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船隻在海面漂泊,飄着飄着,周圍的同伴越來越多。
無論是大船還是小船,都順着洋流和風,飄向了同一未知地點。
最後大船繼續前進,小船消失在路途中。
盡管如此,船隻還是越聚越多。
最終,在一片不知名的海域,所有船隻同時停止漂泊。
仔細數一數,這片海域裡,居然彙集了28艘船,還都是大船,壓根沒有見到小船的蹤影。
也對,那些小船的堅固程度不及大船,在漂泊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大風大浪。
小船根本無法抵擋這些風浪,漂泊的速度自然也沒大船快。
關甯所在的這艘船,算是停泊在這片海域裡,相對較大的船了。
很多人的眼睛,都盯着這艘船,都想來這艘船上生活。
畢竟船越大,就代表抵禦風險的能力越強,儲存的物資也越多。
但,現在海面上的氣氛十分微妙,船隻的距離都隔得比較遠。
所有的船隻,都默契地遠離了其他船隻,獨自占據了一小塊區域。
每艘船上的船長,也拒絕接入其他船隻的信号,甚至連喊話都沒有。
船上的旅客,也保持着相對寂靜的狀态。
遠遠看上去,就像是20多艘幽靈船,漂泊在這片海域一樣。
現在,就看誰會打破這個僵局了。
僵局一旦打破,這些船隻就該尋找同盟,或是主動避讓離開了。
順帶提一嘴,這些船隻都不約而同地避開了同一艘船,那就是目前海面上最大的一艘船。
按理說,這艘船不應該出現在這片海域,但它就這麼水靈靈地出現了。
這片海域的其他船,都是為了節省燃油才過來的,但能源船完全沒有燃油的顧慮啊,出現在這裡,就顯得有些奇怪了。
為什麼要避開這艘船呢?
這是因為,那是一艘能源船,船上的工作人員,實打實地都是裝備荷槍實彈的武警。
但奇怪的點就在這裡,按理說,能源船上最不缺的就是燃油,最缺的就是食物。
按照大多數人的想法,這艘船應該跑到各個港口,看看有沒有未被毀壞的港口。
用船上的能源,和港口上的人交易食物。
當然,這艘船來這裡,可能也是起了想要交換食物的想法。
但許多船都自身難保了,沒人願意與它進行交換。
基于以上的看法,許多人都不認為,這艘船應該出現在這裡。
但現在,這艘船現在出現在了這片海域,讓人不得不産生一些奇怪的想法:
譬如,這艘船其實是空船,船上什麼東西都沒有。
亦或者,這艘船想用能源,來與其他船進行食物交易。
更壞一點的想法,就是這艘船想依靠絕對的武力,收編其他船隻,壯大自己的力量。
總之,這艘能源船獲得的關注最大的,但也是被孤立的最嚴重的一艘船。
隻要是理智尚存的人,都不想第一個接觸這艘船。
在這種情況下,其他的幾艘相對較大的貨船,就被人給盯上了。
他們幹不過能源船上的武警,難道還幹不過幾艘小貨船上的船員麼?
以上,是絕大多數觀光旅遊船的想法。
很不幸,關甯所在的船隻,就是一艘貨船,盯上這艘貨船的人還不少。
關甯站在甲闆上,看着周圍圍堵她們的船隻,心裡發出喟歎:
“恐怕,平靜的生活,将要遠去了”
周圍的三艘船雖然離得遠,但卻以包圍的架勢,将關甯所在的船隻團團圍住。
船上的很多人,都看出了這種情況不太對勁兒,但沒辦法,現在說什麼都晚了。
不過,到目前為止,除了出現了這種,被其他船隻包圍的外部威脅以外,船上的人們還發現了,他們之間存在的内部威脅。
受到被其他船隻包圍的影響,很多旅客都自發地去甲闆上觀察周圍。
在甲闆上觀察的人多起來之後,船員們扔屍體的舉動,理所當然地就被發現了。
船員們的舉動,直接惹怒了絕大部分的玩家和原住民。
當然,這裡的水分有點大,很多人都抱着渾水摸魚的态度,想要借此給自己謀取福利。
很多玩家都是獨自上船的,所以他們對此其實并不在乎,畢竟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大多采取圍觀的态度。
真正對此反應激烈的是原住民,他們是出來旅遊的,幾乎都是拖家帶口出來的。
看到這個場景,怎麼不會感覺到憤怒呢?
且不說這些人的态度,我們暫且把目光轉移到事情本身。
船上的乘客們隻知道,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死後,屍體就會被船員拉去冷凍室。
船員對他們是這樣解釋的,将屍體送往冷凍室,這樣做既方便保存屍體,也不會因為屍體腐爛造成船上細菌滋生。
等岸上的災難一結束,還能讓這些人入土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