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追星
“梅梅,綠色粉筆沒有了,拿一支遞給我一下。”符伊年站在凳子上,同站在身後的韓梅梅講。
韓梅梅從一旁的桌子上找到一盒彩色粉筆,挑出其中的綠色的遞給符伊年,“年年,你冷不冷,要不要換我來?”
符伊年接過來繼續在闆報上塗畫,“還行,再等等吧,實在手僵了再換你。”
明天就是新年,廠裡要舉辦迎新聯歡會,廠辦和宣傳科擔任布置會堂的工作。因為高考而分别請假一周和三天的符伊年和韓梅梅主動請纓,承擔了最不受歡迎的闆報繪畫工作,嗯,室外的。
高考其實才過去小半個月,符伊年卻覺得遙遠而陌生,因為她既不記得備考的緊張,也沒有像韓梅梅那樣對考試結果期待的忐忑,她甚至第二天就已經恢複了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的日子。
對于這種狀态,符伊年也說不上自己是淡定從容還是漠然不在意,若是真問起她來,符伊年可能會用一句“順其自然”來回答,畢竟她連穿書這種設定都接受良好,高考高中或是落榜,都能以平常心看待。
反正已經考完了,靜靜等待放榜、收通知書就好,該來的自然會來,若是不來那換條路走也無妨,總之,她覺得多想無益。
活好當下比較重要。
*
符伊年停下手中畫線的動作,“幫我看看,這條線正不正?”
韓梅梅倒退兩步仔細看了看,“歪了,右邊比左邊低了大概三公分。”
三公分。
夠嚴謹的,符伊年心裡嘀咕着,用闆擦擦掉這條線,“你還是把那個尺子給我吧,手感不太對,畫三次了都是歪的。”
韓梅梅一邊遞尺子一邊同她閑聊打發時間,“聽說了嗎,明天聯歡會請到了市裡的歌舞團來呢,那個号稱‘小馬蘭’的秦思雅也會來呢。”
符伊年不知道“馬蘭”是誰秦思雅又是誰,猜測應該是這個年代比較流行的明星,便順着韓梅梅的話題往下問,“是嗎,她居然會來我們這個小地方?”
“誰說不是呢,”韓梅梅面帶憧憬,“我可喜歡‘馬蘭’了,不過估計這輩子也見不到真‘馬蘭’,那見見‘小馬蘭’過個瘾也挺好的。”
符伊年聽出來了,“馬蘭”應該是位這個時代非常出名的電影明星,而秦思雅則是因為長得和她有點像被稱為“小馬蘭”。沒想到,這個時代就有“平替”了啊。
符思年和韓梅梅輪換了兩次,終于在下班前将闆報畫完了,回到辦公室發現其他人還沒回來,不知道是活兒還沒幹完還是去了食堂。
兩個姑娘對視一眼,默契地提起包走出門,異口同聲:“我不在食堂吃了。”說完兩個人都笑了起來。
符伊年摟住韓梅梅的肩膀帶着人往外走,“那走吧,七七年的最後一天,開葷去!”
*
新年聯歡會在早上九點半開始,地點就安排在紡織廠的大禮堂。大禮堂有不到兩百個座位,而紡織廠大幾千的職工,當然不可能每個人都來禮堂觀看。
各級領導們當然是必須到場出席的,其他就是職工代表了。通常是每個車間、辦公室推選出當年的工作骨幹和積極分子,一般不會超過五人。
如此下來,一般座位不會有空餘,若是還沒坐滿,那就将制成的門票平均發到各個車間。
當然了,符伊年和韓梅梅這種廠辦職工自然也要到場,但不是作為觀衆來看表演的,而是作為後勤人員來服務的。比如作為場務,催一催表演人員要上場啦,比如化身茶水小妹,提着暖壺給各位領導的茶杯裡及時添水啦,比如充當臨時紀律委員,管控觀衆席中的吵鬧啦……
總之,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然而新年這天,職工們最期待的并不是觀看聯歡會表演,而是廠裡發下來的新年福利。作為安縣效益比較好的工廠,紡織廠的福利曆來排在全縣前五名。
往年的福利符伊年已經不太記得,今年倒是豐盛。每個職工都有兩斤豬肉兩斤糕點和一瓶西鳳酒。别的不提,光那兩斤豬肉夠六口之家吃兩頓餃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