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沉醉的黃絲絹 > 第94章 第九十三章

第94章 第九十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九十三章

倪潇儒這頭,自從那次被查沒以後,就愈發謹慎小心。他一般較少去自己這邊接診,有時為了方便别人,就約定去自己那頭,但即便去了也極為小心,且多是一些極相好的人介紹,萬一再遇上像上次那樣的事情,雖沒遭到什麼處罰,但名聲總歸不好。因而他多半時間是在他爸媽家。哪兒地方大,藥材器具全放在那,所以用起來很方便。更重要的是,那裡不屬韓院長的管轄範圍,她就是想尋事,那也鞭長莫及。倪潇儒對治病用藥是極為謹慎的,因而從來不曾出過什麼亂子來。因為那些上門來的病人都是相熟的介紹,大都是一些疑難病症,積年沉疴,久治難愈,之中也不乏一些“病笃亂投醫”的,因而倪潇儒在這上面所投入的精力和時間恐怕也是難以估算的。這裡畢竟不是叫得響的診所,你雖然醫技不錯,但也隻能在暗地裡做做的事情。

同時,他的收費也很低廉,因為他的底線隻要和在醫院時的同比收入持平即可。對于這一點,他們全家是高度的一緻,這也是倪家的傳統。盡管這樣,很多時候還是會高出醫院一截來。再則,他的收費方式也特别,一般都得等病治好了,至少是已顯現确實的療效時才收費。再說他的服務又好,把藥熬好了才交給病人手裡。這樣做的目的,一為減少别人的麻煩,這熬藥可不比熬稀飯,是蠻有講究的;二可保證藥的品質和療效;三麼又可使自家醫技不外洩。所以倪家從來沒有因收費或療效這種事情與人發生不快,被人檢舉。因而從來都沒人上門查問。

倪潇儒現在不大外出,就是同學之間也鮮有聯絡了,隻一心的閉門研究那些醫書和藥方,因而醫技卻在慢慢提高,對于這一點,他自己反倒沒啥感覺,而是從找上門的人數在增加上得以證明。不過,倪潇儒行事極低調,從不聲張,他知道這并非光明正大的事,總有一種偷偷摸摸的感覺。他爸爸早看出了他的心思,畢竟是自家兒子,盡管仍有些兒氣他,但心裡總歸是向着他的。他爸爸現在對兒子一心鑽研醫技的作為頗感滿意,他鼓勵說:“現在什麼都不要去想,隻管一門心思做自己的事,現在正是你鑽研醫技,積累經驗的大好時機,隻要學得真本事,哪裡做都一樣。你不過是暫時蟄伏,待價而沽,将來總有你去的地方。”

姑媽那間拆遷的小屋,現已回遷分了新房,面積雖不大,卻是标準的套房。有時和林之韻鬧别扭,他就一人住那兒去。因為若住在爸媽處,他們又得為自己擔心些什麼,回過去他又不太樂意。這樣也有好處,分開幾日,那矛盾不解自化。尋常時,林之韻是極少去倪潇儒父母家的,她知道他父母不喜歡自己,既然你們不喜歡,那我就識趣不來。而倪潇儒父母則因為文麗的緣故,對林之韻總親熱不起來。因而那關系始終不冷不熱,一副别扭的光景。倪潇儒因為大半的時間都在父母家,因而就近在爸媽家吃了飯再回去,而林之韻自然就在自己爸媽家吃飯。

近一段時期,兩人常為生計和經濟上的事鬧矛盾,幸而兩人的家境都好,各自的開銷都在自己的父母處,兒子瑞元全由外婆帶,不用小夫妻倆操心。不然兩人的矛盾真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那就懸了。在林之韻看來,倪潇儒又傻又固執,簡直和他老爸如出一轍。本來麼,他完全可以憑借自家的醫技多收些費用,你看那些私人診所,就是病人罵上門,工商找上門,也不過是關一陣又開一陣而已。該收的收,不該收的照樣收,那又怎樣,還不都賺個鍋滿瓢滿的?在林之韻看來,隻要你把别人病給看好了,那就可以加倍的多收。僅僅是讓他多收些,那是周瑜打黃蓋,不過願打願挨而已。這又算不得騙人坑人的,可他倒好,不想着去鑽營這倒也罷了,可偏偏兒抱個錢筒卻不會倒,不是少收就是如同不收一般,真把她給氣死了。

