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見到李乂母親,齊聲問“伯母好!”
“娘,這是绛仙和缇仙,他們是王宮的公主。”李乂解釋二女身份。
母親恍惚了一下,看着缇仙依稀的面孔,問道:“你們父親是師辰甫?”
缇仙很是好奇,快言快語,“怎麼,伯母認識父王?”
母親搖搖頭,“我一個山野女子,哪裡認得高高在上的王上啊!”
兩個女孩很是驚異的看着李乂母親,山野之人,哪裡知道父親的名字,國王的名諱就是很多官吏也不知道,他們隻要高呼王上就可以了。
見到有個十三四歲的女孩正要出門,缇仙問道:“這是你的妹妹?”
李乂介紹道:“這是毓靈,沒過門的媳婦,等待着明年辦婚事呐!”
毓靈是小家碧玉,長得婉約動人,清雅秀麗,見到二女倨傲嚣張的神情,有點不自然起來,如同受到驚吓的小鹿,嬌羞的躲在李乂身後,扶着李乂的胳膊,将李乂看作是支柱和靠山。绛仙細看毓靈,玲珑可愛,眼神嬌羞,便多了幾分好感。
缇仙看到毓靈,摘下帶着的雙魚玉佩,給她戴上。
雙魚玉佩白中微微泛青,溫潤細膩,雙魚雕琢精美,這雙魚的眼睛不但能夠轉動,而且在玉佩中心處的抱柱有活動的暗扣,當真是巧奪天工的設計。
李乂言道:“君子五德,玉中盡含,溫潤而澤,有似于智;銳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撓,有似于義;有瑕于内必見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墜,有似于禮。”
缇仙笑道:“妹妹,這是一塊通靈寶玉,會給你帶來福澤壽華!”
山中的微風拂面,天空中陽光燦爛,正是放風筝的好時節。
“李乂,去放風筝吧!”二女手拿着風筝,這是她們耗了好幾天才做出來的。
李乂拿着風筝,迎風奔跑,绛仙手牽長線,時松時緊,風筝越飛越高,隻在天空中留下點點黑影,出神的遠望着風筝,绛仙問道:“看這風筝,你想到了什麼?”
“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鸢,這風筝沒羽沒毛,卻能直入青雲,飛的比鳥兒都高都遠。”李乂指着風筝,“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将吾輩上青天。風筝能憑借健風而上,我們做人也是,欲想成就大業,就要善于利用天下的大勢。”
绛仙盯着天空的風筝,眼中露出淡淡哀愁,似乎想到了和行嘉一起放風筝的日子,從靴子中取出小匕首,輕輕地割斷連着風筝的紅線,看着風筝慢慢随風而去,“讓這風筝兒自由自在的去飛,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别離。”
夜色朦胧,缇仙睜開眼睛,看了眼睡得酣暢的绛仙,偷偷溜了出去。
屋外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缇仙蹑手蹑腳的出門,奔着馬廄而去。
點燃馬廄中的燈籠,缇仙緊張的看了看四周,從懷中取出一包藥,給大黑馬喂了下去,接着給自己的白馬喂了下去。黑馬吃完之後,躁動不安,缇仙大喜,緊忙把白馬拉了過來,放在黑馬旁邊,黑馬聞到白馬的雌性氣息,愈發歡快。
看到有效果,缇仙心中大樂,在一旁興奮的盯着。
黑暗中,李乂好奇的盯着發生的一切,輕輕地搖了搖頭,不禁莞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