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幾道回廊,她們來到了一處清幽的庭院。王若琴停下了腳步,目光投向那片随風輕搖的竹葉,輕歎一聲,轉身面向靈鹫,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靈鹫,這世間之事,為何總是難以兩全?我能理解父親的擔憂,亦明白他的苦衷,可是……”
靈鹫望着她,眼神中充滿了理解和鼓勵:“小姐,不必太過憂慮。隻要心中有正道,行事務實無愧,縱使暫時無法獲得所有人的認同,時間也會證明您的選擇是正确的。況且,您所做的都是為了蒼生百姓,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這份心意,終将被人所知。”
王若琴的眼中泛起了淚光,但她随即露出一抹溫暖的笑容,朝靈鹫輕輕點頭:“得一知己如斯,此生足矣。”她的聲音雖輕,卻飽含着對靈鹫無盡的信任與感激。
在京城繁華的商業街區,一位綢緞鋪的老闆正與顧客交談。“張先生,這批布料都是上好的貨色,您看這花紋,多精緻啊!”趙老闆熱情地介紹著店裡的新品。
顧客張先生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他一邊摸著布料,一邊問道:“趙老闆,最近聽說朝廷在大量儲備糧食,還讓各地加緊修繕水利設施,這是怎麼回事?”
趙老闆聞言笑了笑,“張先生有所不知,這都是為了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天災。雖說咱們生意人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但朝廷既然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咱們也就不用太擔心了。”
張先生點點頭,又搖了搖頭:“話雖如此,可我還是有點放心不下。萬一真出了什麼事,咱們這些做小本買賣的豈不是要遭殃?”
趙老闆拍了拍張先生的肩膀,安慰道:“張先生多慮了,咱們大晟有女帝陛下這樣的明君坐鎮,又有那麼多能臣幹吏輔佐,就算真遇到什麼大風大浪,也能平安度過。您就放寬心吧,做生意最重要的還是心态,心情好了,生意自然也就順了。”
聽到趙老闆這樣一說,張先生似乎也釋懷了許多,最終選擇了幾匹滿意的布料離開店鋪。
另一邊茶樓裡,幾個老茶客正圍坐在一起,談論著最近朝廷下達的緊急公文。“哎呀,你們聽說了嗎?朝廷說接下來幾年可能會有大災,連皇上都下令讓各部加緊準備了。”王大爺放下手中的茶杯,一臉凝重地說道。
旁邊的劉老漢點了點頭,歎氣道:“可不是嘛,昨天我在市集上聽人說,現在各地都在忙着修堤壩、儲糧草呢。看來這次是真的了。”
“唉,若是真像朝廷所說的那樣,那咱們這些種田的可就慘了。”李老伯愁眉苦臉地說道,他是個地道的莊稼漢,一輩子沒離開過村子,對于即将到來的災難感到十分憂慮。
這時,一個年輕人插話進來:“各位叔伯,我覺得咱們不必太過擔心。聽聞女帝陛下已下令各部做好充分準備,隻要我們齊心協力,肯定能度過難關。”
王大爺聞言擡頭看了看年輕人,笑道:“小林啊,你還年輕,不懂這些。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咱們得相信朝廷,畢竟人家考慮得比咱們長遠。”
劉老漢也附和道:“是啊,不管怎麼說,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家的事兒辦好。該種地的種地,該做生意的做生意,咱們普通人做不了什麼大事,但至少能做到不給朝廷添亂。”
茶館老闆娘端著新泡好的茶水走過來,聞言也加入讨論:“各位爺說得都好,咱們老百姓就是圖個安穩日子。如今朝廷已經做出了安排,咱們也别瞎猜了,安心過日子吧。來,喝口熱茶,暖暖身子。”
幾人聽了這話,都點了點頭,繼續享受着難得的閑暇時光。突然,一個年輕夥計急匆匆地跑進來,喊道:“你們快來看,安邊侯去給文靖公主下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