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祝冬青再出什麼意外,江來第二天早早敲開了祝冬青的家門。時間還很早,祝冬青和祝春生剛起床。江來進屋的時候,祝春生正趴在茶幾前記錄着什麼,電視裡播放着早間新聞。江來對這個不太感興趣,但是就這樣播放的話也能看進去。
她坐到祝春生旁邊的沙發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跟祝春生聊天。
"在寫什麼呢?"
祝春生看見是江來,打了聲招呼繼續奮筆疾書,還邊抽空回答了江來的問題。
“江姨。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讓我們記錄每天的新聞,開學的時候要檢查。”
電視裡面正在播報最近掃黑除惡專項行動捷報頻傳,呼籲市民積極提供相關線索,專案組放假也沒有休息,依舊奮鬥在前線,取得了巨大的進展。在這個歡度節日的氛圍中,打響了第一槍,成功打倒了一個打老虎。
江來突然有了解決問題的思路。
祝冬青看見有一搭沒一搭聊天的兩個人,進了廚房開始準備今天的早餐。昨天是大年初一,本來該吃湯圓的,但是因為意外發生的事情沒來得及,隻好挪到了大年初二。煮湯圓的間隙下了三個荷包蛋,再加點糖和醪糟,放在一起煮,是很傳統的新年早餐。
等到她準備好早飯端出廚房的時候,早間新聞已經播完了,兩個人津津有味地看着動畫片,是少兒頻道的《螞蟻公主》,之前有時間的時候她陪祝春生看過。
江來聽見動靜看了過來,主動起身到廚房将剩下的碗端了出來。祝冬青已經擺好碗筷,祝春生也乖乖在餐桌邊=做好。江來突然有一種自己已經融入這個家的錯覺,好像這樣的相處渾然天成,不需要多加思考,自然而然就發生了。
尤其是看見祝冬青和祝春生帶着笑意的臉,她下定決心一定要守護好這份溫馨。
吃完早飯,江來跟祝冬青請辭,說自己還有些事情需要去處理。不過江來更疑惑的是為什麼祝冬青和祝春生居然就兩個人過年,好像認識以來,祝冬青從來沒有提及過自己的家庭。她能看見祝冬青的人際關系隻有祝春生和那個讨人厭的前夫。
不過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這樣的疑問在該了解的時候會一一浮出水面。
她出了小區,特地驅車跑到老城,找了一個公用電話亭,像掃黑除惡辦打了一個電話,表示有關□□的線索,告訴他們有□□的人在她們所在的小區出沒。
江來相信祝冬青的前夫不會就這麼善罷甘休,一定還會前來叨擾祝冬青,而這個人和□□有一定的關系,順藤摸瓜不難發現線索。最近執法力度大,沒準還能一石二鳥解決兩個麻煩。她可沒忘記有個人還在觊觎祝冬青。
但是她也不想給自己惹上麻煩,誰知道這個人的保護傘到底有多大,會不會威脅到她們的人身安全,謹慎一點總歸是沒錯的。等到匿名舉報完成,她又想到了另一件事情,想着擇日不如撞日,又打電話給宋大哥要了張揚的聯系方式。
挂斷電話前,宋大哥意味深長地告訴她雖然不知道她找張揚有什麼事情,但是最近最好少和張揚來往。江來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宋大哥的用意,讓他放寬心,自己不會亂來。
剛和宋大哥挂斷了電話,她又馬不停蹄給張揚去了個電話,張揚知道是江來的時候還很驚訝于江來為什麼會主動聯系他。江來告知最近偶然發現祝冬青遇到了一點麻煩,因為之前看見張揚有維護祝冬青,恰巧看見了,告知一下。
張揚聽了表示很感謝,因為祝冬青之前在她媳婦待産在醫院孤立無援的時候提供了幫助,他一直想報答卻苦于沒有機會,現在屬于是想瞌睡來了枕頭。
幹完這一切,江來總算松了口氣,至少一切地伏筆她都安排好了,就看後續的發展了。
一看時間,已經是臨近中午,江來驅車回家,趕去和祝冬青母子吃飯。
路上途經新華書店,想起上次給祝春生買書已經過去很久了,她想去看看那套圖書的後續有沒有上新。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在櫥窗裡發現了最新的5-10。付款的時候看見旁邊擺了促銷的書,名字叫做《海子的詩》,她翻了一下,第一篇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沒由來的,她因為這首詩想到了祝冬青,當即決定買了下來。
于是她領着一兜子書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