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高台濯月 > 第12章 符紙

第12章 符紙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二月十九是崔家三老爺的生辰,崔柔儀蟄伏了兩個月,可算逮到一個合适的機會前去拜訪。

因三月底就要開選公主伴讀了,夏若莘便沒有同行,陳氏給她請了位厲害的教習嬷嬷,臨陣再磨磨槍。

二房這次依舊縮頭縮腦的沒有什麼表示,崔培和崔岑又都有公務要忙,便由崔巍陪着陳氏母女前去。

不過崔三老爺早就說了他不愛喧鬧,人少些還更好。

今年雨水尤其大,連日潮濕之下,上山的路便要難走些,好在崔家人對此地熟門熟路,硬是趕在午飯前入了觀。

崔巍自去與觀主慢慢寒暄,陳氏則攜崔柔儀繞到清水觀的西南角,穿過寶瓶月洞門,沿着一溜兒矮牆轉至三老爺崔增的小院。

崔增站在複廊下迎了陳氏等人進去,邊走邊回頭看了崔柔儀一眼,訝異道:“小丫頭怎麼來了?好在這會兒天收了雨,不然受了寒又病倒了可如何是好。”

崔柔儀愣了一下,才想起來前世她嬌慣,受不得奔波之苦,根本懶得來看望三叔父。

那時她一年到頭也未必跑上一趟,不怪這會兒三叔父見了她這般驚奇。

但三老爺崔增是個再寬和不過的好脾氣了,從來隻有心疼小輩的,可舍不得責備她。

這次崔柔儀改了那些嬌氣矯情的臭毛病,肯大老遠來看望一回,崔增立刻就把她誇得天上有地上無,直道:“就知道咱家的姑娘是頂好的,小時候不過是不懂事罷了,大了也不比誰差。”

陳氏回頭看了一眼老老實實跟在後頭的崔柔儀,也道:“不知怎的,或許真是人長大了知道好歹了,這丫頭不聲不響的,自己就把自己給改好了。”

崔柔儀聞言低下頭,自嘲的一笑。

自她重生以來,慢慢的收斂了舊脾氣,全家沒有一個人揪住舊事不放,反而多是問她是不是受了委屈,怎麼行事謹小慎微起來了。

隻要她肯改正,阖府上下俱是一片褒獎鼓勵,仿佛過往她的種種任性都不存在一般。

崔柔儀暗暗感歎,她何德何能有幸托生在這樣的人家。

入了小院,當中是個怪石環繞的小水潭,崔柔儀伸頭看了看,裡頭養了好幾隻烏龜,正悠哉悠哉的遊來遊去。

水潭背後便是主屋,沿着屋側起了一溜兒花窗牆,連接着一處芭蕉掩映的小亭,想是個打坐悟道的好地方。

崔增引陳氏母女進屋吃茶,崔柔儀趕忙奉上一幅水荷雲煙圖作壽禮。

崔增顯然一愣,繼而樂呵呵的接了,當窗而坐細細觀摩起來。

窗台縫隙裡長出了幾根纖細的小草芽,是春日裡最早露頭的一茬綠意,一早就被灑掃小厮盯上了,正要将它們盡數鏟了去。

崔增聞得聲響,嗟歎了一聲:“怕是我平日裡喂食鳥雀時飛濺出來的谷子,泡了雨水後就在這兒發芽安家了。”

“所謂道法自然,就由得它們愛長在哪兒就長在哪兒罷。”崔增一叫停,小厮就縮頭縮腦的頓住了。

崔柔儀趕緊接上話頭,道:“今年開春雨水是大,叔父這一應舊物也該換換新了,家裡給您新做了一整套,今兒一并帶來了。”

“我這用得好得很,何須勞動這老些。”崔增一扭頭,幾個婆子正有條不紊的往屋裡淘換被褥坐墊枕頭,一色的水綠煙緞,正應春景。

陳氏抿了口茶,指着崔柔儀笑道:“我都沒想起來這一茬,還是這丫頭有孝心,催着趕着針線房做了新的來。這陣子水汽重,屋裡屋外都濕答答的,是得統統淘換一遍才好。”

崔柔儀狠狠點頭,眼睛直往那幫忙碌的婆子手底下瞧,似是在期待着什麼。

正如她所料,有個婆子不知從哪兒摸索出幾張黃符紙,奇怪道:“這是如何來的?”

崔柔儀松了一口氣微微一笑,過去抽走紙張看了看,狀似随意道:“看起來是個畫得不怎麼樣的符咒,技法生疏得很嘛。”

雖然面上一臉意外,然而她心下一片了然,今日專是為這幾張符紙而來的。

崔柔儀這陣子慢慢理清了思路,前世造成崔家卷入大禍的原因有三。

其一,巫蠱事發後,昭武衛奉皇命大肆抄檢城内城外的各處道觀,從崔三老爺的椅墊下搜得了幾張符咒。

欽天監驗視後說那些并非惡符,都是祈福用的,并且看那幼嫩的字迹和揉皺的紙張,推測是個小道童練習時所寫,不慎遺留在坐墊下也未可知。

可那時的聖上已經魔怔了,甯可錯殺也不願放過,把倒黴的崔增和懵懂的小道童通慧拘進了诏獄,此後便再也沒能活着出來。

其二便是早有異心的王添祿那厮。

他趁着外出采辦石材的機會逃了出去投奔敵營,在節骨眼上反過頭來充當人證,誣陷崔府與太子勾結,說當年把崔三老爺送進道觀就是為了行詛咒之事方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