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凡滿心期待能跟王先生搭上話,然而事與願違,盡管如此,僅僅是看着他的每一個舉動,都仿佛是一場視覺的盛宴,令人陶醉其中。王先生舉手投足間皆散發着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他的每一個細微動作都仿佛經過精心雕琢,恰到好處地展現出他的優雅與從容。
當飛機上的衆人都在盡情享受那錫紙盒包裝的飛機餐時,王先生更是與衆不同。他輕輕晃動着手中那精緻的高腳杯,杯中的半杯紅酒随着他的動作微微蕩漾,猶如舞動的精靈。随後,他将紅酒緩緩送入口中,細細品味,那紅酒仿佛在他口中經曆了一場百轉柔腸的奇妙旅程,最後才被他欣然咽下肚去。
接着,他拿起一張細窄的毛毯,動作輕柔而優雅地将其蓋在身上,然後以一種無比惬意的姿态睡去。那一瞬間,他仿佛與周圍的喧嚣隔絕,自成一方甯靜的世界。
葉凡身旁隔着走道坐着的是素薇,他們彼此并不相識。倘若他們相熟的話,葉凡一定會帶着幾分玩笑的口吻問上一句:“你對我身邊的這位優雅男士感不感興趣。”說不定還會添上幾句描述王先生魅力的話語,比如王先生那深邃而富有内涵的眼神,又或者是他那溫和而富有磁性的嗓音,仿佛這些特質都能讓人為之傾倒。
真的不能再說下去了,倘若再繼續這般聯想,這些思緒或早或晚必然會在腦海裡逐漸編織成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且,這個故事一旦成形,其長度恐怕在飛機落地時都難以終結。它或許會像一條無盡的長河,滔滔不絕地流淌,情節跌宕起伏,充滿了未知的轉折與驚喜。
葉凡望着王先生的舉動,心中不禁湧起模仿的念頭。于是,他學着王先生的樣子,向那些身着綠色、上面印着奇奇怪怪花樣紋飾的馬來西亞航空空姐們要了一條毛毯。随後,他努力擺出優雅的姿态,緩緩閉上雙眼,進入了夢鄉。然而,至于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表現得優雅,他其實并不知曉。畢竟,在那一刻,他的意識逐漸模糊,所有的思考都被抛之腦後,總之,他确實是睡着了。
或許在睡夢中,他還會繼續編織那個尚未成型的故事,讓想象的翅膀在無意識的世界裡自由翺翔。又或許,他會陷入一片甯靜的黑暗,忘卻一切,隻享受這片刻的安甯與放松。但無論如何,此刻的他已經沉浸在睡眠之中,暫時遠離了現實的喧嚣與紛擾。
或許是過了七個小時吧?但對于葉凡而言,在他的這一場睡眠裡,時間的長短根本就沒有任何實質的概念。在那深沉的睡夢中,他仿佛置身于一個沒有時間刻度的混沌世界,外界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總之,葉凡最終還是被叫醒了,而叫醒他的正是素薇。她那輕柔的聲音仿佛穿越了層層迷霧,抵達葉凡的意識深處,将他從沉睡中緩緩拉回現實。
此時,王先生已經早早地整理好了自己的半袖白色襯衫。那襯衫潔白如雪,沒有一絲褶皺,每一個細節都彰顯着他的精緻與講究。他精神抖擻地站在飛機過道上,身姿挺拔,宛如一棵屹立不倒的青松。手中提着的是他那超小的旅行包,盡管包的尺寸不大,但卻能看出其質地精良,款式時尚,與王先生的整體形象相得益彰。他那整裝待發的模樣,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去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渾身散發着自信與從容的氣息。從他的神情中,可以感受到一種對未來的期待和堅定,仿佛前方等待他的是一片充滿希望和光明的坦途。
王先生步伐穩健地在前面走着,葉凡則小心翼翼地跟在後面,而在葉凡的身後則是素薇。素薇腳步略顯沉重,畢竟她的行李比較多。走在隊伍最後一個的是林甯,他展現出了紳士風度,主動替素薇分擔了一部分行李。
