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你少說兩句吧!”
年遐齡苦笑,提醒妻子:“王府的馬車快到了。”
“我也就是心疼女兒才抱怨這幾句,哪能不知道亮工是咱們年家最出息的那個,年家的将來大半系在亮工身上。”
年老夫人憤憤不平,但也無可奈何。
年遐齡夫妻身後,年希堯夫妻以及被年羹堯留在京城的續配妻子覺羅氏俱是一臉無奈。
……
……
年世華的馬車在前呼後擁中抵達年家的京城老宅。
依規矩,嫁給掌管鑲白旗的雍親王為側福晉後,她便成了父母、兄嫂的主子。
因此,年世華在嬷嬷的攙扶下才出馬車,年遐齡夫妻立刻帶領全家向年世華行禮。
武曌見狀,連忙上前攔阻:“父親、母親,你們折煞女兒了。”
“尊卑不可廢。”
年遐齡夫妻堅持帶領全家行禮。
武曌隻得受禮,然後以年世華的身份向年遐齡夫妻行兒女大禮,親密問候以年希堯為首的一幹人,在衆人的簇擁下進入正廳坐定。
此時,年遐齡等人也已發現雍親王不在,嘴上不敢吱聲,心中難免嘀咕。
尤其是年遐齡。
[四爺身份如此尊貴,确實不太可能陪柔雅回門,但是……但是……四爺不來,當真隻是因為尊卑有别,不是因為亮工的怠慢?]
想到此處,年遐齡越發惴惴不安,不等寒暄結束便問女兒:“柔雅,四爺他對你可還滿意?”
“爺對女兒很好。”
武曌睜着眼睛說瞎話。
“當真?”
年老夫人不信。
她近來時常噩夢,夢見雍親王将對年羹堯的不滿發洩在女兒身上。
“爺若是對女兒不好,又怎會讓蘇培盛為今日的回門準備如此厚禮?”
武曌巧言安撫年老夫人。
在年遐齡夫妻身上,她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
“那為何……”
年老夫人欲言又止。
“四爺何等尊貴,怎麼可能——”
年遐齡闆下臉。
武曌見狀,主動緩和氣氛:“爺原打算陪女兒回門拜會父親、母親大人,無奈國事緊急——”
“原來如此,是母親太不懂事了。”
年老夫人讪讪道。
這時——
[甭管四爺是真有事要處理還是壓根不想來,他不陪小妹回門,我們也能落得清閑,少了一堆跪拜禮節。]
年希堯的聲音傳入武曌耳中。
她擡頭,看了眼這位赫赫有名的“呆公子”:“大哥——”
“小妹有事?”
“我想去大哥的書房選幾本書帶回王府。”
“小妹想要什麼樣的書籍?”
年希堯興緻盎然。
武曌:“還沒有想好。”
“那我現在就陪小妹去書房挑選。”
年希堯有些迫不及待了。
要知道,單論天資與才華,年希堯不在年羹堯之下,然而,年羹堯自小勤學苦讀,鑽研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經典,年希堯卻把心思全放在時人看來是不務正業的詩詞書畫、音樂醫書、幾何西學領域,以至年羹堯外放成為正三品的四川巡撫時,長他八歲的年希堯還隻是個四品官。
世人隻知年羹堯深受皇恩,卻不知年希堯也是個難得一見的天才。
好在年希堯性情溫和,對于仕途升遷沒有太強烈的欲望,比起步步高升,他更喜歡鑽研雜學,尤其是西洋學,希望自己在雜學領域取得的成就能得到世人的肯定。
現在,小妹向他借閱書籍帶回王府,他本能地意識到機會來臨,恨不得把多年心血傾囊相送,讓這些心血經小妹之手進入雍親王書房,呈到皇上的桌案。
沒想到年希堯内心如此,武曌不禁對他多了幾分好感,以及——
[此人或可成為我的得力助手。]
……
進入年希堯的書房,武曌的視野頓時被琳琅滿目的物品占據:除了整排整排的書架和堆滿書架的各類線裝書籍,還有從西洋傳教士手中重金購得的黃銅望遠鏡、琺琅地球儀、指南針、帆船模型等等等。
書房最顯著的位置擺着一個淡粉色瓷瓶,通體光潔溫潤,色澤淡雅如粉玉,淺色花紋若隐若現。
“這瓶子——”
“這瓶子原本就是為小妹準備的。”
年希堯見年世華被瓷瓶吸引,笑呵呵将瓷瓶雙手奉上:“大哥知道四爺喜歡淡雅,有意燒制胭脂紅釉色瓷器作為賀禮。誰想下面的人做事疏忽怠慢,為大婚準備的瓷器直到前日才送抵京城,誤了大事。”
“大哥有心了。”
武曌欣然收下瓷瓶,注意力落在琺琅地球儀上。
[這是……]
【地球儀。】
鳳龍拍着翅膀飛上地球儀,老氣橫秋地坐在地球儀的金屬支架上,短小的前肢抱在胸前。
【你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巨大的球體,也就是所謂的天方地圓,九州之地的認知是完全錯誤的~而這個地球儀是基于全新認知做出的全球各國堪輿大圖~】
[九州之地是錯誤?地球儀?全球?]
