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長風從懷中取出聖旨,左右看道,“陛下有秘旨帶到,請韓大人屏退左右,迎接秘旨。”
“是!”韓琦立刻照辦,衆人随即如流水一般地退了下去。
易長風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诏曰:西夏李元昊率軍南下,來勢洶洶,又于朝野之中遍置細作,探聽消息。韓卿所奏對敵之策原已閱批,然計謀已洩,不可不防。現授命韓琦任陝西經略安撫使,全權主理與西夏對戰之事,對敵之策可便宜行事,事後再奏。任易長風為監察禦史,協理軍機。欽此。”
“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韓琦跪拜後領旨。
易長風将聖旨交給韓琦,又施禮拜道,“下官易長風,表字修平,見過韓大人!”
韓琦連忙扶起道,“不必多禮,修平遠來,不異于雪中送炭。西夏李元昊率軍十萬,來勢洶洶,你我二人當勠力同心,共謀此事,争取早日殲滅外敵,保我大宋邊境安甯!”
兩人将近來朝中奏對與軍中消息議論一番,當下更覺惺惺相惜,談性又起,不知不覺就到了晌午。
韓琦笑道,“為兄疏忽了。一時興起,忘了時間,修平不如在此共用了午食再去安置。今晚再與君共議對敵之策。”
易長風笑道,“恭敬不如從命!隻是下官随行的還有一位姑娘,尚有些事需要囑托一二。”
韓琦蓦地想起了柳明月,易長風來時她似乎随行在旁,隻是迎接聖旨不容懈怠,未及招呼。他忍不住多問了一句,“不知那位姑娘是什麼人?”
易長風眉目含笑,并不避諱地說道,“正是下官心愛之人!”
韓琦心頭陡然一空,耳旁似有風聲吹過,當下茫然,有點不知所措。
正在此時,一道女聲在院子裡響起,“甯捕頭,韓大人他們還沒出來嗎?”
甯三回複道,“是的,明月女俠!聖旨如山,大人他們必定在共商要事,屬下也不敢打擾。還請女俠再耐心等候一會兒。”
柳明月道,“你說的也是。倒不是很急,隻是易大人劍傷未愈,還是要注意身體。這會兒也到了晌午,我剛熬了點湯藥,等他吃飯時一道喝了。總不至于忙到飯都不吃吧?”
甯三暗暗為他們大人惋惜。韓大人當時舍不得唐突柳女俠,玉钗都不敢送,可是轉眼間柳女俠就已心系易大人,還替人熬湯煎藥。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哎,呸呸,易大人一表人才風流倜傥,也不是溝渠。哎……
甯三面上八風不動,心裡一通亂想。卻聽見門“吱”地一聲打開了,韓琦和易長風從屋裡出來。
韓琦吩咐甯三道,“擺飯吧!”,說完又看向院子裡的柳明月,忍着心酸笑道,“江湖兒女,不拘小節。明月也一起吃飯吧!正好監督修平把藥喝了!”
柳明月笑着答道,“那可好!多謝韓大哥!”又看向易長風,關心地問道,“這幾天連日奔波,傷口有沒有疼?我剛熬了點藥,你飯後趕緊喝點,好好休養一下!”
易長風忙道,“沒事沒事,傷口都快好了,都開始有點癢了!明月你别擔心,來,先吃飯!”,說着似若無其事地問道,“明月,你跟韓大人很熟悉嗎?”
韓琦看他們你來我往的相互關心,半是心酸半是豁達地笑道,“倒沒有很熟悉,隻以兄妹相稱。”說完還打趣地看向易長風,“明月不止是修平心愛之人,還是我們慶州百姓的青衣女俠呢!”
柳明月随口問道,“修平是誰?長風嗎?”
韓琦咋舌,“啊?”他看向易長風,眼神揶揄,似是在說,“你心愛之人連你的表字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