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媛媛郁悶不已,沒想到這麼快,大家的言語都變了。明明小時候,他們都最讨厭溫惜惜的啊。怎麼現在不僅不這麼說,還覺得溫惜惜小時候不好,是爹娘的過錯?
可根本不是這樣的。
宋氏接着說:“惜惜不到十二歲就跟着我,初時還有些膽小怕事,可格外的乖覺聽話。别的不說,且去陵安城打聽打聽,誰家不知道我何家養女知進退,能管家理事,才學也不俗。否則當年你們秦家老太爺,也不會一眼就看中了她,不是嗎?”
秦家族人原也不打算在這方面糾纏,溫惜惜是好是壞,現在也都過去了。他們對于溫惜惜又沒啥惡意,倒是這個溫媛媛,像是故意針對一般,着實煩惱。
但想到秦良宇說的,這個溫家小姐不僅是溫家嫡支小姐,姨母還是當朝貴妃呢。
雖說陵安城離得京都遠,但很多事情,他們還是清楚的。
比如東宮太子前幾年突然身體不适,一直久居深宮,到現在還未大婚,連太子妃都未曾定下。現在各方都在傳,說是太子命不久矣,将來儲君之位将會另有他人。
除了太子,皇上還有四個兒子。大皇子從小習武,很早就跟着将軍去往邊防,就在邊防駐守,已經被封王且大婚,他壓根對朝政不感興趣。
三皇子便是貴妃親子,身受皇寵且母族家世頗高,文韬武略樣樣精通,如今在吏部曆練,是最有可能的下一任太子殿下。
四皇子是德妃的兒子,各方面的條件也不差,但年輕好玩些,并未在朝中任職。五皇子還未長成,母族家世低,可能性是最小的。
如此看來,貴妃很有可能水漲船高。秦家如今這種狀況,哪怕秦旋中了探花,想要真正升上去庇蔭家族,還不知要等多少年了。但若是攀上了貴妃娘娘,指不定有那一日,秦家能混個從龍之功呢?
這麼想着,秦家族人便都有了想法,左右今日是來談和離的,就和離好了。
秦家族老擺擺手:“行了,這些事情翻出來說也沒什麼意義,咱們都是有正事的,早些将和離書簽好,讓他倆各自安好吧。”
和離書上寫得清楚,嫁妝盡數帶走,二人一别兩寬,往後各自婚嫁再無影響。
至于彩禮,原本夫妻和離,彩禮不會讨要回來,畢竟女人嫁過來一場,和離婦的名聲總是要差一些的。但溫惜惜也懶得要秦家那些三瓜兩棗,直接讓把彩禮歸還了。
相比而言,秦家的彩禮根本就不夠看,還不如溫惜惜這一年給予秦家的十中之一。
秦家族老面子上過不去,對秦良宇說:“惜惜給你家做了一年的兒媳,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彩禮怎麼好意思收回呢?”
秦良宇哽了哽,若是從前,他定然大手一揮,絲毫不在意。但這才短短三日,他就發現吃穿用度變得徹底,一文錢是當真能難倒英雄漢。那些彩禮銀錢對于溫惜惜不算什麼,對于秦家來說,可不算小數目。
而且将來秦旋要娶溫媛媛,這般捉襟見肘,哪裡湊得出一副像樣的嫁妝來?
他沉聲說:“我秦家原本日子也還行,若不是迎娶溫惜惜,掏空了一半的家底,何至于……”
溫七伯母就不樂意了:“秦老爺這是什麼話?哪家娶媳婦不是盡心竭力的掏空半個家的?你當你家是什麼高門大戶呢?再說你那彩禮,就是給咱們惜惜墊腳跟,那都是不夠的呢。呵呵,沒想到你們秦家竟是過年敲鍋蓋的主兒,窮得叮當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