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舉子
且說燕臨奉命查了賈赦的事,更加确信賈家不可靠,恰好劉思遠來報:今年趕考的士子入京了,姑蘇林家恰有一位,也在其中。
燕臨一看,林稹,字兼理,姑蘇人氏,十四考中秀才,二十三歲中舉人,位列鄉試第八名,可謂江南士子中的佼佼者。
燕臨心道:果然與林姑娘說的對上了。燕臨又細細查問此人的品行質素,知他是方正之士,又素來孝順,是可堪信任之人。
劉思遠道:“算着日程,他将于明後兩日内進京,若是從前便是在東便門下船。如今的慣例,卻是在通縣下船,然後再走廣渠門。”
燕臨問道:“這是為何?走東便門還近一些!”
劉思遠道:“那一段河道迂折,不少商船在那裡裝卸,常常是船堵船的,故而近來大家就在通縣下船了。”
燕臨道:“既然如此,你帶人在東便門等着,我自去廣渠門。”
劉思遠見燕臨如此重視此事,連忙應承。
燕臨自己帶着龍泉和泰阿,直往通縣碼頭。時有官船靠岸,一些讀書人打扮的士子,腰間挂着火牌,下了船便由差役引着,去最近的驿站,自有挂着“奉旨會試”旗幟的公車送他們去廣渠門。
燕臨便上了碼頭岸邊的茶樓,找了臨河的桌子坐下。泰阿道:“咱們隻管看南來的船,還有就是挂着胭脂色旗子的船,多半是江南來的。”龍泉道:“這便好認了。”
三人喝了幾口茶,瞧着窗外樓下的人來人往,倒也惬意。這茶樓裡也有許多是等人的,相互不鹹不淡的聊幾句。不一會兒,龍泉坐不住了,道:“我要解手……”
泰阿瞪了他一眼,燕臨沒有說什麼。龍泉嘻笑着下樓,一溜煙地去了。
泰阿道:“世子,您也管管他!”
燕臨道:“他哪裡坐得住,肯定是要到碼頭上看熱鬧。”
又過了兩刻鐘,果然見龍泉興沖沖地跑回來,道:“我遠遠看見有一艘江南來的大船,我估摸着林公子多半在裡頭!”
泰阿哂道:“江南趕考的學子衆多,你怎知林公子就在這艘船上?”
龍泉道:“我看那艘船乘着東風,有一股喜氣,便知道了!”
燕臨笑罵道:“胡說八道!”踢了他一腳,道:“再探再報!”
不多時,那艘船靠岸了,燕臨和泰阿都目不轉睛地瞧着,隻見一衆舉子,或是三三兩兩,或是帶着一個小童,提着行囊和書箱,走下船來。
卻是有幾個格外年輕些,在一衆老成持重、已至不惑之年的中年舉子中,顯得尤為突出。龍泉聽了幾句,朝樓上的燕臨微微點頭。
燕臨便下了樓,龍泉上前道:“我看是那個,年紀輕,樣貌與畫像也對得上,又是一口江南官話。世子,可要上去問一問?”
燕臨道:“不用!”他知道劉思遠的辦事能力,這畫像果然惟妙惟肖,他看了一眼便認了出來,這個身着豆青圓領絲綿袍子的年輕人,應該就是林稹。他穿戴齊整,模樣俊秀,卻沒有帶書童。
燕臨也不上去搭話,見林稹上了公車,便帶着泰阿和龍泉遠遠跟上。
來到廣渠門,一行人等便下了車。兩人有親友來接,剩下幾個似在商量去何處投宿。林稹站在一旁,露出躊躇之色。
這時一個管家模樣的,在廣渠門外候着,與一小厮耳語幾句,便上前向林稹請安問好,道:“少爺,您怎麼才到啊?老奴在廣渠門外等了兩天了!”
燕臨瞧出了不對勁。那個小厮剛也在茶樓下等候,明明見到了林稹,怎麼不上前迎接,要入了廣渠門,等差役走了才去向管家報告。
龍泉低聲道:“這小子有問題!”
燕臨沖泰阿使了個眼色,他則和龍泉繼續盯着這個“管家”。
隻聽林稹道:“在景州一帶,因避春汛,行船耽擱了!”
“管家”眯眼笑道:“那必是雲間有士龍,少爺這一科定然高中!”林稹微微一笑:“但願如此!”
“管家”便請林稹登車,他自己駕車,一路朝城中駛去。
燕臨和龍泉打馬跟上,見這車子越行越偏,直至城東,又拐入小巷中。燕臨怕驚了這個“管家”,下馬跟着,暗中窺視,又沿途留下标記,不多時張齊便帶了幾人來了。
車子在一個僻靜又破敗的巷子中停了下來,“管家”下車,吹了口哨,剛才那個“小厮”和另一個獐頭鼠目之輩從另一頭竄出,将看起來昏睡的林稹擡入一間屋中。
“管家”則取了林稹随身帶的行李,也跟了進去。
燕臨做了一個手勢,張齊等人已将各出口把住。龍泉一腳踢開門,隻見屋裡的三人把行李中值錢的東西搜索一空,倒還“盜亦有道”地把林稹的火牌、書帖等物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