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市附近有個駐紮在此的部隊,舒憬一直都知道。
當年飛船殘片被打撈上岸,負責檢測的研究所就是和那個部隊合作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和時星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還沒進入調試狀态。
倒不是怕被發現,而是弄出大動靜了,查不到他們頭上的人類可能會互相猜疑,說不定要引起國際軍事糾紛,陷入危機。
“我也聽說那邊頻繁有海底問題,也不是地震的原因,有人猜是魚雷還是隐形潛艇什麼的,還挺有風險的。嶽山那孩子就是犟,說什麼也要查個水落石出來,司令攔都攔不住。”
哦?
舒憬豎起了耳朵,把他們交談的話實時反饋給了時星。
在他們看來,舒憬隻是個高中生而已,對于軍區那邊的事情自然一無所知,便沒有将他引入這個話題。
随意聊了會兒,對方便告辭離去。
“好了,我還有事,你們慢慢吃。大外甥,清源市有人要是欺負你,就打電話給祁嶽山祁中尉,讓他開炮把人轟了!”
“哈哈哈哈哈哈——”
葛大校看着十分古闆嚴肅的樣子,私下裡和熟人倒是開起了玩笑。但他也有分寸,沒真的留下電話,隻和梁鴻互相拍拍肩膀,上樓了。
舒憬在首都轉來轉去當“交際花”的時候,時星正享受着他的戰略成果。
她在指使徐慧蘭吞并舒家的産業。
自從小學她在秋遊時狠狠羞辱了舒淮一番,給了他卑微的靈魂緻命一擊後,對方就很少故意來她面前刷存在感了。
那種被所有人無視、被嘲笑的感覺猶如附骨之疽,他深深地痛恨,但卻沒有辦法擺脫。
不過,遠離了時星之後,這種感覺開始慢慢消退。他嘗試着再次利用以前的方法來接近其他人,大部分時間還是順利的,這重新給了他信心。
他想,肯定不是他的問題,而是時星那個家夥有毛病。
在他的添油加醋下,舒重柏和柳恬對時星的印象就和舒憬差不多,充滿了厭惡和鄙夷,認為她就是個出身貧苦、心機深沉的鄉下人。
這同樣也反應到了商務上。
這幾個月,舒重柏的醫藥公司瞄準了一個新項目。
如今,基因技術依舊是被各國嚴厲禁止的,而無論是克隆技術還是器官移植都還有很多缺陷,于是科學家們把目光投向了純機械。
一種新型的研究納米分子為主的醫療項目在全國都很火熱,但有足夠的資金、關系、人才去打造項目的公司很少。
軒轅氏是最有資格的。
符合這個霸氣的複姓,軒轅家在首都和祁家、時家、傅家被戲稱為是“四大天王”,其中祁家的能量集中在部隊,時家文化,傅家官場,而軒轅家則是在商業。
這個項目的發起人是軒轅家族目前最有實力的掌控者軒轅淳。他一放話出來,所有聞到味道的公司都流着口水撲了上來,想要分一杯羹。
時星也不例外。
當然,她對項目背後的利益,還有名聲,或者說的更偉大一些——為社會創造的價值——統統都沒有興趣。
這些納米分子所組成的精密儀器是時星建造實驗室所需要的,有了它,就可以用柔軟但堅韌的防護層将反應堆保護起來,防止爆炸或者輻射影響到附近的海域和船隻。
因為消耗比較大,這樣的材料需要源源不斷地供應才能滿足時星的需求。
想要省事,就要讓人類參與進來,把前期工作都交給他們做好。
時星盤算着如何利用這個項目,拿着一些宣傳單和自己準備的科學資料找到了徐慧蘭,說服她去和軒轅淳談合作。
徐家擁有整個清源市包括周邊城市最大的垃圾回收站,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公益組織,從盈利組織向非盈利組織轉變。
雖然非盈利公司不代表不賺錢,但說實話,有時星這個敗家女亂造,想盈利還挺難的。
“咱家的垃圾處理廠有政府投資,想要通過這條線聯絡到軒轅氏還是能做到的。”徐慧蘭說,“不過對方願不願意合作就是另一回事了。”
“怎麼?”時星很自信地說,“除了我們還有更好的合作者嗎?”
“雖然是和新型材料有關,但這是個醫療項目,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而我們在這方面沒有任何的經驗。”
徐慧瑩在旁邊補充:“當然,我們可以選擇開始給醫療福利機構捐款和注資,但想要達到軒轅氏所要求的水準,至少幾年之後。”
“坐在家裡猜是猜不出來的,我的意思是先見一面。”時星決定道。
她雖然是家裡年紀最小的晚輩,但沒有人會懷疑過她決策的正确性。畢竟,從幼兒園自動拾取垃圾開始,她是徐家整個創業項目最資深的參與者。
徐慧蘭通過政府熟悉的工作人員得到了軒轅淳的郵箱地址。她認真地寫了封問候和自我推薦信,然後附上了時星給她準備的意向書和材料。
并表示,如果對方有興趣的話,希望能安排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