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慶典的鐘聲徐徐敲響,宴會即将拉開帷幕。空氣中早已彌漫開令人陶醉的美食香氣,那是禦廚們精心炮制的佳肴在挑逗着每一位賓客的味蕾。金黃酥脆的烤鴨泛着誘人的油光,皮脆肉嫩,香氣撲鼻;鮮美滑嫩的魚片宛如白玉鑲嵌于翠盤,搭配秘制醬汁,色香味俱全;再看那一壇壇封存已久的美酒,琥珀色的液體在金樽中蕩漾,香醇濃郁,令人未飲已醉。一道道珍馐美馔在長桌上依次排開,形成一道視覺與味覺的雙重盛宴,引得衆人垂涎欲滴,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音樂的響起,舞姬們翩翩起舞,身姿曼妙。她們的舞姿優雅動人,仿佛在講述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賓客們不禁為之驚歎,紛紛點頭稱贊。
宴會進行到高潮,帝王舉杯向群臣緻意。群臣們紛紛低頭緻謝恭賀公主芳辰,然後舉杯共飲。此刻,宴會廳内充滿了歡聲笑語,氣氛熱烈而祥和。
皇帝李瓊端坐于那象征無上權威的龍椅之上,面容威嚴而不失慈愛,眉宇間流露出王者的英氣與深沉。他的左側,端坐着雍容華貴,卻又不失溫婉的鄧貴妃,而在他們二人之間,年僅七歲的小公主李澤身着粉色素錦裙,頭戴珍珠鑲嵌的小小鳳冠,如同一朵初綻的芙蓉,嬌豔可人。她乖巧地依偎在父母膝邊,清澈的眼眸裡閃爍着純真與好奇。
李瓊輕輕地伸出寬厚的手掌,撫摸着小澤兒烏黑的秀發,那眼神中滿溢的不僅是身為帝王的驕傲,更是父親對女兒無盡的疼愛與呵護。他微微俯首,聲音低沉卻飽含深情:“願天地神佛庇佑朕的澤兒,一生喜樂安康,遠離憂患,長樂無憂。”
小澤兒感受到父皇的慈愛,她仰起稚嫩的小臉,明亮的眼睛閃爍着堅定的光芒,一臉鄭重地回應道:“謝謝父皇。澤兒的生辰願望很簡單,隻願父皇母妃身體健康,我們大晟國國泰民安,國運昌隆。”她的言辭雖稚嫩,卻透露出對父母及國家的深深關切,讓人心生憐愛。
鄧貴妃側首凝視着女兒,見她滿臉稚嫩卻努力裝出一副嚴肅模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意,嘴角勾勒出一抹忍俊不禁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對女兒天真爛漫的憐愛,也有對這份小小責任感的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小公主正在以她的方式,向這個世界宣告她的成長與擔當。
然而,這和諧的畫面卻被突如其來的插曲打破。禦史大夫公孫大人,那位以剛直不阿聞名朝野的老臣,突然離席,步伐穩健地走向殿中。他拱手施禮,語氣雖恭敬卻帶着不容忽視的堅定:“公主,大晟之國運昌隆,實有賴陛下為國家早立儲君。此事關乎社稷根本,不可稍有延誤。”
李瓊聞此言,眉頭微不可察地一皺,顯然未曾料到公孫大人會在如此喜慶的場合,當着小公主的面提出如此敏感且嚴肅的話題。他目光如炬,語氣嚴肅而不失克制:“公孫大人,立儲之事非同兒戲,今日乃澤兒生辰之慶,朕不願在此時談及政事,以免擾了宮中的喜慶氣氛。”
公孫大人面對皇帝的責備,面色如常,眉宇間無絲毫畏縮之色。他微微俯首,語調莊重而堅定:“陛下!臣并非兒戲,公主雖好,但終究是女流之輩。大晟需要一個精明強幹的男性繼承人,才能确保國運昌隆,請陛下擇一嗣子,立為太子,以承大統,以安民心。”
公孫大人的話語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陣陣波瀾。其他朝臣見狀,或出于贊同,或迫于壓力,紛紛起身附和:“陛下,儲君之位空懸已久,關乎社稷安危與黎民期盼,此事宜速決斷,以定國本,以安民心。”一時之間,殿内喧嘩如市,各懷心事,衆說紛纭。
諸藩之中,諸王之态各異,各有籌謀。
楚王李恺,勇武剛毅,目光炯炯。他聽到公孫大人之言,先是微微一愣,顯然對這一突發狀況頗感意外。随後,他緊抿嘴唇,眼眸深處閃爍着複雜的光芒——既有對公孫大人膽識的欽佩,又有對當前局勢的審慎考量。他的長子李康年,年少有為,深得楚地軍民愛戴,若此時立儲,無疑将為李康年登上儲君之位增添籌碼。李恺不動聲色地環顧四周,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蓄勢待發的堅決,仿佛在等待最佳時機表明立場。
燕王李衡沉穩内斂,眉宇間透着一股沉穩的氣息。他聽到公孫大人的話後,他不動聲色地執起筷子,看似專注于面前佳肴,實則巧妙地遮掩了自己的表情變化。李衡膝下有一子一女,大兒子李檀才情出衆,女兒李瑜年僅三歲,更是聰明伶俐。面對立儲之事,李衡心中自有盤算,深知此舉牽涉家族命運乃至朝局變遷。他微微低垂眼簾,表面波瀾不驚,然其眼神深處卻潛藏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與期待。李衡深知,此時表态須拿捏分寸,過于激進易引緻朝廷對其心存戒備,過于保守則恐錯失在儲位争奪中的主動權。
齊王李謙,氣度雍容,笑容可掬。他聞聽公孫大人之言,視線在皇帝與公孫大人之間來回流轉看似在傾聽各方意見,實則用心揣摩帝意。李謙僅有一嫡子李煦,然此子才學平庸,性情急躁,實難匹配儲君之尊。對于公孫大人的建議,李謙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雜陳。他表面與鄰座談笑風生,眼神卻在不經意間飄向高坐龍椅的李瓊,試圖從皇帝的表情中捕捉到一絲線索。李謙心中明了,無論儲君最終花落誰家,他都必須未雨綢缪,以确保齊王府在朝堂之上的權柄穩固,不因儲位更疊而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