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鄧貴太妃與陛下在外恭請觐見。”孫大監在李瓊耳邊低語道。
李瓊聞此,眼神不由自主地瞥向王璇。
“看我幹嘛,她是你的妃子,為你生下了澤兒,于社稷有功,現在親弟鄧将軍離世,你理應相見,以表慰藉。”王璇說完,自覺地避入内室,以防與鄧媛彼此見面尴尬。
當鄧媛與李澤踏入殿内之時,隻見太上皇李瓊正倚靠在龍榻上,他面容平和,盡管身體虛弱,卻難掩那份帝王的從容與威嚴。
鄧媛和李澤走上前來,恭敬地向李瓊行禮。
“都起來吧,無需多禮。”李瓊輕聲吩咐,讓二人起身免禮。
“父皇,今日身子可覺舒暢些?兒臣覺得您今天似乎比往日更有精神了些。”李澤上前關切地問候道。
“較之往日,略感舒暢,”李瓊微笑道,目光慈愛地落在李澤身上,“你今日外出至大将軍府吊唁,政務可曾處理完了?如若還未處理完,一會可要記得把政務處理完,但你也不要累着自己,不可久坐于案牍之前,記得活動一下身體,再接着處理政務。”
李瓊笑着看着宛如明珠閃耀的女兒,内心的驕傲溢于言表,“政務繁雜,是天下民生的問題的彙集,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治大國如烹小鮮。澤兒,你自幼便聰穎過人,父皇相信你能駕馭自如。切記,政事雖繁,亦須顧及自身,勿令案牍勞形,适時休息,方能長久。強健之體乃執政之基,萬勿因國事而忘身。批改奏折時記得每隔一段時間就起身走走,讓疲憊的身放松一下,這樣能讓你保持頭腦清醒。”李瓊輕聲叮囑着,眼中滿是對女兒的關愛和期待,“勤于政務之時,也要勤于養生。”
“我知道了,父皇,您的教誨我銘記在心。政務雖重要,但我亦不會耽誤鍛煉身體的。父皇,我是您的女兒,亦将成為你的驕傲,我定會做到最好,不辜負您的期望。”李澤握着李瓊的手向他保證道。
“好,父皇相信你。但是你也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緊,好孩子,你已做得很好,無需過分苛責自己,你已是父皇的驕傲了。”李瓊伸手如同小時候一樣摸了摸李澤的發頂,“澤兒,你一直很好。去吧,去把今日耽誤的政務處理完,切莫怠政。”
李澤深深一禮,滿載不舍:“那父皇你好好保重身體,兒臣告退,明日我再來看你。”李澤轉身向外走去,跨過門口時,她鬼使神差地回過頭,再次望向了病榻上的李瓊,目光中滿是對父親的眷戀不舍。
“去吧!”李瓊見她回頭,揮揮手催促她離去。李澤微微一笑,點頭表示明白,然後再次朝着政事堂的方向走去。
目送李澤離開後,李瓊才将目光轉向一旁鄧媛,他眼中閃過一絲惋惜。
鄧媛走到他面前,屈膝向他請罪:“臣妾有罪,識人不明,未能管束好世忠,導緻他受人蒙蔽,犯下如此大錯。”
他輕輕揚了揚手,示意她起來,道:“鄧家一門忠烈,你弟弟世忠一朝踏錯,幸未釀成大錯。如今,澤兒初登皇位,根基不穩,她需要一個強力且完美無缺的母族。阿媛,這次為了澤兒,孤對世忠所犯之事未多加追究,保全了你鄧氏的清名。但是你要知道機會隻此一次。”
鄧媛聞言再次跪下,沉聲言謝:“謝太上皇大恩,保全鄧氏清名,鄧氏上下永志不忘,誓将以死效忠。”
“咳咳……起來……你是澤兒的生母,亦是鄧家的女兒,你一直很聰明,為孤養育了一個好女兒。可惜天不假年,在孤夢世後,希望你約束好鄧家衆人,不要讓澤兒為難,她一直是個心軟有孝心的好孩子。孤不希望,在孤死後,又因為鄧家犯錯,讓她和你這個母親決裂。你知道的,如果鄧家再犯錯,她是絕對不會再姑息的,因為她是一個英明果決的君王。阿媛,這是孤對你亦是對鄧家最後的忠告。”
鄧媛聽到這裡,心中不禁感慨萬分。她深知李瓊所言非虛,再次向李瓊行禮:“臣妾明白,定會好好約束家族,如若家中有人行不法事,臣妾會親自料理,不用澤兒親自動手。”
李瓊微微擺手,示意鄧媛退下。
“臣妾再次拜謝隆恩,臣妾告退。”鄧媛謝恩後,拜别李瓊,緩緩退出了乾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