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小殿下,這裡畢竟是戰場外圍,哪裡來的絕對安全的地方?”林塵環顧了一下周圍,還是不放心放下蕭楓之一個人。
“你不快去的話,等我們這邊的人垮掉,到時候敵方追殺我們,我反而更不安全。隻要你能速戰速決,我躲一會沒事的。”
林塵一方面是真的擔心自己同伴的安危,另一方面也是被蕭楓之那個敵方倒過來追殺的理由說服,他終于點了點頭,把蕭楓之抱下馬,盡可能地選了一處隐蔽的地點把他放下。
“請小殿下千萬藏好,我去去就來。”
蕭楓之的眼光很準,林塵加入戰場時正是他們這一邊幾乎要戰線垮塌的時刻,多虧了林塵及時加入,連續幾招擋開敵方的殺招,才使得好幾個人從生死邊緣把命撿了回來。有了高手加入後形勢又再度穩住,蕭楓之的人馬加上萬家終于又和古重明的人形成了僵持之勢。
對于這兩方人馬來說是僵持的局面,對于古重明的人來說就是大勢已去。他們比誰都清楚這裡還是萬家的地盤,他們幹的本來也就是見不得人的事。同萬家那邊想的一樣,古重明這邊帶隊的那位高手想的也是萬家的盟友都到場救援了,萬家的後援還會遠嗎?
他本來指揮手下迅速反擊也是想趁着兩邊還沒有高手到場前,迅速取得一些成果,好回去和古重明交差。因為他比誰都清楚,以古重明那個對内執法嚴苛,對外锱铢必報的個性,是絕對不會放過什麼成果都沒有的自己的。古重明連上百年來天下約定俗成的人到了萬家就不能再動的規矩都敢挑戰,動不了那個孩子就要從萬家身上咬塊肉下來,這種瘋狗性格的人又怎麼可能聽自己解釋任務之所以會失敗的原因。
可是事與願違的,就在他快要打垮增援的那一撥人好騰出手來專心對付萬家人時,增援的那邊突然來了個和他差不多的高手。在對方一出手就救下那邊幾個人的時候古重明這邊帶隊的這位就知道完蛋了,此時滑過他腦海的想法是,到底帶着全部手下在敵人的地盤全身而退這件事能不能算是一個功勞,可以用來抵過他任務失敗的罪過。
然後帶隊的那位自嘲地笑了笑,這種萬不可能發生的好事還是不要想了罷。于是他開始認真考慮獨自逃亡的可能性,反正他已經離楚國很近了,他獨自一人往楚國一躲,憑着他的功夫古重明也不會拿他怎樣。
而當一想到獨自逃亡這件事,這位領頭的思路突然間清晰了。他們前面和這兩路人馬打了很久,那個高手為什麼是打到一半才跳下來?如果他是萬家得了消息後才趕來的人,那剩下的萬家人在雙方又打了半天後怎麼還沒來?如果他是一開始就随着第一批萬家的盟友一起到的人,他為什麼等自己那一邊快要戰線崩潰的時候才加入?如果他一開始就到了,是什麼絆住了他的腳步,讓他無法加入自己那一方?
帶隊的那位笑了,因為他想明白了,增援的那方必然有個沒有武功又無比重要的人,需要那位高手全程保護,所以不到生死關頭那位都不會離開。而如果他能找到并且制住那位重要又不會武功的人,那麼自己一方就還有逆轉形勢的機會。
有了明确目标的敵方隊長完全無視自己手下的死活,強行地退出了戰圈,他循着那位高手來時的方向迅速竄出身去開始搜尋自己的目标,他必須在那位高手反應過來他要幹什麼之前找到那個他想象中的重要人物。
林塵是在戰線一松的時候感覺到不對的,他們這邊的壓力像是在一瞬之間輕了許多,給他的感覺仿佛是都用不上自己了,單靠着同伴們就能打破眼前的僵局。察覺到不對的林塵重新檢視了一下敵方的隊伍,密林裡的視野本來就不太好,所以敵方首領無聲無息丢下自己人的時候,林塵并沒有第一時間察覺,但到了此時再仔細一看自然是看出了端倪。
想到了對方可能去處的林塵臉色都變了,他也急速地撤出了戰圈,朝着他放下蕭楓之的地方飛奔而去。
而另一邊林子外面也傳來了大隊人馬進入時悉悉索索的聲響,林塵一邊奔跑一邊能看見遠處努力趕路的萬家人統一的服飾,萬家少主萬思修也夾在他們中間。然而此刻兩人眼角餘光裡瞥到的另一幕畫面,卻讓林塵和萬思修同時吓到肝膽俱裂。
一處斜坡之上,六歲的蕭楓之正在努力地逃跑,而他身後是那個從前線上撤下來的敵方首領。
當着林塵和萬思修的面,那位首領終于追到身後一伸手将還想逃跑的蕭楓之撈進了手裡,一把寒光铮亮的匕首随後被架到了蕭楓之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