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靜猛點點頭。
“一般來說,都是遙城去晉城發展的多,晉城畢竟是一線城市,倒流的倒是很少見。”方協志理性分析。
宋妍看了眼李越,見他完全沒有搭腔的意思。
她隻能接起話頭說:“遙城近幾年發展勢頭也很猛啊,不比晉城差。”
“唔,”方協志正在喝水,含糊不清地否定,“晉城幾百年來都是國際化城市,而遙城是乘着改革開放的東風才發展起來,還是不一樣的,宋妍,你怎麼會來遙城發展?”
他突然的發問,讓宋妍有些反應不及,一時不知從何說起。
“宋妍是在遙城上的大學,大學畢業後就留下來工作了。”蔡靜靜搶答道。
宋妍抿唇笑笑,點點頭。
“不過,宋妍,你怎麼會想起來遙城上大學啊?”蔡靜靜問,“晉城可是遍地985、211啊。”
話剛說完,菜上來了。
宋妍本以為這個話題就此打住,卻沒想,那兩人很感興趣。
桌上一共四個人,除了對面那人低着頭,另外兩人都齊刷刷看着她。
宋妍尴尬笑說:“當年看了一部關于遙城的紀錄片,很喜歡遙城,報大學的時候就報了遙城的大學。”
這話真真假假,宋妍高中的時候,确實看了一部關于遙城風土人情的紀錄片,但為什麼選擇來遙城,是因為遙城距離晉城足夠遠。兩城單程距離2573公裡,飛機要飛3個多小時,高鐵要跑将近12小時。
“對了,李越,你是怎麼想到來遙城的?”方協志問起一旁自始至終都一言不發的人。
今天飯桌上的兩個本地人,都對他們兩個外地人為什麼會來遙城,展現了極大的好奇。
宋妍擡眸,恰好撞進男人視線。
他極不明顯地挑了下眉,淡聲說:“巧了,我也剛好喜歡遙城的風土人情。”
宋妍此時正在喝水,聽到他的話,差點沒被嗆到。
遙城地處祖國邊境,因夏季濕熱多雨而被當地人诟病,每年夏季,短視頻平台上,拿遙城氣候開涮的不在少數,都說遙城是蠻瘴之地,不是人待的地方。
但不巧,唯二喜歡遙城的人,今天正好湊了一桌。
“真羨慕你們,你們不知道,我高三暑假的時候,恨不能把志願填到東北三省,結果我爸媽死活不同意,現在好了,天天在他們眼皮底下,别提多累了。”蔡靜靜抱怨道。
“其實在外地生活也沒你想的那麼美好,”方協志一針見血指出,“比如遇到大小節假日,我們都能出省遊,或者出國遊,總能給自己找點樂子,外地人就沒那麼好過了,他們基本上都要往老家趕。”
宋妍邊吃飯邊聽他們閑聊。
不管怎麼說,好在話題從她身上轉移走了,她樂得自在。
“李越剛來遙城還沒什麼感覺,像你好朋友,宋妍——”
宋妍原本正專心喝着眼前的羅宋湯,聽到自己的名字忙擡頭。
“你一定深有感觸。”方協志緩緩說完,眼神仍在她臉上停留,明顯是要她補充的意思。
宋妍吞咽了一下口水,不知話題怎麼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好在蔡靜靜及時解圍,她說:“宋妍不回老家的,她都在這買房了,就在三元路那邊。”
“不回晉城?”方協志語氣帶着點疑惑,重複道。
誰會一上大學就跟家裡切斷聯系呢?他覺得奇怪,卻沒再刨根問底,轉移話題說:“那你們倆豈不是很多年沒見過面了?”
今晚的話題,始終圍繞在宋妍身上,她倒沒什麼不适,隻是,這些問題總隐隐約約指向李越,這就顯得尤為敏感了。
“8年。”
突然,對面男人說話了。
宋妍看過去。
男人以一種極慵懶的姿勢靠着沙發靠背,他一晚上都沒怎麼說話,看上去興緻不是很高,卻在這時突然來了精神,眼裡閃着似有若無的光芒。
他向前微微探身,蹙着眉,笑問:“我們是8年沒見了吧。”
餐桌的寬度原本就很有限,随着他的湊近,李越整張臉近在咫尺。
四目相對。
宋妍沒說話,倒是另外兩個人先做出了反應。
“8年?”這個數字很顯然震驚到了蔡靜靜,她一副恍然的樣子,“怪不得你們有點陌生,8年真是不短呢。”
“也還好啦,隻是8年沒見面,又不是8年沒聯系。”方協志打圓場說。
“也對,你知道我舅家那個表弟,在美國讀書那個,天天半夜彈視頻回家,我舅心想,咋回事啊,明明送那麼大老遠,咋感覺還跟在家一樣,除了上課睡覺,其餘時間全在打視頻。”蔡靜靜故意學東北腔說話。
說完,她去看兩人反應。
卻看見兩人十分默契的一言不發。
“你們不會這麼多年都沒有聯系過吧。”蔡靜靜遲疑問。
宋妍眉眼低垂,點點頭。
“怎麼會?8年前,也就是2011年,我記得那時候□□還很火,微信也出來了,蘋果腎機也有了,我記得我高考完磨了我媽好久,她才給我買的,怎麼會斷了聯系。”蔡靜靜有些好奇,在她看來,這真的很難理解。
宋妍發現所有人都在看她。
似乎。
這一切的原因都在她身上。
一個上了大學便與家中切斷聯系的人身上。
畢竟,在他們看來,在網絡如此發達的21世紀,怎麼會輕易失去聯系,整整8年。
“這麼說來,我也挺好奇的。”李越慢條斯理說。
他的眼睛在日光燈下更加漆黑明亮,嘴角勾起一個好看的弧度。
兩人目光交彙。
他說:“宋妍,我們怎麼會斷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