武曌心顫。
超範疇的知識如暴雨雷電沖刷她的思考,臉上卻還要維持平靜,不動聲色地走到地球儀前,端詳這個精緻又奇妙的琺琅球體。
[小妹看中了地球儀?]
年希堯心疼。
但為了讓畢生心血有朝一日進入皇帝視野,年希堯狠狠心,主動向年世華介紹琺琅地球儀的獨特之處:“小妹,賣我地球儀的西洋傳教士說,即便是在宮裡,如此精緻的地球儀也屬稀罕物,你将它帶回王府,必定能憑借此物博得四爺的好感。”
“大哥要将地球儀送我?”
“正是。”
年希堯直言不諱:“和碩雍親王的嫡福晉膝下無子,若是王府後院地位僅次于嫡福晉的你能為四爺生下出色的兒子,這孩子将來很可能繼承親王爵位,成為年家的依靠。”
“為什麼要依靠我?二哥比我何止優秀百倍。”
武曌故作謙虛。
年希堯苦笑:“亮工的性情,父親和我們都清楚。他确實有才華,但也因此恃寵而驕,連四爺的話都敢不當一回事,将來指不定會鬧出什麼!”
“父親和兄長不曾勸過?”
“他不想聽,我們有什麼辦法?”
年希堯自嘲一笑,随即捧來自己精心編纂的幾本書的樣稿,希望妹妹能把他的心血轉呈給四爺。
“大哥,你——”
“我素來不是做官的料,心思全在這些雜學上,還請小妹務必成全。”
年希堯言辭懇切。
武曌也想盡快掌握當前世界最新最前沿的知識,于是滿口答應,收下年希堯編纂的《視學》、《對數廣運》、《集驗良方》三書樣稿,又從書架上拿走從《史記》到《元史》總計二十三套史書,最後在年希堯的建議下,将司馬光主編的《資治通鑒》一并收下。
“可惜《明史》還在編纂中,不知何時才能問世。”
指揮奴仆将上述書冊裝進紅木大箱時,年希堯本能地歎了一句。
對此,武曌并無驚異。
反倒是小鳳龍眨動清澈透明的大眼睛盯着年希堯看了許久。
【這人可惜了。】
[可惜?]
武曌詫異。
[為什麼可惜?]
【沒能出生在正确的地方,難道不值得可惜?】
話音落,小鳳龍便再次被年希堯書房内的各類西洋物件吸引,拍着翅膀上下飛舞,恨不得把年希堯房内的每一件珍奇擺設都占為己有。
武曌假裝沒看見小鳳龍的醜态,見書冊已盡數裝箱封好,遂與年希堯走出書房,一路閑談,得知年世華的二哥年羹堯赴四川上任恰逢四川提督嶽龍(嶽鐘琪之父)雙目失明且因為經濟問題戴罪在家,繼任提督才德不及難以勝任,得以巡撫身份過問四川軍事,整頓軍務,清繳盜賊,安定地方,屢立功勳,但也因此和頂頭上司、川陝總督殷泰的關系搞得很僵。
“皇上喜歡亮工的銳氣和才能,默許他在四川的種種行為,但也讓亮工日益跋扈,目中無人……小妹,你身為年家人,可一定要在四爺面前為你二哥多說好話啊!”
年希堯對未來憂心忡忡。
他自知能力有限,無法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因此将年家的未來寄托在文武兼備的年羹堯和嫁入雍王府的年世華身上,希望他們能相互扶持,共同撐起年家。
武曌聞言,淡淡一笑:“在王爺跟前為二哥說話是我身為年家人的分内事,就怕二哥他……”
過分不知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