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孤城,醒一醒!”
“咳咳,唔……”
喉嚨幹得像被燒熱的刀片割過一樣,稍微發出點兒聲音就扯得劇痛,孤城隻好捂住嘴巴,忍住想要問些什麼的沖動,然後才慢慢地擡起眼皮,打量着身處的環境。
“太好了,你終于醒了,”看樣子小金屬罐一直在邊上守着,孤城剛一有反應就激動地叫了起來,“你已經昏迷了三天了,要是再不醒,可真有人要提議把你挖個坑埋了。”
孤城說不了話,隻能伸出手要水。
“内個……我之前就說車上沒有水了,真的是一滴都沒有了,”方舟的語氣多了份尴尬和内疚,“為了防止你脫水,我們一直把你放在駕駛座後面的陰涼處;不過放心,我們馬上就到貿易站了,等一下車我就去給你找水!”
等等,自己不在駕駛座上,車是怎麼開到貿易站門口的?
孤城向搭檔投去了疑問的目光,而方舟則支支吾吾地回答道:“呃,這個嘛……因為我們的物資實在不多了,你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醒,我就自作主張從幸存者裡挑了個會開車的……不過他們這次還算有良心,記得你是為了救他們才昏迷的,所以一路上也難得沒鬧過事。”
聽完了解釋,孤城隻是輕點了下頭,顯然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哦,到了,”方舟注意到窗外的景象又變樣了,“這個位于山腳下的小鎮就是貿易站了吧?”
孤城很艱難地“嗯”了一聲,也跟着坐起來向車窗外看去。。
地盾貿易站,雖然名字裡有“地盾”二字,但嚴格意義上并不位于地盾上,而是坐落在地盾區入口前,更像是類似檢票站一樣的位置。
地盾,指地殼上相對最穩定、長期處于相對隆起的部分,整體大緻呈盾狀,由于造山運動很少,頂部的地勢也較為平緩;地盾的形成未必跟地幔柱有什麼強關聯,隻是如今衆人面前的這片拔地而起又漫無邊際的地盾确乎跟地幔柱脫不開幹系,故而大家喜歡把地盾區和暗色岩區混用。
暗色岩指的則是冷卻岩漿形成的岩層,其中大量的玄武岩使得巨大的暗色岩區域顯得通體漆黑,由于其中的礦藏極為豐富,因此大量避難所依舊頂着巨大的危險定居其中,這裡也就成了探險的下一站。
而孤城和方舟看到的,就是一大片鋪天蓋地的高聳黑色岩層,貿易站則被襯托成了一個很小的白點,不仔細觀察恐怕會将其略過,整塊花崗岩建成的厚實圍牆将它和外面的荒原隔絕開,圍牆的兩側各有一個開口,分别是入口和出口,每一個進入或離開的人都要進行嚴格的盤查。
“下來,下來,都坐在車上幹什麼呢?”門口的守衛已經忙活了一整天,輪到裝甲車時有些不耐煩了,“從哪兒來的,要幹什麼?”
“我們是從……”方舟轉頭看向孤城,試圖用眼神詢問她是否要據實回答,可惜攝像頭不支持情感表達功能。
好在孤城領會了她的意思,随即從外套内側的口袋裡摸出一張舊到泛黃的紙片,一言不發地塞到守衛手中。
“見站長的請示條?你怎麼會有這種東西?”守衛有些摸不着頭腦,然而按照規矩,有這個東西足以讓這幫人進去了,“啧,算了,我也懶得多打聽,快點兒進去吧!”
裝甲車領着已經顯得十分稀疏的幸存者隊伍越過了花崗岩圍牆,停駐在鎮子中心的一片巨大空地中,同樣停在附近的基本都是些商隊,孤城似乎很不想與他們打交道,一下車就領着方舟走進了鎮子深處。
貿易站少有純粹的民居,大多都是前店後屋的商鋪,旅店和補給品店占了絕大多數,其次是各類娛樂放松的場所,它們是創收的主力;建築上幾乎是清一色的花崗岩,這也是貿易站本身的特産,雖然方舟很懷疑這種房子的舒适度怎樣。
貿易站的管理所則開在了建築市場附近,擴建是倒是方便就地取材;辦理入住服務的區域在二樓,孤城上去掃了眼,冷冷清清的沒幾個人,服務台後的女業務員甚至閑得玩兒起了數獨。
“你好!”
方舟這一聲招呼反而把業務員吓了一跳,顯然對方沒見過會說話的小金屬罐,孤城隻好親自和她交涉,不過在說話之前,她得先要點兒茶水。
“她說自己三天沒喝水了,”方舟先替孤城翻譯了前兩句,“你可不可以給她點兒水喝?”
年輕的業務員還處于較為懵懂的狀态,沒想過拒絕就遞了瓶水過去。
“辦定居,”喝完了水,孤城總算能開口說話了,“人數一共是……”
“四十五人,”方舟在一旁提醒道,“有一大半的人都在毒氣和火山灰的夾擊中死了,還有十來個則是走散失蹤了,最後能跟我們一起抵達的還剩四十五個人。”
二百多剩四十五,這個生存率在一堆無人生還的遷徙案例對比下,居然還算不錯。
“這四十五個人都在廣場上,”孤城接着方舟的話往下說,“你們這裡有足夠的工作崗位嗎?”
“有,不過都是建築市場的勞工,他們最近很缺人手,您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