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火就等這句話呢,立刻大倒苦水,“我們今天去報名,可根本聽不懂他們說話,雖然最後比比劃劃也報上了名,但太費事了,這要是以後成了隊友怎麼溝通啊!”
孔尚隐一邊看書一邊道:“你總算開竅要學英語了?”
“哎,這英語臨時學也不頂用啊,”田三火邊說邊往鐘靈身上瞥,“不如學個一勞永逸的。”
鐘靈沒搭理他,他索性直接問:“你說是吧,驕子。”
鐘靈懶洋洋地應了聲:“嗯。”
晚上吃太飽,現在有點犯困。
一聽這話,田三火就來勁了,“驕子,會長大人”
聽他改口鐘靈就知道他又要撒嬌了,快快打住,“有事就說。”
田三火得逞,嘿嘿一笑,“你教我們語言轉換咒吧!學會了這咒還要什麼英語。”
實則就是不想同他們一樣日日上課。
“哦,我教了你們,好讓你們溝通順暢了,打敗我?”
這時的田三火可不像之前那麼嚣張了,一副勢要奪冠的模樣,谄媚道:“你可是驕子,我們就算溝通順暢了也不一定能赢你。”
“再說了,你多有氣度啊,我們要真是因為溝通不暢敗了,豈不是不公平,這種勝之不武你能忍?我們就應該以最完美的姿态輸給你,才能襯托出你的能力出衆!”
他的話擲地有聲,聽呆了一衆人等。
【這放在古代就是奸臣啊!】
【你别說,皇帝喜歡奸臣是有道理的】
【我也喜歡嘿嘿,聽起來真舒坦啊】
但自古忠奸對立,這不忠臣發話了,孔尚隐吐槽:“你倒是行,能屈能伸。”
他反倒頗為得意。
鐘靈站起身,“行吧,那就教一下吧。”
昏君已然被誇舒坦了。
衆人都圍過來,連唐獻都悄摸豎起了耳朵。
“魔咒的确是講究一些天賦。”
衆人還以為她是自誇,卻不想她說:“就像那煉金術隻有姬天辭和伍柒學得,我們是沒那個天賦,也沒那個耐心的。你們人人都有自己的天賦,學的時候就比别人更快些,這不過是各人有各命。”
“當然,正因為有天賦,所以看的便比别人要更深,理解的更快,更透徹一些。”
她的眼神滑過衆人,“我想如果真要論起來,你們的符篆、趕屍、煉器、煉丹、蔔算、修道、行蠱和佛家絕學,大約都有心得,不過都是些不外傳之秘,隻能通過師門或家族傳承。”
這一點大家是同意的,她們的本事的确都有關竅,有的師門會告知,有的天賦高自己就能摸到。
又聽鐘靈繼續道:“魔咒也有訣竅,但不同的是,誰都可以學,哪怕你的天賦不高,隻要有些魔力外加勤加練習,學會是遲早的事,不過魔力低微的話魔咒的強度和生效時間就會大打折扣。”
這麼看來,似乎魔法要比中國的修行更包容些,換言之,中國修行的門檻要更高,限制性也大一些。
不能說孰優孰劣,因為這兩種模式都使自身百花齊放。
魔法因為人人學的,便也人人可以創造,因而多種形式,多種魔咒被發明。
同樣的,中國的修行講究師門和家族,不外傳便導緻了其他想要修行的人隻能自創功法、門派以求得道,因而中國大道分為儒道佛,大道又延伸出無數分支,門派衆多,修行方式也不各不相同。
可以說條條分支通大道了。
“魔咒的訣竅我不知道正經巫師是如何理解的,我的理解是,施展魔咒成功與否,與三個因素有關。”
她伸出一根手指,“第一,魔咒發音。包括發音的準确性,語調,也就是抑揚頓挫,和語速快慢。”
“第二,魔杖的使用。包括魔杖的走勢,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它在空中畫出的圖形,揮動魔杖的節奏和力度。”
“第三,魔杖和魔咒的配合。節奏要掐準,這點就需要反複練習,以達到魔咒爛熟于心,揮動魔杖的瞬間便可以手口一緻,咒即成,等哪一天你練到可以咒随意動,便是大成。”
衆人聽得目瞪口呆,聽起來像是不難,但如果要讓他們自己領悟,或是着手去做,卻是很難的,難怪說她有天賦,這種對魔咒的理解力同是天才的他們更為佩服。
彈幕也一陣熱鬧。
【真假的啊,分析的頭頭是道】
【誰來證實一下子?】
【咋證實啊,你會魔法啊?】
【靠!不會真讓她領悟到了吧】
【聽她的分析,我甚至掏出了我在直播間買的魔杖,還跟她是同款】
【我也,搞得好像我能學會一樣】
【md!她說的我差點以為魔法世界是真實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