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的倩影,宛如一道穿越時空的光影,刹那間從記憶深處躍然眼前,牽引思緒回溯至那個繁華的大晟京城之夜。彼時的宴會,燈火輝煌,絲竹管弦交織成一片盛世華章,人群熙攘,各色人物粉墨登場。
而她,如同明月高懸繁星之上,高居尊位,以一種超然世外的淡漠眼神,靜靜地俯瞰着這場浮世繪般的盛宴,衆生在其眼中猶如滄海一粟,各自演繹着各自的悲歡離合,而她卻始終保持着那份出塵脫俗的清冷與孤傲。
刹那的記憶沖擊,如同疾風驟雨般猛烈而猝不及防,那塵封于心海深處的畫面瞬間掙脫時間的束縛,以無比鮮活的姿态撞擊着他的心扉。盡管歲月已悄然流逝,但那晚大晟京城宴會上的倩影,以及她淡漠俯視衆生的眼神,依然有着觸動靈魂的力量,令他在這一刻,心跳為之加速,仿佛時光倒流,重新置身于那繁華而又寂寥的場景之中。
段典濤站在街角,不動聲色地注視着這一切。他眼中的她,從刺史府的莊嚴大門中款款而出,步履輕盈,如一縷清風穿越厚重的曆史磚牆,帶來一抹别樣的生氣。她身着素雅的衣裙,發絲如墨,随風微揚,與周圍喧鬧的市井氣息形成鮮明對比,宛如一幅淡墨畫卷在世俗煙火中徐徐展開。
她徑直走向東市的那家老書鋪,這家書鋪古樸而甯靜,藏書豐富,是城中文人墨客常聚之地,而她顯然是這裡的常客。她步入其中,猶如歸巢的倦鳥,自然而然地融入那滿室書香的氛圍。
書店的老掌櫃張叔見她到來,臉上堆滿了親切的笑容,顯然對她十分熟悉。他熱情地招呼道:“李校書,又來買紙了。”言語間透出對這位年輕女子的尊重與欣賞。
然而,她并未接受這個尊稱,而是謙遜地回應:“張叔,跟你說了别叫我校書,我隻是承蒙刺史大人不棄,幫忙整理書籍,訂正訛誤而已。”李瑜的笑容溫婉,言語間透露出對刺史大人的感激和謙遜,她付完錢之後,禮貌點頭後轉身離去。
段典濤的目光落在角落裡嬉戲的孩子們身上,那群無憂無慮的小身影仿佛是他記憶中某個遙遠而純真的片段。他緩步上前,輕輕蹲下身來,與他們平視。他指向不遠處的一位年輕女子,聲音壓低,神秘兮兮地在孩子們耳邊低語:“看到那個姐姐了嗎?一會兒你們……”
說完,他從腰間的錢袋中掏出幾枚金燦燦的瓜子,那亮澤的金色在黃昏的餘晖下熠熠生輝,宛如小太陽落入孩子們掌心。他逐一遞到每個孩子手中,每遞一枚,孩子們的眼睛便随之亮起一道興奮的光芒。“去吧!”段典濤輕輕揮手,孩子們歡笑着,仿佛收到開啟冒險的密令,瞬間化作一群歡快的小鹿。
與此同時,李瑜正沉浸于眼前的黃昏畫卷之中。餘霞如絲,織就天空的绮麗錦緞;澄江如練,靜默流淌,泛着金邊的波光。她獨自漫步,任思緒随着這甯靜而絢爛的景色飄蕩,心中填滿了詩意與安甯。然而,這份甯靜卻被突如其來的動靜打破。
一群孩子如潮水般從遠處疾馳而來,他們的笑聲、尖叫聲交織成一首歡快的童謠,瞬間打破了黃昏的靜谧。李瑜猝不及防,被這股孩童的洪流撞得身形一歪,手中的紙張如同被秋風吹散的落葉,紛紛揚揚地飄落于地。紙片在空中翻飛,猶如被賦予生命的蝴蝶,翩翩舞動于餘晖之下,卻又轉瞬跌落塵埃。
她驚愕之餘,尚未從這場突如其來的混亂中回過神來,就聽見段典濤焦急的關切聲在耳邊響起:“姑娘,你沒事吧?”他的眼中滿是擔憂與關懷,仿佛要透過她的雙眸直達心底。
李瑜并未立即回應,而是選擇先蹲下身去,小心翼翼地撿拾那些散落的紙張。段典濤見狀亦俯身幫忙撿起來。
當最後一片紙被拾起,李瑜終于擡眼望向段典濤。她的目光深邃而透徹,就如那人一般仿佛能洞穿人心。段典濤在這一刻似乎能感受到時間的停滞,所有的喧嚣都被這雙眼睛所過濾。他的心跳在這一眼中再次劇烈顫動。那一刻,似乎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隻有她的眼睛如同星辰般璀璨,落入了他的心房。他覺得自己仿佛再次墜入了那片溫柔的夢境之中。
李瑜一眼就看穿了他制造這場混亂的小把戲,波瀾不驚地從段典濤手中接過那些被他撿起的紙張,口中漠然地說了一聲“多謝”,聲音平靜得仿佛剛才的一切未曾發生。随後,她站起身來,徑直向前走去,那背影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既獨立又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