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中天稗史2:帝國的紛亂 > 第182章 (182)大梁城外

第182章 (182)大梁城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百輛滿載的馬車,正在高低起伏的道路上蜿蜒前進。

雖是初秋,天氣依然炎熱,道路兩旁新栽的槐樹上,知了高亢的叫着。楊益三、沈光教和公孫望三人押着隊伍,裝載着皇領精鐵,長途跋涉,人推馬拉,大汗淋漓,個個疲憊之極,距離大梁城還有二十多裡,就看到煙塵滾滾而來。

等人馬靠近,才看清是臯相梁親自迎接,衆人寒暄之後,聊天慢行,過了三四裡地,見到前方新搭的一排長棚,臯相梁下馬言道:“衆位鞍馬勞頓,下馬歇會兒,喝點茶水,用些點心,歇息過來再上路,前面還有個大坡呐。”

隊伍又餓又渴又疲乏,停下歇息,大口的吃着炊餅,喝着茶水,吹着涼風,等稍稍歇息過來,趕緊給牛馬喂料飲水,灑水降溫,準備攀坡。

看到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楊益三笑道:“梁國要大豐收啊!”

“托老天和聖上的福,收成還不錯!”臯相笑道,“今年風調雨順,日子就不那麼難了,仰仗各位鼎力相助,這大良渠修的差不多了,明年就能用上了。”

“怎麼這麼多閑地,不種莊稼豈不是浪費。”公孫望指着田中大塊空地。

公孫望說是公道安的侄子,其實是公道安和弟媳的私生子,和公道安如同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在家看着都比較尴尬,就來梁國經商,販賣瀚海和波斯的珍珠瑪瑙。這精鐵生意就是公道安争取來的,走過幾次,大家比較熟悉了。

“公孫兄弟啊,你常年走商,不事稼穑,就不懂農事了,這是輪耕,現在梁國人口少,牲畜少,肥力就少,沒有肥力,也就沒了地力,隻能六年輪作,閑置地塊放牧牛羊,既能肥沃地力,又能飼養牲畜,兩不耽誤啊!”

“這是好辦法,要在皇領也試試。”楊益三有種開竅的感覺。

“那可不行!楊兄弟啊,梁國地多人少,可以這麼做,再過六七十年,梁國人口增長二三倍,這些閑置地塊就有人耕種,再過百年,就人滿為患了,若不能開辟新地,也有流民了。”臯相親自給衆人斟茶,“我們梁國東北還有大片的荒地沒有墾殖,要是墾殖出來,我們梁國人口也從現在的三百萬增加到千萬了,那時,比邕國人口都多,這樣我們梁國和邕國加起來,怕是比皇領人口都多喽!”

“人無百年壽,卻做千年計啊!說的就是你臯相吧,這梁國的百年謀劃,都被你都想好了?”楊益三翹起大拇指,開着臯相的玩笑。

“不謀長遠者,不足以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啊!”臯相和楊益三開着玩笑,“老夫文不能提筆,武不懂打仗,就這點捯饬莊稼地的能耐。”

衆人開懷大笑,公孫望敬佩的言道:“國以農為本,不務地利,則倉廪不盈,聖人知治國之要,令民歸心于農,臯相才是治國理民的大聖人啊!”

“公相身體可好?好就不來我們梁國了,這幾年皇領持續大旱,也夠公相操心的,我春天進都,看到公相頭發都灰白了!”臯相關切的詢問。

“伯父身體挺好的,來前還囑咐我,讓我跟着臯相你,多走、多問、多看、多聽,回去好給他講講這裡的情況。老侯爵得病前,伯父來過梁國,當時的梁國一片荒蕪,聽說營造大梁城的錢财,還是伯父撥付的。”公孫望面色肅然的說道。

想起了老侯爵,臯相歎息一聲,眼光看着遠處的大梁城,動情言道:“公相那次來是大正十五年,我一直陪着,公相真是氣度恢弘啊!當時的大梁城就是他選址的,還埋下了基石。也二十多年沒見面了,轉眼我們都滿頭白發了!”

“那是不是大良渠?”沈光教指着山腳下的一條黑線,看到人頭攢動,車來車往,“是不是在忙着修渠呢?看起來,準備是引水去大梁城啊。”

臯相梁點頭,“将作大匠好眼光,正是引水入城!當初建城時,擔心滄浪水淹沒大梁城,就修的地勢稍高,那時城中居民不多,靠着挖井取水,倒也沒有大礙,現在人口多了,采水成了問題,就請來了都水監,讓他設計了這條引水渠。”

“蒲季馴精通水務,有改天換地之能啊!有他相助,此事必成。”沈光教對這位都水監很熟悉,由于是将作大匠,也讀了不少這方面的書籍。

臯相梁口氣很是贊賞,“的确是巧奪天工啊!蒲總監設計的水渠,從下辨澤引水,不但保證在旱季能取水,也能通過水網在汛期排出下辨澤内澇,以便将來墾殖那片沼澤。經百裡長堤抵達大梁城,不但能給大梁城供水,還可灌溉農田。”

“一舉三得,不愧是都水監啊!”沈光教由衷的贊服。

“這位高人可不是那麼好請的,花了我們梁國萬兩銀子呐!”想起當日場景,臯相大笑道,“這位大總監走時,結算酬金,不要黃金,非要白銀。”

“為何?”沈光教不解的問道:“白銀帶着豈不是更費勁。”

“都水監怕損失幾百兩銀子啊!”公孫望常年經商,了解内情,笑道,“按官價,一兩金兌十兩銀,實際上,一兩金能兌十兩多點,每兩金要損失百錢的。”

“最後,按照他的要求,給了他白銀。”臯相露出得意的笑容,“他請車夫拉到中都,結果算來算去,大總監損失了幾百兩銀子,當時臉就綠了。”

臯相還是有些擔憂,“大良渠設計雖好,不過,我們擔憂的是,這河道過于平緩,很容易淤積,怕是建成後,要年年挖淤泥了。”

公孫望笑道:“大總監這是生氣你不給他拉銀子,沒告訴你辦法。”

臯相聽聞還有解決辦法,趕緊請教,“還望将作大匠不吝賜教。”

“談不上什麼請教,也不知道好不好。”沈光教回道:“在辟雍學習時,空閑讀過《治河典要》,這本很冷門的書籍,裡面有些對付河道淤積的方法。”

臯相兩眼放光,“若有辦法解決,每年就能省數萬勞力,十萬銀子。”

“哎,老兄,不着急。”公孫望笑着阻止沈光教,“人家蒲總監可是收了酬金的,你這點子看起來挺值錢的,咱可不能白說,咱和臯相換點東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