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宛走過一個山頭,她忽而略停步,在東側,越過一個山頭,再越過一個山頭的地方,那處就是當初那個香福寺。
原宛感到一陣冷意,她立時又提步往前,再也不往那方向看去。
原宛走了半個時辰,她有時走到一處,就要停下慢慢看看,很快她就要走到自己所在的柳槐村。
柳槐村不大,隻有百來戶人家,不過周遭還有其他村,大家偶有往來,都順着柳河,家院錯落布置。
前方再有兩裡路,便是陳蓮的家宅,但原宛最先不準備回陳家,她要越過陳家去瞧瞧自己之前置辦的屋院。
屋院在靠近江貫城的一個村落,原宛準備到那處去之前,她經過了一片田地。
她此時本戴了帷帽,田間的風一吹,剛好将她的帷紗吹起,田畝間有勞作的農人,擡頭瞧見她的臉,那快耳順之年的農人道:“你——”
他道:“你不是——”
他這般一說,田間在他一旁,挎着個小木籃包着褐色頭巾的婦人也擡起頭來,她應是在布種,看着原宛的方向。
那老伯道:“晦氣!”
原宛道:“阿伯,我是回來了呀!”她說的特别高興,一點沒有自己不該回來的樣子。
旁側的老婦人瞪眼自己的老頭,她道:“你這老不死的,說的什麼話!”
她又朝原宛道:“陳家娘子回來了呀,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柳槐村的人想必大都已經知曉原宛在香福寺經曆的事,那日香福寺中有她的一個丫鬟、一個仆婦還有個車夫,寺中有幾個僧人。
那夜丫鬟與仆婦被“鬼”吓暈,其他僧人與車夫應是被吓的跑下了寺,之後第二日原宛離開時,請求仆婦與丫鬟告知陳蓮大概發生的事,因她需離開,且也本就要與陳蓮于半年後解除婚約,便可以向他說明。
仆婦與丫鬟她們的為人應不會亂言,但發生了這樣事,不可能捂的住。
之後她又離去,别人當更知曉了。
不過原宛小時經曆的事,令她如今對這些,已能不太在意。
小時,她因算命先生對她的一句批語,言她有克命,她的親生父母便将她抛棄,之後養父母收養她,因尼姑庵距柳槐村較遠,所以當初一開始并沒有多少人知曉她有克命,之後養父母被鬼害死,知情的人就透露出來,村裡人以一種有色眼光看她。
原宛當時自我封閉了好一段時日,伯母照顧她後,見她這樣不行,有天在她躲在屋子裡時,拿了個木蜻蜓到她面前,說是之前養父在她們家這處商量農事的時候,一邊說話,一邊弄得,她說養父很怕自己手藝不好,她不喜歡。
他說他就想做點有趣的玩意兒讓她開心。
伯母說,養父每次到她這處來,都在搗鼓一些小玩意兒,一來是他自己喜歡,二來,也是想做讓她喜歡的東西,讨她開心。
他說她命不好,“什麼克命,人各有命,沒有人生來就會給别人帶來不幸。人的生命如此堅韌,若是誰被誰輕易就克死了,那純屬胡說,也是他自己的命該如此,與别人有什麼幹系”。
原宛是知曉養父說的這句話的,不過當時她是見到伯母拿到她面前的竹蜻蜓——
竹蜻蜓翅膀能輕輕轉動,攪動下面的關節,還能讓蜻蜓飛起來。
伯母說,這是之前在這裡做好,他覺着不滿意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