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香凝想,若以後他去了面巾,兩人即便是頭碰頭,也一定是相見不相識。
或許昨日那場屈辱,對季香凝的沖擊太大,仿若劫後餘生一般。
南塵的善舉于她而言,不亞于救命之恩。反正,她今天看南塵,越看越覺得他帥氣,高大,氣質不凡。隻要想到如沒有南塵的相助,她們此時會陷入什麼可怕的絕境,她就會提醒自己,從此,南塵将是她一生的朋友。
或許她的目光情緒太過複雜,南塵最終應允了她們的請求。
他說服自己,反正百善堂确實也需要人手,季香凝會武,樊芸竹口才可以,又知根知底,用的好,或可成為得力之人。至于熊子焉,他防備得再嚴一些罷了。
安排好李寬、季香凝、樊芸竹,餘下的聞氏,自已說不用另找活計,她可以在家繼續做刺繡。
接下來,南塵好人做到底,又帶他們找尋出租的院落。因為季香凝執意要省錢,最後租了個五間平房的老舊小院,位置比較偏,距百善堂和木記藥堂都很遠。
南塵勸了幾遍,李寬和聞氏也覺不太合适。但季香凝堅持已見,聞氏隻得交了租金。
收拾了兩天,買了生活必須品,四人便安定下來。
晚上,聞氏和李寬在中間的客堂燈下盤賬。下山前,賣羊賣雞得了一些錢,加上以前賣山貨和繡品攢的錢,除去租金和這兩天的花銷,餘錢尚夠半個箱籠。
兩人就着這點餘錢,鋪開延伸,商量着日後的生活和還債的計劃。
昏黃燈下,兩人頭碰頭,一分一毫的計算,跟無數為生計斤斤計較的百姓一般無二。
季香凝站在門外,透過房門寬大的縫隙,看着,聽着,在心裡也琢磨着同樣的問題,琢磨着以後要如何改變他們這種現狀。跟無數想要為父母分擔生活壓力的子女一般無二。
等回到房間,看到簡陋的房間僅有兩張小木闆床,比起山上季家和樊家的條件還差很多。她想要自己變強,想要改變現狀的念頭更強。
季香凝敏感地察覺到樊芸竹的呼吸不勻,以為她還沒睡着,叫道“阿姊?”
卻沒有應聲。
季香凝便以為自己猜錯,側身躺到了床上。
第二天開始,季香凝三人開始正式上工。
百善堂在歸城的城中心,那裡以前和現在都是最熱鬧的地方。
百善堂是醫館,在郢城、申城、鄧城皆有分店。明面上堂主是南塵的三師叔閩铮。實際都歸巫醫宗所有。
巫醫宗的宗門在庸國。已成立數百年,開宗鼻祖是庸國王室五百年前的一名王女。
王女當時隻開了一間小小巫醫館,全是出于一絲為民的善念。
後來随着不同繼承人的思想理念,逐漸發展為一個龐大宗門。從擅長祝由術,擴展至醫術、針灸推拿,名揚天下的人物越來越多,人勢脈胳越來越廣,積累的财富更難以表述。這種情況至三百多年前,已強大地能動搖庸國王室根本。
庸國王室通過兩代君王,一邊采取強硬手段,一邊挑起宗門内鬥,雙管齊下,導緻當時的宗主“意外”亡故。然後,在無宗主執事,内部因争權奪利一片混亂之際,庸國王室幾乎将巫醫宗徹底毀滅。
最後,巫醫宗僅餘一股死裡逃生。便隐在了暗處。小心經營發展,到南塵師祖這一代,規模竟是比之前還要龐大。而且他們還走出了庸國,将醫館和藥堂,開到了各諸侯國。
南塵的師祖閩松子,不僅是位優秀的巫醫,更是一名優秀的領導者。高瞻遠睹,未雨綢缪,制定了嚴厲的宗規宗紀,設置了相關管理機構。
比如:醫士堂,負責宗門人員管理,相當于官府的人員戶籍管理,堂主是閩松子的二徒弟閩澤;善财堂,負責醫館、藥館,藥田等收營的收支和發展,相當于官府的财政管理,堂主是閩松子的三徒弟閩铮;執紀堂,負責人員、堂館的安全和執規執紀情況,相當于官府的軍隊加刑司管理,堂主是閩松子的四徒弟閩若。
閩松子的大徒弟閩緒是副宗主,主管宗門全部事宜,隻有重大決策時才由閩松子出面。
閩松子最厲害的一點,是明确指出了巫醫宗的立宗宗旨“以善為本”。
這幾十年,圍繞這一宗旨,巫醫宗暗中救了成千上萬于戰火中走投無路之人。上至王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積攢的人脈之深之廣、民心之深之重,除了宗主和宗主的親傳弟子,若讓任何一個外人知曉,都會為之震驚,都将被諸侯國立即聯合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