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2信徒升LV3,進度每增長1%消耗8科技點。升級時消耗1600點。總共兩千四百點。當時紀星正是有錢的時候,咬咬牙也出了。
LV3有兩種可能,狂信徒或者虔信徒。狂信徒升得快,上限是LV4.5,不過一般人也就到LV3.5。虔信徒是正路。
紀星想,她穿越後本來就壓力大,腦子都要變得不對勁了。月神大人的權能也不是特别正面的那種。進階路線就選虔信徒了。那時紀星指望自己變正常一點。
順便,普通人當然是不可能選的,信仰是啥就是啥,紀星有金手指嘛。
變成了LV3虔信徒。
“信徒的世界真是美妙。”紀星微笑着說。
科技樹每升一級,都會開啟很多的新科技。神秘側也是一樣,信仰等級每升一級,都可以學會很多新神術。和一般的魔法設定不一樣,神術沒什麼【熟練度】設定,它的強度是看總的【信仰等級】。月神的神術也可以用儀式輔助。
比如說【通曉語言】是零級的,這片大陸上誰都有的神術。(但如果背棄月神的話,神術就會被收回。)零級可以用,升到淺信徒後更可以用。到後面甚至能看懂本來不想給你看的秘文。LV1就會有諸如【隐秘自身】【祝福箭矢】【祝福弓箭】【動物親近】之類的神術了。紀星LV3時,也還是能用LV1時學會的【祝福箭矢】,神術效果随着信仰的增強和增強。紀星新搞出來的RPG-7就是趕上了好時候,史詩級加強。
LV1淺信徒就可以自稱自己是信徒了,在一些地方的教會會允許他們加入,成為正式成員。LV2那是真的信徒。就算是王國都城的教會也會允許他們加入,會有身份證明,能有各種便利。LV3肯定能在教會裡撈個官當當。從小頭目到中層管理都有可能。就算沒有任何特長,也能在教堂裡專職祈禱。一周上五天班,每天去教堂待個兩三小時,跪在那裡祈禱就行了,也不一定要跪着,如果坐着也能讓你感覺到虔誠的話,那也是行的。
還有祈禱師每天過去,就是在庭院裡坐着吃下午茶的呢。
“LV3虔信徒基本每時每刻都在祈禱。”教堂裡的人員說,“我們不懷疑他們的虔誠。”
‘LV3’也太奇怪了。紀星穿越後,還經常聽到【小時】【下午幾點】的說法。月神的【通曉語言】是讓别人的話轉變成紀星能理解的意思。如果紀星是個古代人,應該就會聽到【時辰】吧。但異世界确實存在信徒等級說法,而且誰都能一眼看見。
從LV3開始,哪怕隻當祈禱官,教會也會一直養着你。以豐收教會為例,一個月給八百五十金币。月薪八萬五,年薪百萬。異世界的貨币體系是同時發行銅币、銀币、金币。1金币=10銀币=100銅币。金币就相當于穿越之前的百元大鈔,購買力差不多是這樣。但紀星一開始淪落為奴隸的那個小鎮簡直是非洲城市,鐵匠鋪老闆一個月也隻能賺800銅币,八百元。
這換算方法總覺得不靠譜,按穿越前的市價,同等重量的金,價格是銀的六十八倍左右,這裡就變成10:1了。但這是豐收女神規定的。據說諸神已經統治這片大陸五萬年了,不過還是連工業革命都沒有,還處在慢吞吞的農業社會。豐收女神就是農業女神(紀星總覺得異世界真的有農業這個東西嗎?他們種地就是挖個小坑,然後把種子丢進去,再澆水啊。)
這裡的貨币并不是金本位,而是糧食本位質,而糧食又是按照人口來的。這種貨币體系聽起來就不靠譜,但異世界确實就這麼運轉了五萬年,大家都信任女神。豐收女神同時也是【财富】的女神。大陸上所進行的一切商業活動,都要向她交一半的稅。
紀星活到現在,見過商隊,也知道有有錢人,但是資本家的概念遙遙無期,農業女神自己對商業的概念就是【大家互相交換一些東西,各取所需】。
換個世界的話,【财富與商業之神】大有發展前景。但在這裡,農神自己都不承認自己是商業之神,她覺得那種事太掉價了。她隻認自己是【财富】之神,掌管着大陸七成财富的女王,天生的貴族,貴族中的貴族。
之前舉例的神職者地位,主要是豐收教會的。但紀星依然适用,因為豐收教會也負責養其他神的神職者。教庭裡的人對于其他神明,都非常的謙卑與尊重。他們知道自己神明的偉大,也就知道了其他神明的偉大。
農神提出可以養其他神的神職者的時候,可能隻是很得意,想誇耀自己的權利。但教廷的人做得讓人很舒服。
紀星當上臨時領主後,還沒想去拿那個救濟金。月神信徒自有搞錢的法子,甚至在大城市街邊擺個攤,給别人的武器聖化都行啊。
原領主信惡魔,農神讓他自生自滅了,其實他們這個城鎮就算沒有被惡魔推平,應該也是上了教廷的黑名單的,看看哪天排到他們了,就把他們剿滅。
但現在原領主死了,出來的惡魔也被紀星殺了,這是功德一件啊。教廷發文件嘉獎了她,報紙上也說有城鎮自行打退了惡魔。冒險者公會都對這裡感興趣了,想來鎮子裡建個分會。
紀星那時候以為自己玩的是模拟經營遊戲,“異世界領主系統,啟動。”
雖然她對鎮子裡的其他人都沒什麼興趣——那片大陸都廢除奴隸制多久了?鎮子裡的其他人就坐視領主把弱勢群體變成奴隸——但要賺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