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好一會兒你估計餓了,堂屋有我買的餅幹,你吃一點填填肚子。”
實在沒啥能下手的,徐朝陽也有點餓了,往堂屋一找,果然在飯桌上看到了裝在塑料袋裡的餅幹,是最老式的那種薄餅幹,還可以看到上面的白糖顆粒,徐朝陽拿起一塊吃了,果然是他記憶中的味道。
這種餅幹是在村子的幹會上買的,徐朝陽老家這邊陰曆每逢十,也就是像初十,二十,三十這樣的日子就會有很多商販聚集在一起賣東西,村子裡需要的大部分生活用品,零食這些都是在幹會上買的。
這些散賣的零食都不像後世常賣的零食那樣有着精緻的包裝袋,直接裝在普通塑料袋裡按斤稱的,徐朝陽拿了兩塊餅幹填填肚子就又将裝餅幹的塑料袋系好。
今天看徐媽媽的架勢是要做個大菜,徐朝陽幹脆先把一堆髒衣服拿出來去洗了,夏季的餘熱還沒有完全散去,明天半天就能将衣服曬幹。
看到徐朝陽洗衣服,做飯做到一半的徐媽媽趕緊跑出來。
“你不用動,我等會兒做完飯了給你洗。”
徐媽媽和徐爸爸隻有徐朝陽一個孩子,生活上對他很溺愛,隻要有精力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幫兒子包辦了,十五歲的徐朝陽不懂得珍惜,隻是以為一切都是應該的,可是在社會上走了一遭的徐朝陽再回到現在,不敢再揮霍母親的愛了。
“媽,你還要做飯,咱家有洗衣機洗衣服也費不了什麼功夫,等你做好飯我也洗好了。”
徐朝陽高一的時候家裡還沒有安天燃氣,做飯燒的還是柴火,用地鍋做飯,徐媽媽一個人做飯本來就很忙,也沒有時間再去洗衣服,隻能讓徐朝陽自己來。
用洗衣機洗衣服很簡單,徐朝陽将衣服放進洗衣機攪桶裡,讓衣服慢慢攪着,他本人則是搬了個小闆凳坐在竈台邊給徐媽媽燒着火。
已經引燃後,燒火就是一件很輕松的活,徐媽媽沒有再趕徐朝陽,邊做飯邊和他聊着天。
“那看來高中是難多了,你也不要着急,慢慢來。”
“嗯,我曉得的。”
看到雞已經炖上了,徐朝陽趕緊補充:“媽,别放姜。”
徐朝陽不是一個特别挑食的人,但是他對茄子和姜這兩樣東西都很抗拒。
姜是因為他小學有一次在姑姑家玩,姑姑特意把姜做成姜末摻到菜裡,還極力向他推薦吃姜對身體有多好多好,結果就導緻原本還能吃一些的徐朝陽徹底拒絕吃姜了。
茄子則是徐爸爸的鍋,一年暑假徐媽媽有事好長一段時間不在家,都是徐爸爸照顧徐朝陽,恰巧那段時間大伯家做起菜販子的生意,每天下午都會開着三輪車帶着一大堆菜在村子裡賣,爸爸支持大伯家生意,一個暑假都是在大伯家買的菜。這也就罷了,每次爸爸都隻買茄子,一個暑假,蒸茄子,炒茄子,炸茄子,各種茄子的做法徐朝陽吃了個遍,之後再也不吃茄子了。
聽到徐朝陽的強調,徐媽媽應聲:“知道你不吃姜,我就沒買,用的辣椒配菜。”
徐家人的口味都比較重一點,尤其徐朝陽,吃什麼菜都喜歡帶點辣味。
把大塊的劈柴放到火裡,确定劈柴能夠燒到鍋裡的雞炖好,徐朝陽站起身去把洗好的衣服晾曬好,他剛才就聽到洗衣機的聲音停止了。
本來他還打算趁機将鞋子給刷了,徐媽媽已經做好飯了,徐朝陽也就不再繼續了,明天還有一天時間呢!
“朝陽,快端飯吧!”
家裡隻有徐朝陽和徐媽媽兩個人,徐媽媽還是弄了好幾個菜,特地清炒的徐朝陽點名的瓠子,炖了一個小時的雞還有自家地裡種的小白菜,斬好的半隻烤鴨也被徐媽媽端上了桌,主食除了徐媽媽炕的餅外還有幾個新鮮的玉米和紅薯。
“這兩天玉米熟過頭不好吃了,這還是前幾天我特意留的,放在冰箱裡,你回來才可以吃。”
“太好了,紅薯也是今年新種的嗎?”
“咱家哪種紅薯了,這是你大伯家種的,知道你這周回來特意給咱家送的,讓你吃的。”
徐家徐爸爸那一輩一共有四個男孩一個女孩,徐爸爸是其中最小的,幾家人住在一個村子裡面,離得也不遠,平時有什麼事都會互相幫把手,有好吃的也都會互相送一送。
也是因為這樣,徐爸爸才會安心把莊稼交給徐媽媽,自己一個人南下打工,每年的農忙時節徐朝陽的幾個伯伯嬸嬸都是主動來到家裡幫忙,平時家裡有啥大事也是他們照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