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山海冊:天命 > 第71章 文明以止

第71章 文明以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風競澤一手倒茶,端起茶杯,遞給衆人。

青鶴喝了一口,“也許不隻是忘了這個道理......我們丢失的,早已太多。”他輕輕搖了搖頭,“就拿競澤剛才提到的醫學來講。國人不了解中醫,甚至都沒什麼交集,但對其恨之入骨者衆多。現在盛行的西醫治療方法,身體裡長了疙瘩就割掉。看似疙瘩沒了,但是本來健康的人,卻因為動了手術身體元氣大傷,器官之間,身體内氣血之間的連接被切斷,導緻氣血流失。也許有幸運的身體素質好的人,不那麼明顯,能靠先天的好體質抗住。更多人則是日漸消瘦,年紀越大越難以恢複……這也是為什麼一些老人做了手術就不行了。”

“現在這成了沒辦法的辦法,可是對病人來說,他們本不該到這種地步,這難道是醫好了?隻不過是拆了東牆補西牆罷了。”青鶴一頓:“這就是忘了萬物相生之道的後果。我不知道這将近一萬年的文明積累能夠助力如今的時代發展到如何的模樣,但我想就醫學而言,我們不應該是如今的局面。”

“為治好一個顯症而損傷了身體内裡且不自知,在我看來并不是一個合格的醫者。我國的醫學思想也從來不是這樣的。它從不将人體以及體内的各個器官分離來看,‘牽一發而動全身。’古話一直提醒我們。”

“我們為人,為天地所孕育,本就蘊含着無數的奧秘。我們應該對自己也有所敬畏。而中醫的角度正是以此為切入點。”

“我不反對也不排斥新療法,而拆東牆補西牆不算。也許有些病症并不如如今網上所流傳的那樣‘急診看西醫,慢症看中醫。’以中醫的理論來講,利用身體的本能去自我修複,盡可能的減小對身體的傷害才是我們首先應該考慮的,這才應該是醫學一以貫之的發展思想。”

“正是這個道理。不考慮人為制造的病毒。病全出自寒與心。貪升火,郁生結,氣至衆脈不順,髒腑荼毒,終至大病。可惜的是,大多人都在大病時,才能悟得道中恬淡自然的道理。”風季安道。

“說到這個,也正對了九州的陰陽之理。老祖宗以陰陽概括世間,其中智慧每每讓人感歎。”墨璧琢接道。

“就拿西醫的輸液來說,實在害人。現在流行打吊瓶,而裡面的液體就是寒。它看似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同時給病人埋下了再次發病的隐患。自身陽氣很足的,可以化掉這寒的病人還好說。但有些吊瓶打多的孩子,會影響長個兒,寒氣在體内堆積,臉色變得蠟黃,還容易有烏黑發灰的黑眼圈,久難消。”

“村鎮診所很多醫生并不懂,一律也給老人打吊瓶。本來不是什麼大病,且老人本就因為年歲大了,體内陽氣減弱,吊瓶對老人傷害更大。病從寒來,寒為陰。西方所謂的科學目前還不懂得這個道理,科學二字也不能将其涵蓋。而陰陽之道卻能描述萬物。艾為純陽,艾灸可以消化輸液留下的陰寒。沒事艾灸,對人身體百利而無一害。”墨璧琢道。

“說到艾灸,就提到了療法。在現代社會,國外早我們一步重視并建立了法定的針灸憑證。雖然網上對此吵個不停,但我認為,隻要能幫助人類減輕病痛,以便宜、損傷最小的方法達到更好的效果,醫術又何需過分在意國别?不管中醫在哪裡發揮作用,都‘但願世間全無病,唯願架上藥生塵’。”墨璧琢說道。

風競澤和青鶴贊同地點了點頭。

青鶴道:“而中醫醫術之争,在于我輩,隻有潛心靜心提升醫術,話語權依舊會在我們手中。畢竟,外國人對于漢字和經書的理解,遠不如我們。這是九州人先天的優勢。”

“中醫本能論正揭示了人和天地的關系,這也是為什麼人按摩比機器要好,就好像人去揉面和機器揉面做出的包子味道也不一樣~”說道這裡,風競澤有些懷念的笑了起來:“我還是喜歡手工的包子~以機器輔助沒有錯,但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啊。”風競澤道。

“那你這不就又牽扯出一番問題?”風季打趣道,“這手術前的同意書還簽不簽了?風險和責任可都是自己來擔哦。”

“之前老中醫講究這個嗎?”

