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蜀黎種完便都是晴朗天氣了,小苗很快鑽出土地、長過麥茬。田間地頭總有不小心踩到的地方,這時還要有人來把擠在一起的苗分開,把多餘的苗移到沒有長苗的位置。有空時還可以把菜地裡的冬瓜和茄子摘一摘,順便把蔥闆埋在地裡。
不過這菜地與田地很少挨着的,田地多是大片大片連着,而菜地為了防止被遊手好閑的人偷走還未來得及摘下的菜,就像那還未熟便被打落的小棗一樣,多是在自己院子裡。
李家除了李晏秋之外的十口人都住在一起,原本就不大的院子就更加擁擠。說來也巧,李貞之前有個弟弟,分家的時候便和李貞爹娘分到了另一趟街的最裡面,後來李貞弟弟成了上門女婿,李貞爹娘死後這座院子變成了李家的菜園子。
低飛的蜻蜓偶爾落在冬瓜顆上,李晏秋避開冬瓜柄上的小刺,一擰,冬瓜便順利地摘下來。
坐在台階上剛睡醒的李寂拍手叫好,雙腿靠在一起,懷裡還有一盆紅色的、花瓣形狀明顯的、瓣與瓣間隔均勻的四季花。
李寂抱着懷裡的,看着院裡的:“姐,你看有個蜻蜓落到四季花上了!我就說這花很香吧,你們還都不信我!啊!”李寂打了個哈欠,“我才剛剛起床,太陽就偷懶躲起來了……不過這花在月光下更好看,這黃色的四季花花瓣多而圓,一到晚上就跟會發光一樣!姐,你說我要是把這黃色的枝插在紅色的莖上,會長出什麼樣的花來呢?”
“你擡頭看看天,還是把花都搬到屋裡去吧。”
李寂睡眼朦胧地歪着脖子:“有道理!我現在就般!”
李晏秋把摘的菜都放在一邊,自己隻挑了幾個茄子和辣椒放在背簍裡:“把鋤頭拿過來。”
“好,我先找鋤頭!”
起身喘氣兒的空,李寂就拿來了鋤頭。
李晏秋摟開一趟土,把蔥闆放在土壩高的那一側,用鋤頭把土摟上,保證蔥闆露出一點頭來,再澆些水,便可以扛着鋤頭美美回家了。
看着西邊黑壓壓的雲,想來水也不用澆了。
“你趕快把這些菜帶回去吧,你淋雨不要緊,這菜淋雨會不會不新鮮了可就難說了。”
“好好好,我現在就把它們背回去,姐你也快點走吧。”
是誰回家就可以吃上熱乎飯菜啊?
是李晏秋!
李晏秋走在路上往田裡看過去,玉蜀黎已經長到腰的位置了,正是需要有足夠的水分來灌溉的關頭。此時若有一場大雨,那真的會令村民高興一整年。
李晏秋到秋廬的時候,西邊黑色的天空出現幾道晃眼的閃電,停下腳步的話還能聽到隐隐約約的雷聲。
“我的晏秋回來了!”
張郁歡欣地跑過來取下李晏秋背上的背簍,抱着它跟在李晏秋身後。
自從麥子收完之後張郁便日日到這秋廬來做午飯,縱使同一種菜也能做出不同的花樣來,有時來的晚了些,便直接把做好的飯帶過來。
“午飯剛剛好,昨日我娘去買了豆腐,有白菜豆腐煲,還有西芹炒雞蛋、清蒸鲈魚。你快去嘗嘗。”
李晏秋還沒來得及進屋,天空就刮起了大風,張郁早早就把院裡曬藥的架子和草藥收好了。
“你收的還挺整齊的。”
“謝謝誇獎。”張郁擦掉李晏秋額頭上的汗,“外面起風了,冷不冷?”
“正好涼快了。夏天哪有凍人的時候。”
“那我們去吃飯吧。”
張郁把挑好刺的魚肉放在李晏秋碗裡,将豆腐夾起來還能看到下面的熱氣,外面是嘩啦嘩啦的大雨。
李晏秋:“這雨突然就這麼大了。”
張郁:“我來之前和我娘說過了,要是今日下雨的話可能晚些回去,想來不用替我擔心。”
落到地上的雨珠跨過門檻再次落下,李晏秋打了個噴嚏:“張嬸不要擔心就好。”
張郁去裡屋拿了件厚一點的衣服披在李晏秋肩上,坐下繼續吃飯。
“我剛剛在刻一個小人,身子和頭已經差不多了。”張郁說着去矮桌上拿過手裡的小木人來。
“我?”
“嗯!就是還差臉……所以,我得好好看着你。”
李晏秋臉紅:“怎麼突然要刻小人了?”
“當然是感謝晏秋姑娘治好我的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