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絕不辜負皇阿瑪囑托。”
胤禛連聲答應。
康熙見老四完全領會他的心意,冰冷的面容綻出慈愛的笑容,道:“天色不早了,老四你也該回去享受你的溫香軟玉了。”
“早日給朕再添幾個皇孫。”
康熙補充道。
“兒子告退。”
……
……
胤禛走出紫禁城,候在馬車前的戴铎立刻迎上前:“爺,皇上對您這次的差事是——”
“皇阿瑪讓我盡快按他的意思把涉案人員妥善處理。”
胤禛面色冷冽,看不出悲喜,在蘇培盛的伺候下登上馬車。
戴铎不死心,想鑽進馬車和雍親王共商大計,卻因為車夫的動作險些摔倒在地,穩住身形時,馬車已經離開,戴铎隻得狼狽不堪地提着袍褂在後面追趕。
馬車内,胤禛捏着念珠手串,臉色遊移。
他還在回想皇阿瑪方才的舉動。
卷入陳四流民案的官員,除了必須死的陳四,還有哪些人是該殺?
哪些人隻需小懲大誡?
燒名冊是否意味着皇阿瑪暫時不打算徹查山西地方官員上下勾結謊報收成一事?
還是說——
名冊上的部分人可以放過,剩下的部分……
[皇阿瑪給我出了一道難題啊。]
胤禛心中默默道。
如果能滿分解答這道題目,必定可以在皇阿瑪心中占據更多分量。
當然,如果答題失敗,等待他的必定是疏遠和冷遇。
想到這裡,胤禛又歎了口氣。
這時,車隊抵達雍親王府。
早早接到消息的嫡福晉領着後院一幹女眷在王府門前嚴陣等待。
“四爺吉祥——”
“嗯。”
雍親王胤禛走下馬車,背着手走到嫡福晉面前:“我離開京城這段時間,家裡沒出什麼大事情吧?”
“托爺的福,府裡一切如常,沒有發生任何不好的事情。”
嫡福晉烏拉那拉氏公事公辦地禀告。
胤禛點了點頭,徑直走到身懷六甲的格格鈕钴祿氏和格格耿氏面前:“腹中胎兒如何?”
“托爺的福,奴才們的肚子沒有任何不舒服,大夫、嬷嬷也都說奴才們孕相極好,興許能給爺各添一個小阿哥。”
“兒女之事,自有天命。”
胤禛淡然一笑,看向女兒賽寶和兒子弘時:“你們——”
“回阿瑪,阿瑪不在京城的時間,弘時跟着何清師傅學了《論語》還有二十多首唐詩,師傅說弘時将來定能有一番大作為!”
弘時急于炫耀,竟無視長幼,搶在姐姐之前回答問題。
胤禛眼中頓生愠怒,但他沒有發作,隻是重重地看了眼李氏:“你把賽寶和弘時都教得很好。”
“奴才是遵循爺的教導。”
李氏沒聽出胤禛話語蘊含諷刺,笑容格外明媚。
見她如此蠢鈍,胤禛頓時覺得為她們母子生氣不值得,目光自然地落在年世華身上:“回門那日,年家可有抱怨?”
“回爺的話,奴才的父母、兄嫂都對爺的恩情刻骨不忘。”
“你口中的哥嫂也包括你二哥年羹堯?”
胤禛诘難年世華。
“二哥還在四川任上——”
“所以他……”
胤禛冷笑。
[區區年羹堯,怎敢如此目中無人!]
“此次回門,大哥讓捎回了不少東西,都是二哥托大哥準備的送給爺的禮物……誰承想路途耽擱,東西送到京城時爺已經……”
“哦?”
胤禛不信年羹堯有這份心,定是年遐齡、年希堯父子暗中主張,企圖亡羊補牢。
但年家除了張揚跋扈的年羹堯,其餘諸人對自己俱是百般體貼恭順,何況如今正是用人之際——
想到這裡,胤禛牽起年世華柔弱無骨的手:“你二哥都為我們準備了什麼好禮物?”
“二哥為爺準備了西洋運來的琺琅地球儀一尊、景德鎮新制的淡胭脂紅色瓷瓶一對,大哥還讓奴才把他新寫的三本書的草稿帶過來,希望得到爺的指導。”
武曌低眉順眼,做出謙順姿态。
對付男人,她向來手法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