“不知道。”

衆人相視一笑,沒再說這個話題。風季安接過茶壺,起身去倒水。

“地球的文明如果是一棵大樹,不是散開的每個枝葉都會生長得很好,有些會枯萎,有些會發臭。”“難免會偏離。“

“可誰能說偏離之枝勢就一定小?有時看到公園裡的松木,歪斜之軀反為主勢。”青鶴說着撚了個陣法,青色的靈氣自手中,手臂和陣中冒出。“如今的九州和世界都走偏太多了。就拿生活來說,孩童過早失去了童蒙。而随着年齡的增加,在如今社會的浸染下,更丢了自己。”

“童蒙是天地給予初生人類的禮物。它給了孩子一個童年。童年是天真,充滿幻想和無憂無慮的快樂。孩童有着對于天地最深層、最自然的感應。”

“這種感應,如今被冠上玄學和不科學的污名。”

“童蒙能讓他們不必過早接觸社會和大人世界的龃龉,并對一些惡言敵意有着天生的免疫。不開心很快就忘掉,幾分鐘後就又跑又跳的去玩兒了。”

“而舶來的思想,和一步一步形成的社會風氣卻在一定程度上提前銷毀了它,由人類自己,由深愛孩子的父母自己。”

墨璧琢輕輕一笑,“父母也是人。就像如今社會中,更多的人被低級的話術哄騙,堅信編造的曆史。在思想植入下被不斷勾起心中的欲念,而惶惶終日為此疲憊奔命。永遠不知足,永遠急切的渴望更多,又不知奔向哪裡。真得到了就會開心很久嗎?”

“我們追求物質初心是希望能夠‘生’得幸福,它是一個輔助。但現在人們物質有了顯著提升,幸福感卻越來越低,以至越來越多人産生‘死’的念頭。”

“不知為何而”生“,‘生’得太痛苦,因此希望不被生。在智慧出,有大僞的時代,看錯了書,聽信了‘雞湯’,被弄得更加偏激,整日吵個不停。别說陰陽和合了,單陰都不可能和。”墨璧琢道,他擺擺手,一聊到這,心裡就對那番沒有任何意義和去處的争吵感到厭惡。

“那些僞智慧無法給他們一個準确的答案。我為什麼‘生’?人類為什麼‘生’?何為‘生’的意義,如何“生”的快樂,如何可持續的‘生’,長久的‘生’?”

“就像這個社會,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的指标奉為圭臬,下降一點就唱衰,可這社會不正是人組成的嘛。”墨璧琢輕輕搖了搖頭,微微一笑,露出一絲嘲諷。

“也許對方想要的就是破壞平衡,他們想要毀掉的就是他人的’生‘呢?”風競澤歪頭一笑。

“道家之理純一。不過陰陽和合,萬物相生。“”我們本來就不需要那麼多身外之物,生前累身,死後不攜。道中所說,‘内觀其心,外觀其形,遠觀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于空。人欲淨盡,天理流行,返本還原,常清常靜。’道能夠幫我們尋得内心的平靜,找回自己原本的初心,并獲得幸福的至理。”

“而想要領悟,我們就要明白何為’道‘。對方的思想隻會對撞,他将獲利的便操控持續的矛盾,或者将其判為宗教,或者将其分為科學。科學之界區别于宗教,總之不可共存。”

“以他之生,換你之死。”風競澤忽然作惡魔聲,“或者模糊界限,不分好壞。畢竟本來很多問題他的文明就沒有一個明确的答案,也無法給出一個明确的答案。就好像他們拍得那些反抗的科幻片,似乎摧毀了資本社會的結構?然後呢?之後人類的生該往何處?沒有答案。”風競澤道,“可事物本就有高低,人品也分好壞。”

“那何為’道‘?”風季安笑着問道,重新坐下。

青鶴正色即言,幾乎脫口而出那個他早就想通的答案:“道不是一家之言,一家之理。更不是宗教。”

“道是‘天地之大德約生。’”

“道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道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