可在倪潇儒看來,隻能收該收的,做人常要扪心自問,對錢财的欲望不可太過。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這樣心安理得,安安穩穩不是很好麼?倪潇儒現在真看不懂林之韻了,原本的浪漫與才氣呢,難道都化在了對金錢的欲望上?

古詩有雲:“得便宜處欣欣樂,不遂心時悶悶憂。不讨便宜不折本,也無歡樂也無愁。《警世通言》?卷3”

這些日子,林之韻的心情壞到了極點,處處不遂心願,生意上屢屢翻船,真如俗話說的:“時來頑鐵能生輝,運去金銀會成泥。”她好不容易籌集了一筆資金,本想大幹一回,把上次的本給翻回來。起先倒蠻順利,憑着自己打下的關系,車上安排得穩穩妥妥的。不料想會遇上路局的突擊檢查,這是以前從沒有遇見過的事情,無須争辯,也不用解釋,那些香煙就被抄了底。古人早說過:“急于發财者,發财之術必不正當。”這也是“不正當”所付出的代價。林之韻雖如割肉身一樣的生生作痛,卻也隻好徒歎晦氣。慌亂之中還把自己最喜歡的那挂項鍊也給弄丢了。

香煙抄沒了,項鍊弄丢了,幸好那幾大包最新款式的服裝還在,已經托運到站。讓她想不到的是,不知是哪個環節上出的問題,那些服裝早被掉了包,等打開一看,全成了零星布料,還有就是一些舊衣服。真是個:“屋漏偏遭連日雨,行船又遇頂頭風。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她人都發傻了,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因為,她一直就以一塊“天生做生意的好料”自居,不料卻是連番的“滑鐵盧。”這個打擊太大太突然了。騙人這種事固然做不得,但也不能讓人坑啊!居然被那幾個村婦莽漢一類的人給合夥騙了,賠了血本已夠她心疼,受騙卻讓她遭受極大的心裡打擊。心裡那個疼那個氣呀!可又無處發洩。

她前前後後不知想了多少遍,卻怎麼也想不出哪個環節上出的問題。這麼大價值的貨,每個環節她都看得極緊,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怎的還會失手?這幾年辛辛苦苦地幹,不料想落一個血本全無,債務纏身的結局,讓她着實飽嘗一回負債經營的苦楚。她又不好将實情和盤托出,本來一心想賺錢幫潇儒的,沒想着卻成“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這一趟的生意真是虧大了,如泥牛入海,有去無回。要是全是自己的錢那倒也罷了,頂多白白兒幹了幾年,還可從頭再來。問題是這批貨款都舉債而來,前債未清後債接踵,這如何是好?現在的局面已是阢陧不安,一下失去本想借此發家緻富的根基,就連生計都成了問題。父母雖然寵她,但同時也不得不為她擔心。倪潇儒一直将自己的收入全部交給林之韻,其實加起來的數目已遠遠多于昔日在醫院的收入,隻是零零星星的給,因而倪潇儒自己倒一點都不曾感覺。他自己的花銷基本都在爸媽處。林之韻化錢向來大手大腳慣了的,雖折了生意,虧了本,卻是:“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增廣賢文》?二百五十五”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現在要讓她摳門,這是滿身的不自在。她買衣服的習慣還是那老樣子,買了衣服必要配褲子皮鞋。她購物完全是“狄德羅效應。”一次朋友送法國哲學家狄德羅一件很好的睡衣,為了與新睡衣配套,他的舊東西一一被更新了。兩百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中,把這種現象稱為“狄德羅效應”,也就是人們在擁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後,不斷配置與其相應的物品,以到達心裡平衡的現象。如此一來,這點收入,别說移作它用,就連日常開銷都入不敷出,若不是吃住在爸媽處,恐怕連日子都難以為繼。她多想潇儒能設法多賺一些,幫自己一把,讓她好東山再起,可他盡和你玩高尚,你說氣不氣人?借錢給她的人多是相好的,看到她眼下的光景,不但不催讨,反而還安慰她。隻是其中有兩位,一則因為關系稍要疏淡些,二則麼那兩人也确實等着用,不得已就拉下臉來催讨。其實也不過份,他們說:“那利錢就算了,隻還本金就行,若還不肯,那隻有上門來讨了。”

