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赫烜不懂生意上的事:“這能試出來什麼?”
“因為礦場每個月能出的玉料有限,各家能拿到的貨量都是定死的。一個人要多拿,别的人就要少拿,進的少賣的就少,相當于少掙一份錢。”陸遠解釋道,“而且礦場的各種開銷,都是大家按照拿貨比例出的,年初就已經算好,少拿貨就等于吃虧。”
黃家幾位兄弟都不是大度的人,肯定沒人願意吃虧,用這個辦法應該能試出彼此間的态度:“不過其他人會不會也像黃玉琛一樣,借此機會逼迫大小姐多招工人多出貨?”
黃玉瑷搖頭:“他們逼得再緊也沒用,就是招再多工人,礦場也不可能多出貨。”
他不解:“為什麼?”
“因為那個礦場已經沒有多少玉料可出,上一任東家是按照廢礦出手,我才勸爹以低價買入。能夠穩定出料,是我親自探查,直接挖鑿可以出玉的地方。這樣不但可以省下不少人工,還能免去挖壞玉料的風險。”黃玉瑷歎氣道,“但我的能力有限,每月隻能探那麼多地方。再加上經年累月挖鑿下來,大的礦脈已經挖空,剩下的玉料零散分布各處,找起來十分耗神。”
他這才明白,礦場出玉的關鍵不再工人多少,而在于黃玉瑷能找到多少玉料,盲目多加工人,挖出來的也不是玉料。
提到這事,陸遠十分擔心:“玉瑷每次都要深入地下才能找到玉料,礦洞情況又錯綜複雜,很容易出危險。”
他還想到另一層隐患:“這個礦場早晚有挖空的一天,到時候該怎麼辦?”
黃玉瑷對此也是一籌莫展:“本來爹在世時,就已經暗中籌措轉行的事。然而急病來得突然,沒等準備妥當告訴家裡人就離世了。我雖然有延續這件事的想法,可弟妹們已經習慣依賴礦場,又時時防備着我,這件事也隻能作罷。”
整件事了解下來,海赫烜能體會黃玉瑷進退兩難的境地。為了母親苦苦維系家人,然而做得越多惹來的記恨就越多。親自管理礦場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弟弟們都是肉眼凡胎,拿到礦場也找不到玉料。
“我現在隻能走一步算一步。”黃玉瑷說着看像陸遠,“若不是你大哥陪在我身邊,爹去世的時候我就已經堅持不下去了。三個弟弟什麼德行我再清楚不過,我好怕他們對陸郎下手。”
陸遠安慰道:“我不是好好的在這嗎?能讓我危難之中遇到弟弟他們逢兇化吉,就說明老天打算讓咱們度過難關。”
不等海赫烜接話,瓜神就态度堅決道:“我來幫忙,不能讓他們欺負老大!”
他也趕緊附和:“是啊,既然我們來了,就不能讓大哥和大小姐任人欺負。”
“多謝二位相助。”黃玉瑷轉悲為喜,端起酒杯道,“我先敬你們一杯。”
大家紛紛舉杯,場面也随之熱絡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