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過後天也快亮了,海赫烜讓瓜神躲進綠珠裡,自己沿着林道往下坡的方向走。太陽升起之後陸續有人出來勞作,林道上也漸漸有人往來。
他找路過的鄉民問清方向,很快就來到樹林外的村莊。從村莊向西眺望可以看到聞家莊的大門,之前住在裡面不曾察覺,整座山莊竟然占據了半個山丘。
指路的鄉民也告訴他附近村鎮大多是聞家的産業,家族勢力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因為之前倉促離開,他并不清楚聞家人如今對自己是什麼态度,倘若聞中正在他離開之後加油添醋編造些什麼,也難保其他人不改變态度。仔細思量之後他加快了腳步,蘇枋信中的内容也隻能将來再做打算。
換做以前他必然不會如此謹小慎微疑神疑鬼,但被信賴之人背棄的教訓曆曆在目,他已經無法輕易相信他人。
不過比起之前心如死灰和聞中明一起回家,眼下獨自遊走鄉間已經舒心許多,耳邊時不時傳來蟲鳴鳥叫,步伐都輕快起來。一口氣走到中午,看見路邊茶攤,才覺得有些疲乏。
因為身上銀錢有限,他沒有坐到茶攤,而是向前幾步來到一片樹蔭下,和幾位乘涼的老伯借了一塊地方坐下休息。
閑聊間他得知幾位老伯都住在附近,其中有一位早些年曾在雲暮峰附近謀生,于是借機攀談起來,順便問清路途。
幾位老者見他謙恭有禮,也樂于多聊幾句,大家相談甚歡之際,茶攤那邊卻傳來喧嘩。
隻見兩個身穿劍門道袍的男子正和一個挎着竹籃的少年在茶攤對峙,雙方像是在争執些什麼。
“唉,又是這些個道士!”身邊老者憤恨地歎氣。
事關劍門聲譽,他還是無法置之不理:“老人家,這些道士是不是做過什麼?”
一聽他問起,老者忍不住抱怨道:“别提了,最近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那麼多和尚道士,打着除妖的名頭招搖撞騙,今天搶隻羊,轉天抱隻雞,鬧得十裡八鄉不得安甯。”
另一位老者也附和道:“拿些家畜還算手下留情了,有些連桌椅水缸都不放過,前幾天隔壁莊上的屠戶還被搶了個豬頭走,我就不信一頭沒了全屍的豬還能成精!”
海赫烜震驚不已:“這些人如此無法無天,官府也不管嗎?”
老者無奈道:“官府不是不管而是沒辦法管,一來這些人隻拿東西不拿錢,而且一批人拿完就跑,再來的又是另一批人;二來聽說聞家确實和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家打過招呼,好像在追查什麼妖怪。”
旁邊的老者接話道:“可是這些坑蒙拐騙的假和尚假道士哪敢去大戶人家,都是找我們這些貧苦百姓欺負。”
他聽到這裡也是氣憤不已,還想問些詳情,茶攤那邊又有了變故。少年被兩個道士推搡在地,竹筐裡的餅子散落得到處都是,少年氣憤地撲向道士,卻被對方一腳踹翻。
眼看兩個道士還要踢打少年,他趕緊起身制止:“住手!”
道士聞言轉過身來,一臉不屑打量他:“你算什麼東西,敢招惹我們劍門弟子?”
海赫烜暗自冷笑,這兩人轉身的時候就已經露出破綻,真正劍門弟子的腰帶上都有獨特刺繡,不同長老的刺繡紋樣也不盡相同。聞中明的師父九臯長老,對應的紋樣是白鶴;蘇枋是掌門弟子,對應的紋樣是劍柄;師父雖然隻有他這一個徒弟,自己的腰帶上也有不同于其他弟子的火雲紋樣。
而眼前這兩個所謂的“劍門弟子”,别說腰帶上的紋樣,就連腰帶和道袍都不成一套,一看就是假扮。
兩個假弟子見他不語,态度更加嚣張:“怎麼,怕了吧?識相的趕緊滾,不然連你一起揍!”
“怕倒是不至于,我在劍門有些熟人,不知二位是哪位長老的高徒?”
二人聽說他認識劍門的人立刻顯出心虛,不過對了對眼神又虛張聲勢道:“正是大名鼎鼎的天霞長老!你有本事認識嗎!”
扯謊竟然扯到師父身上,他越發覺得可笑:“天霞長老隻有一個弟子,你們之中若有一個是真的,那另一個就必定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