無奈之下,林之韻隻得将那店面盤給别人,幸好那店面地段好,更有誘惑力的是它還帶電話,因而立馬便成交。在這同時,她又去胖婆哪兒。她心裡想,胖婆是最重情義的人,曾貼路費、欠人情的幫扯自己,請客吃飯總搶着掏錢,其實林之韻并非小氣之人,隻是那胖婆硬拽着不依。她想想自己還不曾好好請過她,更不曾送過一件像樣地禮物,心裡倒極想送她一樣,眼下手裡隻有一挂項鍊還拿得出去,因而便包好帶在身上。胖婆的生意現在真是越做越好,在城郊結合處租了間廠房,辦起一間有數十台衣車的服裝廠。

林之韻看了真是羨慕不已,這胖婆其貌不揚,看上去還傻傻的。她總說自己膽小,成不了大氣,但卻成了最後的赢家。這讓林之韻這個争強好勝的人湧起一股酸滋滋的感覺。她倒并非嫉妒胖婆,隻是心裡搞不懂,若論優勢,那林之韻沒有一處不占先的,可結果卻迥異。自己做事一向計劃周全,不想卻連着翻船,這真是老天不公呀!可她并不知道,有時看似計劃周全,那知疏漏早掩藏其中,面面俱到的人機會反而更少,而且還往往做不成事情。

胖婆腰上挂着傳呼機,不時“嘟嘟”作響,她便去最近的公用電話處回複。要知道,這是才剛剛出現的最新的通訊工具。這時,電話仍是個十分緊俏的資源,安一台極不容易。不過有了傳呼機以後,不論你身處何地,都能找着你,所以廣東那頭的人就管叫它:扣機。

林之韻說是隻來看看小姐妹,順便把那幾大袋零布料給胖婆送去,嘴上說是不要錢的,其實她是瞄準了胖婆的脾氣。果然,胖婆說:“之韻,在廠裡的時候,就數你最看得起我,待我最好,這些我都一直記着呢!現在你自己生意失利,那損失已是不小,怎好再讓你白白地送我?再說,這些零布料對我來說都是有用的,可以做袋子和襯裡。待會我讓師傅估一下,你放心,隻會多估,不會少算。”胖婆這人十分看重情義,早把那項鍊的價款混算在布料之中。昔日因為林之韻這樣出衆地人和她交往,無形之中,使她在女工中的地位拔高了一籌,不至于孤單而沒人與之交往。今日相互提攜,這既是小姐妹間的情誼,也有知恩圖報的因素。

店面的轉讓款再加之胖婆給的,雖比之所負的債務來仍是個小數目,但總算可以擺平那兩個債權人的催讨。後來倪潇儒多少覺察了此事,緊問之下,林之韻隻好将這不可收拾的殘局端了出來,但吞吞吐吐的隻道出了事情的大概,卻不敢細說詳情。一怕潇儒擔心;二怕自己沒面子。果然,倪潇儒極為這事擔心,搓手歎道:“古話說:“商賈之家,必有儲蓄。唐? 韓愈”而你卻落下一大堆的債,得還多少年才還得清喲!”

林之韻毫無愧色,反還不滿地瞥他一眼,不過嘴上卻說:“古話說:“兩人一條心,無錢能買金。各人各條心,有錢難買針。”潇儒,現在光擔心不解決問題,我麼再好好地籌劃一下,隻要不放棄,用心尋找,那機會總會有的,你麼也設法多賺一點,好助我一臂之力。我一定能東山再起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