艙門緩緩打開,他們沿着通道有序地往外走。當王先生率先走出那個通道後,一股濕熱的空氣猶如洶湧的浪潮朝衆人迎面撲來。葉凡不禁擡頭望向那靜靜的夜空,那夜空無邊無際,宛如一塊巨大而深邃的藍色絲絨,輕柔地籠罩着地面,給人一種神秘而浩瀚的感覺。
美麗的湛藍色天幕下,星星是那麼的亮,璀璨奪目,就像金點一樣閃爍着獨有的光芒。他很快地找到了那顆最為明亮的長庚星,目光接着又移向那三顆明顯連在一起的星星,那正是射手座的“腰帶”,如此清晰而醒目。“雙魚座”在哪呢?葉凡滿心期待地尋找着屬于自己的那個星座的星星,眼神中充滿了好奇與渴望。
就在這時,素薇在後面催促着他。盡管明明是晚上,天氣卻一點也不見涼快,空氣中彌漫着潮濕的熱氣,讓人感到有些悶熱。這裡,就是葉凡第一次抵達的國外城市基隆坡,一個充滿未知和新奇的地方,他的内心既興奮又帶着一絲忐忑,不知道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将會有怎樣的經曆等待着自己。
然而,他對于這個城市的印象,在當下也僅僅局限于這個夜晚所呈現出的一切。很快,一輛車身印有當地特色圖案的綠色大巴車,宛如一個突然闖入視野的神秘來客,穩穩地停在了他們的眼前。
葉凡懷着滿心的新奇走進了那輛車,車内彌漫着一種陌生而獨特的氣息。素薇和林甯則費力地把那些沉重的行李搬到大巴側面的貨箱裡,随後也匆匆上了汽車。王先生出于禮貌,也象征性地幫了一下忙,他的動作利落而不失風度。
之後,王先生提着他那小巧的旅行箱,身影逐漸融入了茫茫的夜色之中,直至完全消失不見。葉凡望着他離去的方向,心中不禁思緒翻湧。他想,王先生大概也跟幾個小時前從内海車站開始送自己來的爸爸一樣吧?送人對于他們而言,或許隻是一種任務,當任務圓滿完成,便又能毫無牽挂地回到屬于自己原本平靜而熟悉的生活之中。
就如同爸爸送别自己時,那飽含着關切與不舍的眼神,在轉身離開的那一刻,也迅速被生活的瑣碎所淹沒。葉凡不禁感歎,人與人之間的相聚與别離,有時竟是如此匆匆,仿佛隻是命運長河中短暫交彙的瞬間,而後又各自沿着既定的軌迹前行。
記得葉凡還小的時候,那第一次離開父母的經曆,是去上幼兒園。那時候,沒有一家幼兒園的環境能夠真正被他所适應。從工廠托兒所,到武德闾姥爺家附近的幼兒園,無一能夠幸免,全都被他攪得天翻地覆。
細細探究其中的原因,無非是他在陌生的環境中,内心深處極度缺乏安全感,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港灣。而那最後的一家幼兒園,名字他至今還記得,叫做護倉區第七幼兒園。
在那裡,葉凡總算是找到了依靠,那便是總是在他們睡覺時用棉紗做抹布的郝老師。郝老師年紀已然不小,但她為人十分親和,臉上總是挂着慈祥的笑容,眼神中充滿了關愛與溫暖。正是這份溫暖與親和,讓小小的葉凡在她身上找到了依賴,仿佛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郝老師就退休了。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對于葉凡來說,無疑是又一次沉重的打擊。失去了精神支柱的他,再次變得大哭大鬧,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這家幼兒園他也無法再繼續上下去,那段短暫的安穩時光就這樣匆匆結束。
如今的葉凡,歲月的車輪無情地轉動,他與幼兒園适齡兒童的年紀竟已相差了整整 15年。15年的光陰,足以讓一個人經曆諸多的滄桑變遷。
雖然置身于這個充滿未知和變數的陌生世界,葉凡的内心深處依然懷揣着對可依賴之人的渴望與追尋。就好像在漫漫黑夜裡渴望那一絲溫暖的燭光,他始終期盼着能有那麼一個人,在他感到迷茫和無助時,給予他力量和支持。