮。
關太傅輕輕颔首望向正嘯,笑容依舊溫潤,卻透出幾分深意:“皇上已任命一位戶部主事,專權統籌軍糧、軍饷調撥之事,凡事可直接向聖上奏禀,權責極重。你擇日見一見他,帶着若辰、執禮他們熟悉一二,日後也好共事。”
正嘯目光微斂,他當然知曉其中利害,大戰在即,糧草先行,軍饷和軍糧皆是重中之重,這些年南境供養大軍還尚可,但是大戰一旦開啟,南境必受波及,到時必須舉全國之力供養三軍,關太傅之深意他自是心中明了,随即鄭重拱手行禮道:“多謝關叔提點。”
關太傅含笑點頭,眼神深邃地望向正嘯:“正嘯,如今你身負重任,定是諸事繁忙,但心定則定。”
正嘯深吸一口氣,随即緩緩點頭。關太傅定然是看出來了,自己現在恨不得一日之内,将所有軍務事宜處置妥當,便啟程回歸大營。但關太傅所言不錯,凡事欲速則不達,尤其是如今這京城局勢,應步步為營。
關太傅見他心有領悟,微微一笑,輕輕拍拍他的肩膀,不再多言,轉身登上轎,緩緩而去。正嘯和若辰等人皆恭敬地行禮送關太傅離去。
執禮起身擡頭之時,微微皺眉,似乎還未能理解皇上的安排,低聲問道:“一個戶部主事竟能擔當如此大任?”
直到晌午之時,正嘯與若辰、執禮同羅景城一同午膳,席間,羅景城才告訴了他們,此人名為曹淩,乃是今科榜眼,才學極高,且精通算術與統籌,年紀輕輕處事卻沉穩老道,入戶部不過幾年,便已助戶部清理出國庫諸多隐匿虧空和欠款,手段與能耐皆非常人。
此人現在還是戶部尚書的乘龍快婿,仕途順遂。而且他性子孤傲,不喜結交朝臣,亦是因為這一點,聖上對他更為賞識,特意委以重任,他在朝中可謂是平步青雲。
席間,景城還反複跟正嘯強調,此人若是實心辦事,日後對盧家軍肯定是極大的助力,關鍵是……看正嘯能否收服此人。
執禮深吸一口氣,望向正嘯,他知道少主向來從不刻意拉攏示好朝臣,但此人實在至關重要,軍饷軍糧調度乃是戰事根本,倘若此人不得力,不知日後會生出多少波折。
待與景城午膳後,他們去兵部路上,執禮向正嘯提議道:“謝青如今也在戶部,他昨日提起,說待您不忙之時,想來拜見您。我看不如讓他一道來,畢竟同僚之誼,也好暢談。”
若辰望向他,心中知曉正嘯所思,他自幼便最厭惡拉幫結派,更不屑借私交論政事,但京城之局不得不稍作權衡,從權而行。
正嘯最終緩緩點了頭,今日見到景城,一看便知大師兄景城都為了這一戰,已經毅然決然将自己置于京城權利争鬥的漩渦中,而自己又有什麼資格如此執拗呢?
晌午後,正嘯在兵部處理軍務,忽聽外面傳來通報道:“戶部曹大人、謝大人求見少帥。”
正嘯雙眉微蹙,随即放下筆,說道:“請。”
執禮聞言,不由自主地向門外望去。隻見院中走進一人,身形筆挺,昂首闊步,執禮吸了口氣,此人一看便知性子孤傲。
然而,就在那人一擡眼望見房内的正嘯時,神情瞬間一變,旋即低頭小步疾奔而來,跪伏在地,語帶激動地行禮道:“見過少帥!”
正嘯微微擡頭,目光離開手中公文,說道:“請起。”
然而,那人卻絲毫沒有要起身的意思,反倒是鄭重地磕頭行了大禮,叩首之聲落地有聲,令在場衆人皆不由自主地看向他,眼中透出幾分詫異。
那人擡起頭,眼中滿是崇敬,笑容燦然,語氣中還透出幾分欣喜:“數年未見少帥,您還是這般氣宇軒昂,威武不凡!”
此時,謝青也邁步走進,向正嘯行禮,随即指着跪地之人笑道:“少帥可還記得曹淩?”
正嘯望着曹淩,片刻後,神色終于松動,目光溫和地說道:“考取功名了?”
曹淩聞言,頓時露出少年般的歡喜之色,連忙點頭。
若辰微微一怔……他好像就是當日中州那個被污蔑下了大獄,差點喪命的少年,是正嘯力排衆議,更是扛住了京城來的壓力.授意茉雲為他洗刷了冤屈。
執禮也恍然大悟,低聲道:“大人是……中州那位曹淩?”
曹淩望向衆人,朗聲笑了,指着自己說道:“我就是那個當年方大人說‘小模樣長得挺好,什麼姑娘泡不到,沒必要去強搶民女,頭發修修,洗個臉,長大以後考個功名,大把好事等着你’的那個曹淩!”
此言一出,衆人頓時哄堂大笑,曹淩目光卻熱切地望着正嘯,眼神中的仰慕與崇敬好似從前,但此刻,他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在生死邊緣徘徊的無助少年,而是衆人仰望,氣度不凡的朝堂新貴。
當日他高中榜樣,曹淩本寫得一手好文好字,本有機會被選至聖上身邊為其拟文,那可是百官争着搶着都要去之地,可是他卻選擇去了戶部,隻因他心中有大恩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