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原來整個天下,竟這般大嗎?”
蒙恬失神地望着天幕上那幅龐大廣闊的世界地圖,喃喃自語。
在他正前方,已是不惑之年的始皇陛下仰頭細細掃視過圖上的每一個角落,目光中是說不出的震撼與複雜。
殿下的群臣躬身垂首,靜靜等候着。
——此刻,無人能猜得到上首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真正的想法。
許久後,衆人隻聽得帝王懶懶出聲,似隻是不經意間提起了一件小事——
“……之前那個徐福,還沒出海吧?”
聞言,下方立即有負責此事的臣子出列,恭敬回道:“啟禀陛下,徐仙師之前索要的童男童女還未備齊,如今還未啟程。”
“嗯……”嬴政不自然地摸了摸鼻子,故作淡然道,“那就别讓他去了,先關起來吧。”
“是!”那臣子躬身應喏,轉身退出殿外安排起相關事宜。
他回憶起往日徐福那副趾高氣揚的樣子,眼神裡的幸災樂禍控制不住地流露出了幾分。
明朝,永樂年間。
正在海上航行的鄭和一時顧不得甲闆上有多颠簸,直接與身邊的副手們一同趴在地上艱難地奮筆疾書,迅速而仔細地記錄起那張無比重要的簡化地圖。
待抄錄完畢、互相檢查确認後,他才終于松了口氣,望着圖上那片陌生而廣闊的土地,低聲重複起剛剛導遊的話:“16世紀……瑪雅文明最後的傳承者。”
——能被後人提到、專門用來與我華夏做對比的古老文明,想必也存下了不少好東西吧……
“來人。”鄭和高呼一聲,立即有小兵搖搖晃晃地跑到跟前聽令。
他神情嚴肅,目光飄渺,遙遙望向了遠方那道天空與海水的分界線。
“去跟其他船隻上的大人們通傳一聲,待今日天幕結束後,本使要與他們重新商議一下接下來的航線!”
-
現代。
安夏跟着導遊小姐姐的節奏繼續向前走。
精巧的各色文物被細緻地拂去塵埃,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重新拼湊完整,被放置在堅硬結實、能防彈、能過濾紫外線的特種玻璃展櫃中,在明亮柔和的光芒映照下,每一絲細微的紋路都清晰可見。
憨态可掬的陶豬、鳥頭勺把有趣而富有童心。
各式各樣的陶質炊具、紡輪等人們日常所需的器物,作為觀者們廚房中常見用品的早期雛形,帶着濃濃的生活氣息瞬間聯通了先人與今人共同的情緒。
還有輕薄如紙、精美絕倫的各色金飾,威嚴高大的青銅禮器,以及其上刻着神秘符号的尊貴玉器……
這一次三星堆之旅最後完美結束在一張安夏從地面仰拍的照片中。
手機畫面聚焦在高大精緻的青銅神樹上,明亮的頂光讓除了神樹以外的事物都陷入了模糊的黑暗之中。
仰視的角度下,一群黑壓壓的人影高舉着手臂将青銅神樹簇擁在最中央,強烈的明暗光影對比下,狂熱莊嚴的“祭祀大殿”仿若在數千年時光後再現。*
——沉睡三千年,一醒驚天下。*
恢宏神秘的青銅神樹在三千年後再一次被擺上高台,供萬人敬仰。
導遊的建議是對的。
在理解了這些文物是經曆了怎樣一番艱難困苦後才來到衆人面前後,所有老祖宗不僅驚歎于在那個對于他們而言都算得上古老的時代,缺乏工具的古蜀先民究竟是怎樣制作出這些精美絕倫的器物,同時也為現代巧奪天工、可以輕易讓“破鏡重圓”的科技手段震驚不已。
正如之前視頻中所提到的那句話一樣——
“追尋曆史的這段曆史,正在後人們手中成為新的傳奇。”*
北宋末年。
近日正與丈夫一起撰寫《金石錄》的李清照輕聲重複視頻開頭那句令人記憶深刻的導語,她回頭望向那滿滿一屋子夫婦二人嘔心瀝血搜集而來的珍貴古物,忽然一股奇異而柔軟的激昂情緒湧上了心頭。
就好像是在漫長歲月中,前人在千年前偶然的一眼,卻蓦地穿梭過無情流逝的時光長河,竟無比玄妙地與後世同道者有了一瞬的默契對視。
驚奇、激動、震撼、喜悅……
無數情緒夾雜起來,竟連驚才絕豔的易安居士一時都找不到合适的文辭來形容。
她朝着丈夫朗聲笑道:“檀郎,也許今日你我共譜這《金石錄》的過程,也将成為後世的傳奇呢!”
趙明誠聞聲,臉頰微紅,無奈地提醒她莫要青天白日地亂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